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曾國華的結果 展開
曾國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
曾國華(1910—1978),開國中將,廣東省五華縣岐嶺鎮人,漢族,1910年10月15日出生,1924年離家參加國民革命軍,參加了北伐戰爭。1931年在江西參加紅軍,被分到紅四軍當戰士。曾參與中央蘇區反“圍剿”鬥爭。1934年任紅五團二營六連連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36年,參加紅軍東征戰役,東征勝利回師后,升任紅五團團長。抗戰爆發后,曾國華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二營營長,參加平型關戰役,戰後,二營五連榮獲“平型關大戰突擊連”錦旗一面。之後歷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五支隊支隊長、教導第二旅旅長、八路軍濱海軍區代理參謀長、山東教導團團長。抗戰勝利後任山東第三師副師長率部進軍東北,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第七旅旅長、第7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參謀長。建國後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軍長、空軍第3軍軍長、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9年4月,升任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1969年4月,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分管空軍作戰訓練工作。1977年因心臟病病發在466醫院住院,1977年12月31日突發腦梗塞昏迷,1978年1月3日病逝。骨灰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開國中將曾國華
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
1978年1月3號在成都逝世。
曾國華
1924年離家參加國民革命軍,隨部隊歷經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第4旅、第52師等部當兵,參加了北伐戰爭。1931年8月在江西東固紅軍殲滅了第52師,曾國華參加紅軍,被分到主力紅軍紅四軍11師31團2連當戰士。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9月被提升為班長。1933年6月,紅11師整編為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曾國華升任紅五團一營二連排長。1934年4月,升任紅五團二營六連連長。1934年10月16日隨部隊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參與中央蘇區反“圍剿”鬥爭。
抗日戰爭爆發后,曾國華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二營營長,二營是由紅五團改編而成,轄第5、6、7、8連。1937年9月25日參加平型關戰役,二營擔負佔領老爺廟西南至關溝以北高地,截斷陷入伏擊圈的日軍先頭部隊。二營五連連長曾憲生帶頭與日軍拼刺刀,重傷后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五連指導員楊俊生身負重傷。戰後,五連榮獲“平型關大戰突擊連”錦旗一面。
1937年10月,曾國華奉命率領二營第5、6、7、8連與一營4連在正太線娘子關以西一線獨立游擊戰,破壞日軍交通,打擊日軍運輸隊,配合太原保衛戰。10月下旬,奉命率部隨三四三旅副旅長周建平進入河北平山縣一帶活動,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打擊分散之敵。曾國華帶領的二營發展壯大得很快。11月末,一一五師命令以二營為基礎,編入平山縣地方武裝,擴編為一一五師第五支隊,以繼承模範紅五團的光榮傳統,對外稱永興支隊,曾國華任支隊長,龍書金任副支隊長,楊永德任參謀長,繼續在平山縣一帶活動。1938年4月在昔陽縣參加了反九路圍攻后,一二九師為加強五支隊政治工作,派李寬和任支隊政委。
1938年4月26日,曾國華率領五支隊隨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越過平漢線,開闢冀南。7月,曾國華、李寬和率領五支隊越過津浦線,進至冀魯邊區,與當地八路軍回合。8月,三四三旅政委肖華率領一批幹部進抵冀魯邊,組織整編了該地的抗日武裝,組建了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下轄四、五、六支隊。曾國華任五支隊支隊長,王敘坤任五支隊政委,五支隊下轄第四、五、六團共6000餘人。1939年初,五支隊第五團在樂陵縣大宗家村一帶休整時遭到駐德州日軍第五師團安田大佐旅團重兵突襲,激戰一天後趁夜突圍,此戰五支隊雖斃傷敵軍300餘人,但自身損失慘重,傷亡近500人,五團團長龍書金重傷致殘,五團政委曾慶洪、政治處主任朱庭先犧牲。戰後曾國華作了沉痛的檢討。
1939年9月,因冀魯邊糧食困難,肖華率五支隊等部進入魯西地區。
1940年2月至3月,曾國華率五支隊參加了一二九師組織的打擊國民黨石友三部的冀南反頑戰役。戰後,五支隊與六支隊合編為八路軍魯西軍區運河支隊,曾國華任支隊長,曾思玉任政委,劉賢權任政治部主任,支隊下轄第4、第5兩個團。1940年9月,運河支隊出擊魯西南,開闢華中華北大通道。
1940年10月下旬,中央軍委決定運河支隊與一一五師陳士榘支隊第二團整編為一一五師教導第三旅,一一五師陳士榘支隊第一團、魯南支隊、蘇魯支隊整編為一一五師教導第二旅。曾國華奔赴魯南就任教導第二旅旅長。1941年1月,教導第二旅在旅長曾國華,旅政委符竹庭、旅參謀長王六生率領下東進濱海區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他參與指揮的郯城戰役,首創山東敵後攻城範例。1943年3月,濱海區精兵簡政,撤銷了旅級機構,教二旅縮編為濱海六團,曾國華任團長。1943年7月到1944年2月,曾國華進山東分局黨校整風學習。期間在1944年1月與魯中區黨委婦委委員劉時鐵相戀結婚,曾國華時年34歲。
1945年10月,曾國華任魯中軍區主力部隊編成的山東軍區第三師副師長。山東第三師奉命進軍東北,魯中軍區政委羅舜初、山東三師副師長曾國華、師副政委李伯秋率隊。11月末,該部不帶武器從龍口港渡海在庄河縣、皮口一帶登陸。在遼陽、本溪一帶與曾克林的冀熱遼十六軍分區部隊會合,用關東軍的武器裝備了部隊。
1946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成立,山東第三師編為三縱七旅,曾國華任旅長、李伯秋任政委。1946年11月,曾國華升任第三縱隊副司令員。1947年10月12日,曾國華調任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1949年9月,調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參謀長。1950年6月,第十三兵團部與第十五兵團部對調,曾國華到廣州任第十五兵團參謀長。為完成廣西的限期剿匪任務,1951年1月曾國華調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1951年8月,曾國華任重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軍長。
1951年11月,軍委下令調曾國華任籌組中的空軍第3軍軍長,赴志願軍聯司見習。1952年春49軍軍部由貴港調四平,組建空軍第3軍軍部,指揮空軍第5、8、9師。1953年5月曾國華率空三軍前進指揮所到朝鮮介川的志願軍西海指輪戰。1953年10月曾國華率軍指揮所回四平。1955年5月,東北軍區空軍改稱瀋陽軍區空軍,曾國華升任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分管作戰訓練工作。
1955年10月,曾國華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9年4月,曾國華升任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1969年4月,曾國華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並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分管空軍作戰訓練工作。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10月曾國華被隔離審查。1977年因心臟病病發在466醫院住院,1977年12月31日突發腦梗塞昏迷,1978年1月3日病逝。
1978年6月空軍黨委報經中央軍委批准給曾國華下的審查結論是:“上了林彪賊船,積極參加林彪反黨集團的陰謀活動,陷得很深,犯了嚴重方向路線錯誤”。1982年空軍黨委對曾國華的審查結論複議,報經中央軍委批准,審查結論改為“犯了嚴重政治錯誤,並撤銷原作審查結論”“其骨灰建議按軍級幹部規格存放八寶山革命公墓”。
曾國華的一生,既坎坷又充滿傳奇色彩。他在國民黨軍內服過役,被中國工農紅軍收編后,在革命隊伍里戰鬥、成長,戰功赫赫,威名遠播。新中國成立后,成為了人民空軍的一位副司令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中央軍委定為犯有“嚴重的政治錯誤”。雖然這過去了許多年,但作為一位曾經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貢獻的老將軍,他的一生值得我們去了解。
劉亞樓、林彪親自向他下達作戰任務
曾國華,1910年2月15日出生於廣東省五華縣歧嶺街。兄弟姐妹12人,他排行第十。父親的微薄收入難以養家糊口,曾國華3歲時,父母將其賣給本區的呂官臣作養子,過著挨打受罵、食不果腹的日子。1924年,國民革命軍一部來到曾國華的家鄉,14歲的曾國華背著呂家,同幾名夥伴一起參了軍。
1925年,曾國華所在的部隊與張發奎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合編,1926年開始北伐。部隊打到山東后,張發奎反蔣把部隊撤回廣東,曾國華所在的旅被蔣介石改編為獨立第四旅。1930年爆發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曾國華被編入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當兵。1931年8月,第五十二師被紅軍殲滅,曾國華被解放,從此參加了紅軍,走上革命的征途。
1931年8月,曾國華被分到紅四軍第十一師第三十一團二連當戰士。1932年2月,中央紅軍攻打贛州,曾國華所在的紅十一師在師長周昆、政治委員張赤男率領下,隨紅四軍在南康新城地區與增援贛州的粵軍獨立第一旅展開了一場惡戰。部隊傷亡較大,曾國華也負輕傷,但依然堅持戰鬥。戰鬥結束后,部隊在青龍鎮休整時,支部委員黃龍明介紹曾國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4年4月,曾國華升任紅五團第二營六連連長。同年10月16日,紅五團在江西省于都縣穿心店突圍,過於都河,走上了長征路。
1936年1月28日,長徵到達陝北的曾國華參加了紅軍東征誓師大會。毛澤東親自到會動員。會上宣布:紅一軍團為右路軍,紅五團為右路軍先遣隊進行東征。
2月中旬,紅一軍團第二師抵達黃河西岸陝西綏德縣溝口,進行緊張臨戰訓練和渡河準備。為保證紅五團一舉突破黃河天險,團長張振山從全團選拔24名優秀幹部、戰士組成渡河突擊隊。師長劉亞樓提議曾國華擔任突擊隊隊長。曾國華領受這項任務后,十分激動。2月19日,突擊隊的幹部打扮成陝北農民模樣,跟隨張振山前往黃河邊熟悉地形。
曾國華一行來到河畔一座小土屋前。軍團長林彪和師長劉亞樓等人一起正拿著望遠鏡觀察對岸。曾國華一愣神,還沒來得及報告,劉亞樓就向林彪介紹:“這是曾國華,突擊隊隊長。”“好!快進來坐,都進來。”曾國華一看這陣勢有點緊張:軍團長都親自來了,可見這任務多麼艱巨。
林彪指著河對岸給曾國華講解突擊的任務:突破口就選在這裡,先攻下山腰那個碉堡,這是國民黨軍的接合部,兵力薄弱,河灘平坦,船容易靠。然後再分頭攻佔其他兩個,向南北發展,保證主力部隊安全渡河。劉亞樓接過話說:“你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論遇到什麼困難也要突過河去,一旦被敵人發現,就實行強渡,一定要把灘頭陣地拿下來。全軍的官兵都在看著你們。”曾國華響亮地回答:“請首長放心,堅決完成任務!”
2月20日下午,紅五團為突擊隊舉行會餐。劉亞樓專程來給突擊隊隊員敬酒,頻頻舉杯,深情囑託,隊員們深受感動。
夜幕降臨,突擊隊集合。曾國華站在隊前說了三句話:“記住我們是紅五團挑出來的。大家都在看著我們。我的代理人是龍書金。”說完即帶著突擊隊走在紅五團的最前面。快接近渡口時,看見幾個人影在岸邊晃動,原來是林彪和聶榮臻等軍團首長。首長同他們握手,檢查了他們的武器和裝備,又查看了兩條渡船,認為萬無一失后才讓他們登船。曾國華帶領兩個突擊組和一名信號員登上第一條船,龍書金、周海濱等兩個突擊組上了第二條船。這時劉亞樓又上前叮囑:“這次渡河,意義重大,你們要堅決完成任務。祝你們成功!”
時針指向20時整。“開船!”劉亞樓一聲令下,兩條小船迎著洶湧的波濤,穿過漂浮的冰塊,向對岸疾駛。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曾國華兩眼死盯著對岸,隊員們屏住呼吸隨時準備戰鬥。就在小船快靠近岸邊時,槍聲大作,子彈像暴雨似的打來。曾國華身邊的信號員頭部中彈當即犧牲,一個水手的胳膊也負傷。在這緊急時刻,曾國華大喊:“同志們,沉住氣,划到岸邊就是勝利!”小船一靠岸,突擊隊員像下山猛虎,冒著國民黨軍的彈雨衝上灘頭,一舉拿下中心碉堡,接著分兵兩路拿掉南北兩個碉堡,隨後又打退敵人一個連兵力的反撲。登岸的口子撕開了,灘頭陣地佔領了。因信號員已經犧牲,曾國華命令拾柴點火,張振山隨之率領紅五團渡過河來。閻錫山吹噓的“固若金湯”的黃河防線被紅五團一舉突破。戰後,突擊隊隊長曾國華,組長龍書金、曾憲法、周海濱、馬輝和隊員鄭茂發等被軍團授予“突破黃河天險防線的戰鬥英雄”。
從抗日戰場到解放戰場,曾國華越戰越強
1937年8月21日,曾國華參加了抗日誓師大會。會後,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東渡黃河,在侯馬地區集結后沿同蒲鐵路乘火車北上。曾國華帶領的第六八五團二營和政訓處鄧華主任率領的政訓處幹部及宣傳隊登上了先遣列車。
一一五師到達五台山地區集結后,於9月23日召開營以上幹部會議。師長林彪部署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板垣師團。24日夜,曾國華率第二營冒著傾盆大雨,跑步急行軍,於25日拂曉到達指定地區進入陣地。第六八五團二營的任務是佔領老爺廟西南至關溝以北高地,截擊日軍先頭部隊,協同第六八六團圍殲進入伏擊地域的日軍。25日8時左右,空中傳來嗡嗡聲,兩架日軍飛機在上空盤旋,接著就傳來汽車的馬達聲。日軍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3000餘人、100多輛汽車、200多輛馬車,順著溝谷向西行進。當日軍先頭部隊進入第二營的防守地段,師指揮所發出攻擊命令后,曾國華猛喊一聲:“打!”輕重機槍、步槍、手榴彈一齊開火,日軍的頭車在溝頭起火拋錨,跟在後面的汽車、馬車全被堵在溝里,你沖我撞,動彈不得。被打蒙的日軍嚎叫著跳下汽車,盲目射擊。這時,曾國華帶著第二營殺向日軍,與敵展開了白刃戰。
經過一場激戰,第二營炸毀敵人10多輛汽車,佔領了辛庄東側一段公路,完全切斷了被圍日軍與增援部隊的聯繫。這時,團長楊得志又命令曾國華帶領第六、七兩個連向老爺廟發起進攻。經過一番生死肉搏,打退日軍多次反撲,完全控制了老爺廟西南側的制高點,又協同兄弟部隊全殲了這裡的日軍。
在平型關大戰中,曾國華率領的第二營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敢打敢拼,殺出了“模範紅五團”的威風。第二營五連榮獲“平型關大戰突擊連”錦旗一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6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成立,曾國華被任命為該縱隊第七旅旅長,李伯秋任政治委員。
1946年2月15日,曾國華、李伯秋率部從遼中出發,奔襲國民黨軍。時值嚴冬,哈氣成霜,滴水成冰。部隊在沒及腿肚的雪地里跑了一天一夜,拂曉時與國民黨軍第五十二軍輜重營一部官兵遭遇。在敵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第七旅發揮夜戰近戰的特長,速戰速決,將其全殲。
曾國華又指揮第七旅進至台安以南,配合第四縱隊6個團攻擊砂嶺子。經過三夜一晝的激戰,雖然殲滅國民黨軍近700人,但民主聯軍傷亡高出國民黨軍兩倍多。對此,曾國華深感痛惜。2月25日,第七旅撤至遼陽附近的劉二堡一帶休整。在遼東軍區提出的“研究敵人、對付敵人、消滅敵人”的口號下,全旅自上而下對這次戰鬥進行了總結。
曾國華懷著沉重的心情在幹部會上說:砂嶺子戰鬥是我們到東北后的第一仗,也是和新六軍這支王牌部隊的第一次接觸。儘管我們這支經過抗戰的老部隊打得英勇頑強、前仆後繼、可歌可泣,但仗打得不順利,付出的代價過大。接著,他又對雙方作了分析:新六軍自恃曾是遠征軍、美式裝備,傲氣十足,不把我們放在眼裡,看不起我們這些被他們稱為“土包子”的八路軍……但是,有一樣我們比他們強百倍,這就是不怕死、不怕苦的戰鬥作風。有了這一條,沒有的我們可以有,不會的我們可以學。最後,曾國華強調:我們以後的作戰對象主要是新六軍,要尋找戰機狠狠地挫挫它的銳氣。
3月下旬,國民黨軍在佔領遼陽、撫順之後,又集中新六軍等6個師的兵力,以瀋陽為基地向南滿大舉進攻。4月1日,敵第二十五師、十四師分別由撫順、遼陽同時進攻本溪。曾國華、李伯秋率第七旅在石灰廠、三人溝、大甸子地區與第二十五師激戰一晝夜,斃傷700餘人,將其擊退。敵第十四師也在樺甸子遭到第八旅第二十四團的抗擊,未能前進一步。一保本溪取得勝利。
4月7日,國民黨軍又分兵三路,在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指揮下,第二次進攻本溪。曾國華、李伯秋指揮第七旅和徐國夫指揮的第九旅一起,迂迴包圍左路國民黨軍第二十五師,將其擊潰,擊傷其師長劉世懋。右路國民黨軍第十四師也被第四縱隊等兄弟部隊擊退。這次保衛本溪,連續激戰8晝夜,共殲國民黨軍4000餘人,致敵第十四師損失三分之一,第二十五師損失近半……
從陸軍轉向空軍,曾國華當起了“小學生”
1951年11月,曾國華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軍軍長。在北京東交民巷,曾國華見到了劉亞樓和空軍副政治委員吳法憲。劉亞樓說:現在要上天了,這是新行當,要從頭學起。現在這個軍部還不能立即組建,你先去安東(今丹東)中朝人民空軍聯合司令部學習,體驗一下空中作戰指揮。曾國華隨即趕往安東,在那裡學習了一個月。
1953年初,曾國華奉命組織空三軍入朝參戰。他和鄧東哲、蔡永率軍指揮所,從吉林四平出發到達朝鮮西海岸,接替華北軍區空軍某指揮所的戰鬥值班任務。
志願軍朝鮮西海岸指揮部副司令員梁興初接見了曾國華。他倆是平型關大戰時的戰友,當年都在一一五師第六八五團任營長。現在,二人分屬兩個軍種,在朝鮮戰場上見面,都倍感親切。梁說,你們來得正好,我們在這裡的準備是:一定要打,一定要在西海岸打,一定要打勝。
曾國華向軍指揮所全體人員作了動員。他說:穿著空軍服裝過江來的不多,我們要給朝鮮人民軍留下好印象,更不能給陸軍老大哥丟臉。我們現在是在朝鮮戰場上,要按打仗的要求辦事:第一,堅持24小時值班,嚴密掌握敵情,不得擅離崗位;第二,加緊空中指揮和空炮協同的演練;第三,遵守防空紀律,無事不得出洞,夜間不準在洞外吸煙;第四,尊重陸軍老大哥,主動搞好團結。
西海岸空軍指揮所設在介川一個廢棄的礦井裡,四面環山,沒有人煙,裡面巷道很深,洞庫很大,有一個能容1000餘人的大禮堂,有宿舍,有辦公室,還有一個小舞廳。曾國華和指揮所全體人員都在洞里辦公,在洞里吃住,一天24小時不知白天黑夜,只能按鐘點辦事,生活很枯燥。這樣一直堅持到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
1954年6月,曾國華升任東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1955年2月,曾國華到職后,分管部隊的飛行訓練和工程機務工作。面對分管的工作,他深感自己專業技術知識的缺乏和對飛行部隊情況的生疏,就立即制訂學習計劃,一面請蘇聯顧問和飛行、機務專業幹部上課,從書本上學;一面下部隊熟悉情況,從實踐中學,以期儘快勝任自己所擔負的工作。
曾國華上課時像小學生一樣聽講,下部隊又像小學生一樣向飛行和機務人員請教。他親自參加飛行訓練的全過程,看機務準備,看地面的飛行演練;到現場觀看飛行,虛心聽取師、團指揮員的講解。他對當時的空四師(后改空一師)師長鄒炎說,干空軍你是我的老師,我要向你學習。他向訓練部門表示:我要用半年時間補上這一課,起碼做到不說外行話。
空軍平時飛行訓練最令人關注的是飛行安全。1955年年終,沈空部隊接連發生幾起飛行事故。沈空黨委召開緊急會議分析原因,研究措施。主管飛行訓練的曾國華首先發言:“由於年終,部隊為了完成全年計劃就搶課目、趕進度,急躁冒進,違反了空軍黨委提出的‘穩步前進’的訓練方針,這是事故嚴重的主要原因。對此,我要負主要責任。”會後,曾國華負責調整訓練計劃,解決了部隊一度產生的急躁蠻幹現象。
在部隊完成基礎訓練和複雜技術訓練補課之後,開始技術爬坡訓練。曾國華要求師、團周密計劃,精心組織,提高訓練強度,提高飛行日利用率。1956年初,曾國華即帶領訓練部門的同志下部隊檢查師、團飛行訓練計劃的安排,發現問題,即作調整。通過強調指揮員親自製訂飛行日計劃,科學安排每個飛行日的課目搭配,使飛行日利用率大為提高。1959年,曾國華任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
1960年春,由於三年困難時期給國家經濟生活造成的困難也衝擊到部隊,曾國華和沈空領導成員一起積極設法解決部隊的供應困難,以免影響到部隊的思想穩定和作戰訓練。沈空機關及軍、師部隊在黑龍江開闢生產基地,或在機場周圍利用閑散土地種菜,養豬、養雞等,僅一兩年時間,部隊的副食品供應就得到改善,從而減輕了地方負擔,並用剩餘糧食支援了地方。
這一時期,逃往台灣的蔣介石屢派飛機襲擾大陸。為了打擊國民黨飛機夜間低空侵擾,根據空軍指示,在曾國華主持下,將沈空某高炮師探照燈、雷達以及陸軍高炮部隊沿遼東半島大孤山至城子疃一線設防堵口,技術偵聽部隊上最前沿海島偵聽。曾國華反覆強調:技偵部隊要掌握好國民黨飛機出動的情報,高炮、雷達、探照燈要搞好協同,加緊演練,枕戈待旦,有侵必殲。
1960年11月6日晚,國民黨一架P-2V低空偵察機剛入侵遼東半島上空,被在這裡設防的高炮部隊擊落。第二天,劉亞樓陪同羅瑞卿總長、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和政委賴傳珠來到現場。劉亞樓高興地對曾國華說:東北總算有國土防空的戰果啦!羅瑞卿在接見參戰部隊幹部時說:昨天總理還問我,國民黨飛機侵擾我們,空軍怎麼回事呀?晚上你們就打下來了,給空軍爭了氣,給解放軍增了光,我代表軍委總部祝賀你們。他又對劉亞樓說:要好好總結經驗。接著,空軍在大連召開現場會,總結交流了這次擊落P-2V的經驗,表彰了有功人員。
遵照空軍黨委的決定,為了加快飛行部隊的發展,沈空依靠自力更生,先後組建了兩個飛行師。之後,又奉命調出兩個飛行師支援兄弟軍區空軍。在向外輸送部隊時,曾國華強調:不準留幹部和技術尖子,缺的幹部和技術裝備要配齊,保證做到走者愉快,接收單位滿意。在調出的部隊中,也有曾國華當兵的兒子。部隊首長建議留下,因為去新疆太遠。曾國華堅決不同意:“小孩子當兵離家遠點怕什麼,留在身邊沒有好處。”他的兒子乖乖地和部隊一起去了烏魯木齊。
1965年初,中央軍委關於取消軍隊軍銜制的決定開始實施,軍隊的幹部級別要改定國家行政級別。幹部部門轉來空軍對曾國華定行政7級的意見,他說:這種事只能聽領導“打分”,總不能拿“老本”、“資格”去比去爭吧。按當時規定,副軍級、少將定7級,曾國華是正軍級、中將,可以定6級甚至5級。但他堅持定7級,這樣每月薪金將減少100多元。這件事在沈空機關成了幹部改定行政級別的無聲動員。有位正團級、上校部長說:我的薪金減少60元,看看曾司令,我還有什麼說的呢!
空軍副司令員曾國華身不由己捲入“文革”政治漩渦
林彪對1964年全軍大比武表示不滿。1964年12月29日,林彪在與總政領導的一次談話中指出:“一定要突出政治”,“政治工作可以衝擊其他”,“各項工作要為政治工作讓路”。這些話傳到部隊以後,作為軍事一把手的曾國華就不再理直氣壯地抓部隊訓練了,下部隊也號召學毛主席著作,在機關則講突出政治。
1967年,中央軍委指示:部隊介入“文化大革命”。沈空機關、部隊在社會上參加“三支(支左、支工、支農)兩軍(軍管、軍訓)”。曾國華面對社會動亂、機關常被造反派組織衝擊,甚至被“佔領”的非常情況,一再要求軍、師領導:部隊“支左”一定要和大軍區保持一致,否則,會把部隊搞亂;作戰指揮等要害部位不能被造反派衝擊,否則,後果難料;對群眾組織要一碗水端平,不要有派性,否則必然被動。沈空各部隊在“支左”中是團結的,內部是穩定的,保證了國土防空和戰備訓練的正常進行。
1968年,瀋陽地區實行“革命大聯合”,建立“革委會”,社會上的鬥爭氣氛有所緩和,但部隊內部因開始清理階級隊伍而緊張起來。機關一些領導幹部情緒凝重,有一種近乎人人自危的恐怖氣氛。
3月,曾國華去北京參加空軍黨委常委擴大會議。到京第二天,誰也沒有想到的“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事件”突然發生。因為余立金是空軍政治委員,曾國華和與會同志都很緊張,紛紛表態劃清界限。吳法憲要求與會人員藉此機會把自己的家庭出身、社會關係、個人歷史都說清楚。曾國華在這些方面比較乾淨,不覺得有什麼壓力,但會上發生的一件事令他心情沉重起來:一天中午,一位軍區空軍司令員回房間休息時見桌上有一紙包,就問服務員是什麼東西,服務員回答說是毛主席像章。把“毛主席像章”說成“東西”,這位老紅軍頓感“有罪”,整整一個下午到處“請罪”,誰勸也不行,吳法憲出面勸說“不知者不為罪”也沒有用。就因為一句無意之言,精神崩潰了。
曾國華回到瀋陽后,曾就這種不正常的事私下同參謀長王毓淮說,現在政治空氣太緊張,辦事如履薄冰,說話像過雷區,弄不好為一件事、一句話就可能完蛋。他此時的精神狀態也不再像1967年初面對群眾組織衝擊機關時那樣臨亂不驚、敢作敢為了,而是謹言慎行,謹小慎微,不出頭,少露面,靠例行公事度日子。
1968年冬,曾國華被任命為空軍副司令員,他這才鬆了一口氣,臉上才有了笑容。1968年底,曾國華到北京赴任,分管空軍作戰訓練工作。1969年4月,曾國華參加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被選為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
1969年10月,林彪向全軍發出進入戰備的“第一個號令”,曾國華和吳法憲一起堅決執行。他作為空軍作戰訓練的分管者,組織司令機關調動全空軍進入“戰備狀態”。
為了儘快掌握全空軍的部隊情況,他用近一年的時間,將沈空以外的其他6個軍區空軍及其所屬部隊、基地跑了一遍,和部隊領導幹部交談情況,聽取意見,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機關里,曾國華常去空軍指揮所了解空中動向,掌握有關備戰信息。他又和作戰部長、訓練部長保持密切聯繫,這兩位部長每周都數次進出他的辦公室,彙報情況,請示問題,商量改進工作的措施。每逢五一、十一節日集會,曾國華又在天安門城樓與空軍指揮所保持聯繫,以警戒首都節日安全。
1970年9月,曾國華去廬山參加黨的九屆二中全會。會上,他又聽了吳法憲打的“招呼”,上次是“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問題,而這次是“設國家主席”和“天才”論,並說“誰反對林副主席,就堅決粉碎他”。但是,沒等輪上曾國華髮言,會議風向就轉了。事後,他還慶幸地說,我如果發言也講錯了。
1971年,曾國華因頻發心臟病,在醫院治療和休養了幾個月。“九一三”事件后,曾國華因工作中與吳法憲走得較近,支持過吳法憲拋出的“兩個一切”,曾和吳法憲執行過林彪的“第一個號令”,又在中央全會上聽過吳法憲的“招呼”,於1971年10月進空軍學習班接受審查。1977年10月,曾國華因心臟病加重住院,12月31日突發腦梗,1978年1月3日在醫院逝世。
五華舊稱長樂縣,史料記載:“長樂士淳民朴,性頗剛銳,男多負羽從軍,其勇甲於百粵;女則持家掬育,辛勤過於男子。”五華人尚武,有“五華亞哥硬打硬”之稱。南宋末文天祥起兵勤王時經過長樂,一呼而從者甚眾。清朝時曾出過武狀元和武榜眼,四川提督江童茂、廣東提督魏大斌、福建提督李南馨等都是五華人。曾國華自幼即喜好武術,練出了一身強健的筋骨和高超的身手。
1924年秋,國民革命軍東徵到達梅縣,曾國華即到梅縣投軍,時年14歲。1931年,因不滿國民黨反共內戰,曾國華到江西蘇區投奔中國工農紅軍,先後擔任紅一軍團2師5團排長、連長、副團長、團長,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成為紅軍中一員英勇善戰的驍將。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這裡東側黃河,北靠沙漠,南臨平原,西面荒涼,道路崎嶇,人煙稀少,一方面有利於紅軍在此紮根,但另一方面也使紅軍的發展受到局限。因此,在12月17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為鞏固和發展根據地及開闢抗日通道,決定組建以毛澤東為總政委、彭德懷為總司令、葉劍英為總參謀長的紅軍抗日先鋒軍渡黃河東征。
1936年二月十八日,毛澤東和彭德懷發布了紅一方面軍東征作戰命令。從二月十八日晚八時開始,東征紅軍分為兩路,一路為紅一軍團,二路為紅十五軍團,浩浩蕩蕩奔赴黃河西岸。
黃河兩岸聳立著萬丈高山,山峽中,已經解凍的河水夾著大塊大塊的冰排,洶湧澎湃而下,發出“轟轟”的吼聲。20時正,曾國華率領突擊隊分乘兩隻木船進入激流之中。船上的水手,輕輕“嗨 喲——嗨喲——地吶喊,拚命地搖槳,和風浪搏鬥。突擊隊員們瞪著雙眼,緊扣板機,警惕地注視著前方。船隻就要靠近東岸冰排的時候,突然,一道手電筒光從河面掠過。他們暴露在敵人面前了。一時幾道手電筒光都對準了他們。碉堡里噴出了一條條火龍,子彈象暴雨似的傾瀉過來。偷渡變成了強渡。水手們加快了划槳的速度,突擊隊員們對準了手電筒的亮光和岸上發射點猛烈射擊,子彈在黃河面上飛來飛去。訊號員的頭部中了一彈,倒在了船倉里,一個水手的胳膊被子彈穿過,鮮血流在了手上,沾在了槳上,滴進了黃河,船幫中彈了,冰冷的河水猛灌進來,隊員們一邊射擊,一邊用自己的身體堵著漏洞。小船靠上冰排后,隊員們不管冰有多厚,能否經得住人,猛虎似地躍上冰排,殺聲震天地向敵人撲去。
東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最後一戰,紅軍轉戰山西境內75天,歷經50餘縣,殲敵1萬3千多人,俘敵4千多人,擴大紅軍8千餘名。毛澤東在形勢與任務報告中用幾句話概括了東征:打了勝仗,喚起了人民;籌備了財物,擴大了紅軍。
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合作抗日,紅軍改編為第八路軍115、120、129三個師開赴抗日前線。
9月25日,115師在平型關伏擊來犯日軍板垣師團一部。此役以343旅685、686團和344旅687團為主攻。685團一營是朱老總從南昌起義帶出來的;二營是跟著毛澤東參加秋收起義上井岡山的;三營是黃公略領導的紅三軍的底子,三位營長都是紅軍幹部,都做過團一級的領導工作,一營營長劉正,二營營長曾國華、三營營長梁興初。
上午8時許,敵第5師團第21旅團的後衛部隊乘坐100餘輛汽車,攜帶200多輛大車的輜重,共計約2000多人,進入伏擊地域,115師抓住有利戰機,全線突然開火,給敵以大量殺傷,並乘敵混亂之際發起衝擊。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伏擊打暈,紛紛跳下車四處散開。然而,板垣師團是敵軍中勁旅,侵華兩個月來縱橫數千里,所向披靡,不一會兒即清醒過來,拚命地想佔領制高點。115師是紅軍中的精銳,打伏擊是拿手好戲,豈容敵人得逞。只見一營營長劉正指揮該營的第1和第3連向公路邊上的兩個山頭衝去,山溝里的日本人也在拚命往上爬,可是不等他們爬上去,迅速登上山頭的第1營的兩個連隊反衝下去,一頓猛砸猛打,把這群日軍的大部給報銷了。激烈的戰鬥在2營和3營的陣地上展開。二營營長曾國華率領全營與日軍展開了殊死的肉搏戰。2營5連連長曾賢生,外號叫“猛子”,一個人就刺死了10多個敵人,他身上到處是傷是血,一群日軍向他逼近,他拉響了僅剩下的一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3營的9連和10連,衝上公路后傷亡已經很大,但他們依然勇敢地與敵人拚殺,以一當十,沒有子彈了就用刺刀,刺刀彎了,就用槍托,槍托斷了就和敵人抱在一團扭打,或者是用石塊將日本兵的腦殼砸碎。激戰中,曾國華髮現西南有兩股日軍搶佔1363高地,妄圖踞高臨下,以火力控制老爺廟,威脅115師指揮所,當即派5連和6連衝上山頭,與剛到山頂的日軍肉搏,很快把山頭奪了回來,將日軍逼回溝底。激戰至下午l時,戰鬥勝利結束。
平型關戰鬥殲滅了日軍精銳第5師團第21旅團1000餘人,打破了“大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利。
樂陵
冀魯邊地處河北、山東兩省交界,地位極其重要。這時,日偽頑、土匪及反動會道門等反動武裝,遍地林立,多者千餘人,少者幾百人或幾十人。群眾戲稱:“司令多如牛毛。”為儘快打開冀魯邊的抗戰局面,在打擊土頑武裝問題上,邊區領導層發生了爭論。曾國華力主消滅慶雲縣欺壓百姓、且半公開投降日寇的劉彥臣部。他說,經過調查,劉部民憤極大,消滅它一對抗戰有利,二不破壞統一戰線,三可以贏得民心,四能擴大我軍影響。但是,有的領導幹部害怕破壞統一戰線,不參加這次軍事行動。曾國華不顧他們反對,即和孫繼先一起率兩個支隊一舉殲滅劉彥臣部1000餘人,群眾拍手稱快。從繳獲的文件中證明該部已經投降日寇作了漢奸,更加堅定了部隊殲敵的信心。
此時,盤踞在南皮、東光一帶的偽軍穆今城部3000餘眾妄圖圍攻我占的慶雲縣城。曾國華組織部隊迎頭痛擊,一舉殲滅其1100餘人,余敵潰逃。
曾國華率五支隊回師樂陵途中,得知寧津城中的偽軍毫無戒備。曾國華向幹部們說,送到嘴邊的肥肉不能扔掉,於是橫下一條心,不顧部隊連續行軍打仗的疲勞,繞路奔襲寧津。經過一天跑步急行軍,隱蔽到達寧津城外。曾國華根據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決定智取。他派出精悍的小分隊用計騙開城門,大部隊一舉攻入城內,1000餘偽軍來不及反抗即全部作了俘虜。偽縣長張伯榮也舉手投降,繳獲大量武器物資。
在節節勝利面前,部隊情緒高昂,戰鬥積極性特強。曾國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領五支隊連續向偽軍發動攻勢,所向無敵,勝仗一個接一個,極大地震撼了那些土頑等雜牌武裝,有的被殲,有的逃匿,有的投降,有的願意接受改編。隨著反動武裝土崩瓦解,根據地迅速擴大,群眾抗日情緒高漲,地方黨有了靠山,統一戰線出現新局面。同時,五支隊自身部隊迅速發展,裝備大為改善,名聲遠揚,威震四方。這時,根據上級指示曾國華又整編了成份比較複雜的三十一支隊,協助地方黨建立了九個縣的人民政府和縣的武裝,寧津縣的武裝發展到幾千人。
燈明寺是距東光縣15公里,津浦路以東滄洲以南一個日軍據點。村子不大,位置重要,是根據地的交通要道。肖華指著地圖告訴曾國華要拔掉這個“釘子”。
燈明寺
“聲東擊西”,三打燈明寺。藤井在燈明寺兩次吃虧還是不甘心失敗。兩天後又帶領300多鬼子,200多偽軍再進燈明寺。曾國華根據和肖華司令員研究的戰鬥部署,率五團佯裝北上滄洲,轉移鬼子的注意力。另派出小分隊在夜間吹號角、打冷槍進行騷擾,連續把敵人折騰了好幾天,弄得鬼子精疲力竭,鬆懈麻痹起來。肖華見戰機成熟即令曾國華回師南下,連夜將燈明寺包圍起來。發起攻擊后先將200多名偽軍解決掉,擊斃姓牛的大隊長。接著攻打日軍,斃傷100多名鬼子后,敵人退到據點的圍牆內頑抗。肖華又命令部隊撒出村外,誘敵追擊而殲。這回藤並不再上當,沒有追擊,而是放火燒房子,妄想誘迫我軍回村救火予以消滅。肖華將計就計,命令曾國華帶一部分部隊回村佯裝救火,同時讓五團主力繞到鬼子背後予以痛擊。藤井以為我軍中計,用全部兵力正面攻擊我軍,背後突然槍聲大作,五團主力殺了上來。鬼子腹背受擊傷亡過半。藤井無奈退回東光縣城,再不敢到燈明寺來了,他把燈明寺說成“燈明死”,稱五團是“皇軍難以戰勝的八路”。
這時,慶雲、鹽山、南皮等七縣的國民黨“二政權”,趁日軍“掃蕩”之機,妄圖排擠掉我抗日民主政府。在寧津組織起一支號稱“河北保安隊第二總隊的頑固派武裝。他們襲擊我寧津縣抗日政府,打傷工作人員,抓走60多人。肖華司令員命令五支隊予以反擊。曾國華立即率部重創保安第二總隊,擊傷其大隊長王淮川,營救出被抓的同志。
1942年9月,日偽軍糾集臨沂、蒙陰、沂水等地兵力約1萬餘人,以沂蒙地區北部為中心,分12路進行"掃蕩",企圖合圍山東軍區等機關部隊。10月27日,日軍合圍南牆峪,未逞。11月2日拂曉前,又在沂水以北的對崮峪對八路軍進行合圍,八路軍指戰員與日軍激戰竟日,斃傷敵人600餘人,八路軍也傷亡300餘人,省戰工會秘書長李竹如等英勇犧牲,山東軍區政委黎玉在突圍時負傷。
115師領導對魯中地區八路軍的損失十分痛心。羅榮桓和陳光反覆考慮,這樣被動應付不是辦法,必須找出日軍的弱點,攪亂敵人的後方,迫使"掃蕩"的日偽軍撤出根據地,八路軍就可掌握反"掃蕩"的主動權。115師決定派主力南下,用"翻邊戰術"打開濱海南部的局面,並且配合山東其他地區的反"掃蕩"鬥爭。
海陵位於濱海根據地的東南端,在贛榆、海州、郯城三縣之間的新縣,那裡有一座馬陵山,故取名"海陵"。該區南臨隴海路,東接贛榆,是山東與華中根據地聯繫的要衝。當時在這一帶活動的偽軍頭子,王鳳鳴。他這時已改名楊步仁,當了偽軍的別動隊隊長,駐在連雲港一帶。他所帶領的偽軍,不但在軍事上蠶食根據地,而且還施展毒辣的政治陰謀瓦解八路軍。由於他對八路軍,特別是對115師的情況非常了解,所以給革命造成的損失相當大。他利用其在115師工作時建立的關係,到處拉攏115師的人。其中在115師政治部當過協理員的羅保成等少數敗類,就被他拉了過去。
在日偽軍組織的這次"掃蕩"中,王鳳鳴配合日軍,極力蠶食濱海根據地的東南部地區,一直到了大興鎮和歡墩埠,距115師師部長期駐紮過的蛟龍灣、朱范,只有一二十里路,對濱海根據地的南部構成了嚴重威脅。
當敵人合圍濱海區的風聲正緊,濱海根據地軍民加緊準備反"掃蕩"的時候,羅榮桓親自布置了海陵反蠶食戰役。他要求教導2旅向南直插到隴海鐵路,然後一一拔除鐵路以北、郯城贛榆之間的偽軍據點。他特彆強調,部隊動作不要平推,要從敵人中間突破,像一把尖刀一樣,直插敵人的心臟。
羅榮桓要求參加反"掃蕩"的部隊,在戰前要作好動員,保證每個指戰員都明白什麼是"翻邊戰術",以及海陵戰役對根據地的意義,以提高全體參戰人員的自覺性。他當然不會忘記王鳳鳴,因此特意安排了"打狗"運動,要求所屬部隊要狠狠打擊王鳳鳴、羅保成這一類"癩皮狗"。
按照羅榮桓和陳光研究的部署,115師教導2旅在旅長曾國華和政委符竹庭的組織下,戰前對"翻邊戰術"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隨後於1942年11月3日到8日,連克敵偽據點16處,把王鳳鳴1200餘人的別動隊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200多人,可惜沒有抓到王鳳鳴這個叛徒。但是,這時已當了偽別動隊大隊長的叛徒羅保成和偽大隊長尹玉琢、李振東卻被115師生擒。
海陵戰役結束后,八路軍召開了祝捷和公審大會,宣布判處羅保成死刑。在槍斃羅保成之前,羅榮桓、陳光和115師的一些幹部,都與羅保成見了面。羅保成看到他面前的一些老領導和同事,心裡別有一番滋味。他也是貧苦人出身,但參加共產黨之前,也許只是為了找一個吃飯的地方。剛一開始,他還比較單純,並且在作戰和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隨著其在共產黨隊伍中呆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就耐不住八路軍的清貧,覺得八路軍沒有什麼前途,也沒有什麼"油水",並且認為,將來是日本人的天下,在王鳳鳴的教唆下叛黨投敵,干起了反共產黨、反八路軍的勾當。可山不轉水轉,他今天又落到了八路軍手裡,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他在羅榮桓和陳光面前,痛哭流涕,乞求115師給他留一條命,但這只是妄想。
海陵戰役取得了很大戰果。戰役發起前,海陵的6個區已被日偽軍蠶食得只剩下二個半區,戰役結后,又恢復到三個半區。
經過這一連串的打擊,山東的日偽軍吃夠了八路軍"翻邊戰術"的苦頭。為了挽回面子,日軍又在棗莊策劃對八路軍濱海地區再次進行"治安強化運動",聲稱要打通臨沂經郯城至隴海路新安鎮、臨沂至青口兩條公路,企圖切斷八路軍濱海與魯南和華中的聯繫,"蠶食"沐河以西地區,擴大臨郯公路兩側的日偽據點,進一步與沙河、新浦的日偽軍相配合,夾擊濱海根據地南部的八路軍,逐步把共產黨武裝擠出濱海地區。
日軍經過充分的準備,於1943年1月中旬,首先侵佔了沐河西岸的醋大庄和禹屋村,並構築碉堡,搶運軍用物資,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開始了新的"蠶食"。
1月15日,陳光來到教導2旅,並連夜召集旅領導開會。在會上,他傳達了羅榮桓政委的指示:即,敵進我進,深入敵後,運用"翻邊戰術",遠距離奔襲郯城。
郯城地處隴海路以北的日軍心腹地區,是日軍的後方補給基地。115師趁日偽軍傾巢出犯,後方空虛之機,出敵不意,突然攻打郯城,這無疑是一個大膽的決定。這不但出乎日軍的意料之外,而且教導2旅的大多數領導也沒有想到。
郯城牆高壕深,並築有炮樓,是座完全堡壘化的城鎮。當時,郯城有日軍一個分隊,偽軍4個中隊據險而守。八路軍在尚無重武器的情況下,要想拿下郯城,並無絕對的把握。另外,攻打郯城,是115師進入山東后第一次進攻城鎮,過去還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正是由於郯城攻堅戰的艱巨性和重要性,羅榮桓才讓陳光到教導2旅親自指揮這次作戰。
陳光與曾國華、符竹庭等人經過反覆研究,決定把攻城這一艱巨任務交給以戰鬥作風勇猛頑強、善於打硬仗的教導2旅的4團和6團,並明確區分了任務:6團3營作為主攻部隊從城南進攻;4團3營作為助攻部隊從城北攻城。同時,命令4團團長賀健帶領4團2連和臨沐縣獨立營包圍醋大庄及其附近地區的敵人;6團政委劉西元帶領該團1營和海陵獨立旅負責監視贛榆、新浦方向的敵人,以保障攻城部隊側翼的安全。
1月19日深夜,月明星稀,寒氣逼人。教導2旅的兩支部隊經過40公里的急行軍,突破了日偽軍的封鎖線,直逼郯城。6團動作神速,先搶佔南關,猛撲到南關城門下。但是,由於敵人用沙包將城門堵塞,原來的攻城方案行不通。這時,陳光和曾國華等人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重新調整部署。隨後6團和4團都重新選擇了攻擊方向。晚上10時左右,部隊開始實施攻城。攻城的戰鬥是十分激烈的,八路軍在突破郯城城牆的時候遭到敵人的頑強抵抗。日偽軍居高臨下,多次阻止了教導2旅的進攻。敵人用手榴彈炸,用點燃的煤油棉團增強守城的效果。但是,由於八路軍人多勢眾,作風頑強,又加上是在夜間作戰,沒過多久,就有一些部隊陸續攻上城牆。城內的敵人受到多路攻擊,驚恐萬狀,不斷向周圍的據點發出求援信號。第二天上午9時左右,離郯城約9公里的駐馬頭鎮的日軍1個中隊和偽軍400餘人向郯城撲來,企圖為面臨滅亡的城內敵人解圍。但當他們進到白馬河與西關之間時,便遭到4團政委吳岱率領的部隊的迎頭痛擊。
就在同時,在郯城內,攻城部隊的戰鬥已接近尾聲。4團9連用炸藥炸開偽縣政府的后牆,並衝進大院。戰鬥力不強的偽軍紛紛放下武器,只有龜縮在大碉堡內的日軍顧問、指導官和1個小分隊仍在負隅頑抗。攻城部隊將這股敵人團團圍住,並向碉堡內送上兩包炸藥。
第一包炸藥把碉堡炸了一個大洞,頑敵仍不投降。第二次又送上一大包炸藥,隨著震天動地的巨響,碉堡被炸塌了,8名日軍被炸死,剩下的日軍顧問騰元、指導官多田等7人,從殘垣斷壁中爬出來舉手投降。
戰鬥結束后,曾國華和符竹庭等為查看日軍炮樓的結構和自己部隊炸藥的威力,便向炸塌的炮樓走去。這時突然從瓦礫堆中鑽出一個蓬頭垢面的日軍。這個傢伙跑到符竹庭面前,指指符竹庭胸前的望遠鏡,一面哇哩哇啦地說,一面豎起大拇指。看來他從符竹庭胸前的望遠鏡已看出他是一個當官的,於是用語言加手勢表示了自己對八路軍戰鬥能力的欽佩。符竹庭見此情景感慨地說:"看來鬼子現在知道了'翻邊戰術'的厲害了。"
郯城,這一日軍苦心經營的重鎮,成了埋葬敵人的墳墓,同時也宣告115師入魯以來的第一次攻堅戰勝利結束。
八路軍攻佔郯城的消息,猶如在日軍頭頂上響了一個炸雷。駐山東日軍立即放棄他們對濱海地區的"掃蕩"計劃,急調主力和郯城周圍據點的敵人分兩路向八路軍反撲。但這早就在115師的預料之中,教導2旅給予反撲之敵以迎頭痛擊。
隨後,教導2旅又乘勝打下郯城周圍的馬頭鎮等18處日偽軍據點。當時,隨日軍到處進行經濟掠奪的日本商人,看到自己倉庫的貨物都成為八路軍的戰利品,不禁驚呼:"在山東,再也沒有保險的地方了。"郯城戰鬥結束后,敵人被迫全部撤退,日軍企圖修築兩條堡壘封鎖線的計劃宣告破產。
郯城攻堅戰的勝利,給了日偽軍以沉重打擊,並極大地鼓舞了山東人民,特別是濱海地區廣大抗日軍民的鬥志。八路軍攻克郯城后,山東《大眾日報》報道了這一勝利消息,並以《慶祝我軍新年大捷》為題發表了社論。延安新華社也為此發了消息,對此次作戰的勝利給予了這樣的評價:"我115師駐濱海、沂蒙各部連日襲擊日寇,並一舉攻克郯城,予敵'蠶食'以重大打擊,實為1943年偉大勝利之第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