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華

廣州醫學院教授,泌尿外科專家

曾國華,男,先後畢業於南華大學、中山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博士后。現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海印分院院長,微創外科中心主任,廣東省泌尿外科重點實驗室主任。

擅長腔內泌尿外科微創外科治療,泌尿繫結石、輸尿管狹窄、泌尿系腫瘤、前列腺增生等常見及疑難疾病的治療。

2012年度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泌尿結石外科上榜名醫。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89年畢業於南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中山醫科大學博士畢業,師從我國著名泌尿外科專家梅驊教授。

工作經歷

200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后。
參加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
2007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訪問學者。
曾先後在南華大學(原衡陽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院、中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醫學院校及醫院學習和工作。
現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海印分院院長,微創外科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擅長腔內泌尿外科微創外科治療,泌尿繫結石、輸尿管狹窄、泌尿系腫瘤、前列腺增生等常見及疑難疾病的治療。
專業理論豐富、知識面廣,臨床基本功紮實,經驗豐富,能得心應手地處理本專業常見病和一些疑難複雜病例,如
工作照
工作照
腎上腺腫瘤、腎癌根治術、膀胱癌根治術與原位新膀胱,兒童尿道下裂膀胱黏膜一期尿道成型術等。近年來,致力於微創技術治療泌尿系疾病,尤其是微創經皮腎穿刺技術治療腎結石、輸尿管鏡技術治療輸尿管結石、輸尿管狹窄、開放手術后UPJO等,運用腹腔鏡技術處理腎上腺腫瘤、腎囊腫等,利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技術以及綠激光治療前列腺增生症等。
到目前為止,共完成有關泌尿繫結石方面的微創手術近萬例(包括PCNL,URL),特別在處理複雜類型腎結石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近幾年來,承擔衛生部重大醫學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獲得新型應用專利3項。
科研項目
1、雌激素受體β通過NADPH氧化酶調控草酸鈣結石形成的作用及機制研究,81670643,2017/01-202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8萬。
2、SLC2A9基因遺傳變異在尿酸結石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81370804,2014/01-2017/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0萬。
3、saRNA介導的TRPV5表達在預防含鈣尿路結石形成中的作用研究,81170652,2012/01-2015/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0萬。
4、《泌尿繫結石預防與治療基地》(粵財教[2015]304號),2015.1.1-2016.12.31,中央財政專項,400萬。
5、H-NMR譜圖結合模式識別的尿液代謝組學技術篩選尿石症特徵性標誌物及臨床應用,2017/5-2020/4,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100萬。

論文著作

在國內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國外SCI收錄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著40餘篇,其中SCI收錄8篇;參與編寫3部泌尿外科專著,主編《經皮腎鏡取石術》。

獲得榮譽


2006年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參加活動
參加活動
2007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五屆“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傑出成就獎。
2009年獲“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中國內鏡傑出領袖獎。
2010年獲“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國際內鏡傑出領袖獎;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鑽石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年度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泌尿結石外科上榜名醫。
被評為泌尿外科學術帶頭人。
榮獲吳階平泌尿外科醫學獎及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鑽石獎”。

社會活動


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廣東中西醫結合學會泌尿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泌尿生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微創外科學分會委員兼泌尿學組組長、廣州市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培訓基地主任、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考評委員會泌尿外科內鏡專業技術考評專家、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考評委員會泌尿專科內鏡專家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內鏡雜誌》副主編、《中華泌尿外科雜誌》編委、《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誌(電子版)》常務編委、廣東省泌尿外科重點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