菲律賓簾蛤

動物

菲律賓簾蛤(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通常又稱雜色蛤或菲律賓蛤仔,殼長2.5-5.7厘米。商業規模平均40毫米。是一種常見的貝類動物。殼堅固,殼瓣左右相等;兩側不等,殼頂的喙位於前半部分;外形略呈橢圓形。韌帶內嵌,不突出殼面,寬厚棕色的橢圓拱形身體幾乎延伸到後部邊緣的一半。是貝殼類海產品,廣泛分佈在中國南北海區,它生長迅速,養殖周期短,適應性強(廣溫、廣鹽、廣分佈),離水存活時間長,是一種適合於人工高密度養殖的優良貝類,是中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它是西太平洋亞熱帶到低寒溫帶的一個品種,並分佈在歐洲的溫帶地區。野生種群在菲律賓、中國南海和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以及南千島群島周圍。它的養殖最早始於這些地區通過採集野生蛤苗所進行的傳統捕撈活動。

物種簡史


菲律賓簾蛤具有較大的商業價值,已被引進到世界各地,並已經在那裡永久定殖。菲律賓簾蛤在1930年代意外地與長巨牡蠣苗一起被引入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已經擴散定殖在從加利福尼亞到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沿海。除了公共漁業,孵化場生產促進了菲律賓簾蛤在太平洋沿岸的養殖。
菲律賓簾蛤
菲律賓簾蛤
在二十世紀初,菲律賓簾蛤也曾從日本轉到夏威夷水域,那裡已出現了野生種群。本地(歐洲)溝紋蛤仔(Ruditapes decussatus)的過度捕撈和不穩定的產量導致菲律賓簾蛤(R. philippinarum)被輸入到歐洲水域。這一品種是1972年通過法國孵化場生產引進的。另外從美國俄勒岡輸入到英國之後,在歐洲水域內進行了多次以水產養殖為目的的轉移(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和義大利)。此外,水產養殖試驗導致苗種輸入到法屬玻利尼西亞、美屬維爾京群島、挪威、德國、比利時、突尼西亞、摩洛哥和以色列。
由於歐洲1980年代發展而形成的大規模水產養殖孵化場,自然繁殖造成野生種群地理範圍的擴展,特別是在義大利、法國和愛爾蘭,那裡的菲律賓簾蛤被證實比本地的溝紋蛤仔(R. philippinarum)更強壯並且生長更快。因此,菲律賓簾蛤現已成為歐洲上岸量的主要類別,也是集約化公共漁業的重點,與數個養殖區的水產養殖產品競爭。

形態特徵


菲律賓簾蛤
菲律賓簾蛤
菲律賓簾蛤殼長2.5-5.7厘米。商業規模平均40毫米。是一種常見的貝類動物。殼堅固,殼瓣左右相等;兩側不等,殼頂的喙位於前半部分;外形略呈橢圓形。韌帶內嵌,不突出殼面,寬厚棕色的橢圓拱形身體幾乎延伸到後部邊緣的一半。小月面呈長心形,儘管不特別明顯,但殼面有清晰可見的淺色和深色細密的放射肋。盾面縮小至僅與韌帶後部邊緣相接。放射肋紋和同心生長紋,後者在貝殼的前部和後部變得特別突出,在殼面上構成明顯十字交叉的布紋狀。生長期明顯。左右兩殼各具3枚主齒。左殼中心齒及右殼中心齒和后齒分叉。無側齒。外套竇雖未超過貝殼中部,但是也相對較深,在其下足和外套線之間形成楔形空間。邊緣平滑。顏色和花紋差異很大,有白色、黃色或淺褐色,有時帶有放射線、條紋、大斑點或深褐色鋸齒花紋,較光滑;殼內側光滑,為白色,略呈橙色,有時殼頂下部多為紫色。
貝殼頂稍突出,喙在前部1/3處,於背緣靠前方微向前彎曲。放射肋細密,位於前、後部的較粗大,與同心生長輪脈交織成布紋狀。貝殼表面的顏色、花紋變化極大,外觀一般有奶油色、棕色、深褐色,有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組成的帶狀或斑點和花紋。貝殼內面白色、粉紅色、淡灰色或肉紅色,從殼頂到腹面有2-3條淺色的色帶。

棲息環境


菲律賓簾蛤常棲息在潮間帶粗沙及小礫石灘以及潮下帶泥沙底。通常棲息在安靜的水域。從潮間帶至4米深。大多在風浪較小的內灣、且有適量淡水注人的中、低潮區,但鹽度較高的沿海島嶼和數米深的潮下帶,也偶有發現;棲息底質,以含砂量為70%-80%的砂泥灘數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灘和含泥量極少的砂地或礫石地帶,雖也有發現,但數量甚少。

生活習性


菲律賓簾蛤是以發達的斧足,挖掘砂泥營穴居生活的。漲潮時,升至灘面,伸出水管進行呼吸、攝食和排泄等活動;干潮后或遇到外界刺激時,則雙殼緊閉,或依靠足的伸縮活動,退回穴底,在灘面上留下兩個靠得很近的由出、入水管形成的孔。
菲律賓簾蛤的穴居深度,隨其個體大小、底質組成和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個體小的、底質較軟的或水溫較高的季節,穴居較淺;而個體大的、底質較硬的或在寒冷的冬季,則潛入較深。但總的說來,穴居深度一般多在3-15厘米左右。

分佈範圍


是西太平洋亞熱帶到低寒溫帶的一個品種,並分佈在歐洲的溫帶地區。野生種群在菲律賓、中國南海和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以及南千島群島周圍。它的養殖最早始於這些地區通過採集野生蛤苗所進行的傳統捕撈活動。
廣泛分佈在中國南北海區,遼寧大連、長興島、河北北戴河、山東青島、煙台、江蘇連雲港、浙江南麂、象山福建平潭、廈門、廣東海門、汕尾、香港,也見於朝鮮。
台灣分佈台灣西部,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台北縣貢寮鄉龍洞,屏東縣恆春半島,台灣東北角,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桃園,新竹,苗栗縣通霄,苑裡,台中縣大甲以北。

繁殖方式


菲律賓簾蛤是嚴格的雌雄異體,其性腺為與消化系統緊密聯在一起的瀰漫性組織。繁殖期根據地理區域而不同,通常在水溫20-25°C產卵。從秋末到初冬這一時期性活動進入休止狀態。野生環境中配子的形成時間為2-5個月,然後產卵。
第二次產卵甚至可以出現在同一季節,即2-3個月之後。通過過濾有機物和浮游植物依然豐富的海水,冬季前的恢復階段有利於能量積累。溫度和進食是影響配子形成的兩個主要因素,配子形成的最初溫度可在8-10°C,然後隨海水溫度上升而加快。在溫度為14-24°C之間時,它的持續時間是5-2個月。在這一溫度範圍內,菲律賓簾蛤即可產卵。儘管最佳溫度是20-22°C,但12°C是最低臨界溫度,低於此溫度該品種便不能有效產卵。
餌料的供應將影響所產配子的數量。蛤苗附著之前,幼蟲發育持續2-4周。附著大小根據殼長在190-135µm之間。許多外部因素決定野生環境下蛤苗附著是否成功,如溫度、鹽度和水流。幼蟲移動主要依靠風和潮流。添加細礫和小石塊可促進天然附苗區的種類補充。幼蟲通過將足絲附在小鵝卵石或貝殼片上來完成附著。
菲律賓簾蛤
菲律賓簾蛤

人工養殖


菲律賓簾蛤生長迅速,養殖周期短,適應性強(廣溫、廣鹽、廣分佈),離水存活時間長,是一種適合於人工高密度養殖的優良貝類,是中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

育苗

儘管蛤仔有保護殼,但是在篩選和分類過程中如不小心,貝殼亦會破裂。在苗種的預養成期可採用上升流式的育苗系統,直至殼長達到10-15mm。稍大的蛤仔(6-7mm)則裝入4mm網目的袋子,按3000/m²放置在海床上。養成前期的其他養殖方法包括按10000/m²密度將4-5mm苗种放在用塑料網覆蓋的木框中,置於水下(在義大利);或裝入網袋放在處於低大潮周圍地區的支架上(在愛爾蘭)。放養密度隨蛤仔的生長而逐漸減小。在育苗期,必須對養成設施進行清洗,對蛤仔進行分級,並清除諸如蟹之類的敵害。儘管在養成初期可採用盤式養殖,但是蛤仔在土壤中生長更好。在北美洲,人們廣泛採用諸如FLUPSYS(用於使水通過螺旋槳或輪子沿中心通道送入水箱的架式結構裝置)的浮式涌水機。蛤仔須按規格分級,以確保所有蛤仔規格相似;否則,較大蛤仔的競爭力會超過較小的,造成生長遲緩。

播種

在蛤仔的殼長達到10-15mm時,即可播種在附著基上。養成作業最好在可避免大風、大浪或潮汐活動的潮間帶進行。另一種辦法是利用400m²牡蠣池來飼養蛤仔至上市規格。適於養成的附著基通常包括沙礫、沙子、泥土和貝殼。儘管菲律賓簾蛤可在各類土壤中生存,但是池底太軟會限制播種、飼養和收穫設備的使用。在播種前,播種區必須得到適當處理,清除敵害。地塊耕作系統使用網條,覆蓋在播種的蛤仔上並沿地塊邊緣將蛤仔犁入土中,以減少蟹和鳥的掠食。
生長和成活狀況直接與放養密度有關。蛤仔(10-15mm)按200-300/m²密度播種,同時用4mm網覆蓋,以保護它們免受過多敵害影響。在歐洲,已經開發出一種播種機,在將網子犁入土中的同時進行播種。偏轉板對犁溝進行回填,將網子邊緣蓋住。網子應清理乾淨,以避免附著生物和淤積,並進行監測來防止敵害。根據地方的養殖容量,蛤仔可在2-3年的時間長至40mm。

水質

水溫:菲律賓簾蛤屬於廣溫性的貝類。在自然海區中,水溫在0-36℃範圍內,均能適應。當水溫為5-35℃時,生長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長最快。蛤仔的適溫上限為43℃,當水溫升至44℃時,死亡率達50%;當水溫升至45℃時,則全部死亡;而當水溫下降到0℃時,鰓纖毛停止運動,攝食停止;當水溫下降到零下2-3℃時,經3周,死亡率達10%。
鹽度:菲律賓簾蛤對海水比重的變化,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比重為1.004-1.027時,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為1.015-1.020時生長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沒有防洪堤的內灣養殖區,常伴隨著山洪暴發而發生菲律賓簾蛤大量死亡的現象,這不僅是因為海水比重的急劇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帶來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長時間處於混濁狀態,影響了菲律賓簾蛤的呼吸和攝食的緣故。
溶解氧:菲律賓簾蛤在溶解氧為1毫克/升的海水裡,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滿足菲律賓簾蛤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嚴重污染,溶解氧含量連續處於0.5毫克/升以下達10天左右,就會導致菲律賓簾蛤死亡。
耐乾旱能力:生活於潮間帶的蛤仔,耐乾旱能力較強,耐干出時間與菲律賓簾蛤個體的大小、氣溫高低以及是否通風等有關。
1.水溫:菲律賓簾蛤屬於廣溫性的貝類。在自然海區中,水溫在0-36℃範圍內,均能適應。當水溫為5-35℃時,生長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長最快。蛤仔的適溫上限為43℃,當水溫升至44℃時,死亡率達50%;當水溫升至45℃時,則全部死亡;而當水溫下降到0℃時,鰓纖毛停止運動,攝食停止;當水溫下降到零下2-3℃時,經3周,死亡率達10%。
2.鹽度:菲律賓簾蛤對海水比重的變化,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比重為1.004-1.027時,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為1.015-1.020時生長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沒有防洪堤的內灣養殖區,常伴隨著山洪暴發而發生菲律賓簾蛤大量死亡的現象,這不僅是因為海水比重的急劇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帶來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長時間處於混濁狀態,影響了菲律賓簾蛤的呼吸和攝食的緣故。
3.溶解氧:菲律賓簾蛤在溶解氧為1毫克/升的海水裡,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滿足菲律賓簾蛤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嚴重污染,溶解氧含量連續處於0.5毫克/升以下達10天左右,就會導致菲律賓簾蛤死亡。
4.耐乾旱能力:生活於潮間帶的蛤仔,耐乾旱能力較強,耐干出時間與菲律賓簾蛤個體的大小、氣溫高低以及是否通風等有關。

捕撈

在中國,蛤仔在10-16個月達到30mm或更大時便進行收穫。在歐洲水域和北美洲,通常在16-30個月、蛤仔達到更大規格后(殼長30-40mm)再收穫,以便獲得更佳回報。在這兩種情況下,或用耙網或用機械收穫蛤仔。在歐洲,人工收穫菲律賓簾蛤包括將它們耙出附著基,然後收穫。機械收穫是通過抽吸或升降式採集器;一台裝有橫向傳送帶的拖拉機可以從沙質池底對蛤仔進行挖掘和分級,作業面積超過200m²/小時(>600kg/小時)。
一旦收穫,蛤仔儲存在箱中或袋中並運走進行機械分級。然後,在加工和銷售前通常對它們進行濕儲藏,以便清除沙子。可以在出售前將它們放入塑料網袋,或在池中,或掛在濕儲藏筏上,置於低潮間帶地區進行較長時間的儲藏。

病害防治


病害和控制措施
疾病致病因子類型併發癥狀措施
病毒性疾病皰疹樣病毒病毒孵化池中偶發性,但高死亡率疾病無治療措施。預防和選址;監測蛤仔的移動
立克次氏體病立克次氏體胞質內微生菌落微生菌落髮生在鰓和消化腺的上皮細胞中;通常為輕度感染,而且與疾病無關;肉眼看不到無治療措施。預防和選址
(異常鈣化、棕環病)
弧菌(Vibriotapetis)細菌發育不良;由有機物質(殼基質)造成的外套前緣上棕色沉積物無治療措施。預防和選址;監測蛤仔的移動
原蟲類寄生蟲病
"類派金蟲生物及派金蟲(Perkinsusatlanticus)"物及派金蟲(Perkinsus
atlanticus)
原蟲類寄生蟲由於血細胞反應使得外套和鰓組織表面出現灰白色小節或包囊;繁殖力減弱無治療措施。預防和選址;監測蛤仔的培育區和移動措施。預防和選址;監測蛤仔的培育區和移動
無脊椎寄生蟲尾蚴(Cercaria elegans和Cercaria tapidis)尾蚴寄生蟲生殖腺被侵佔,一些寄生蟲侵入消化器官及周圍部分;生殖腺受感染程度最嚴重;繁殖力和生長力均受到不良影響無治療措施。預防和選址;監測蛤仔的移動
東方肛居吸蟲(Proctoecesorientalis)
吸蟲
(Fellostomidtrematode)
出現在蛤仔腎臟無治療措施。預防和選址;監測蛤仔的移動

主要價值


可食用,且營養價值很高。在中國大陸,有許多大排檔使用各種烹飪方式烹制花蛤。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的種類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較高,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還有各種維生素和藥用成分。含鈣、鎂、鐵、鋅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為人類的營養、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蛤肉以及貝類軟體動物中,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它們兼有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和加速排泄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下降。它們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膽固醇的藥物谷固醇更強。
中醫認為,蛤肉有滋陰明目、軟堅、化痰之功效,有的貝類還有益精潤髒的作用。所有人都可以吃。高膽固醇、高血脂體質的人以及患有甲狀腺腫大支氣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為適合。
溫馨提示:花蛤等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制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貝類應經吐沙、熟透后食用。花蛤等貝類性多寒涼,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菲律賓簾蛤(食譜菜品)
菲律賓簾蛤(食譜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