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First Front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Red Army),簡稱紅一方面軍,曾稱“中央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

1930年6月13日,在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和全國紅軍代表大會召開之後,毛澤東主持召開了“汀州會議”確定了在汀州整編紅軍的決議。同年6月19日,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在長汀南寨廣場正式整編為紅軍第一路軍。

軍隊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First Front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軍旗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軍旗
'Red Army),簡稱紅一方面軍,曾稱“中央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1930年8月由紅軍第1、3軍團組成,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毛澤東、周恩來先後任總政委。曾在江西中央蘇區粉碎國民黨軍四次“圍剿”。1934年10月開始長征。次年10月勝利到達陝甘蘇區。抗日戰爭爆發后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

歷史


毛澤東畫像
毛澤東畫像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亦稱“中央紅軍”,簡稱“紅一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1930年8月,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永和會師,經兩軍團前委聯席會議決定,組成第一方面軍。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毛澤東任總前委書記兼總政治委員,朱雲卿任參謀長,楊岳彬任政治部主任,轄第一、第三兩個軍團。第一軍團總指揮部由方面軍總指揮部兼,下轄3、4、12、20、22軍,共5個軍。第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下轄5、8、16軍,共3個軍。全軍共計3萬餘人。與此同時,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 1931年11月,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所屬各部歸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揮,統稱中央紅軍。1932年6月,中央紅軍復稱紅一方面軍,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毛澤東、周恩來先後任總政治委員,葉劍英任總參謀長,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同年底進行整編,軍團總指揮改稱軍團長,第一軍團軍團長林彪,第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第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全軍轄3個軍團24個軍,共約7萬人(1935年11月,紅五軍團與紅33軍合編為紅5軍,歸屬紅四方面軍建制)。 1933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成立,併兼紅一方面軍總部,朱德任總司令兼方面軍司令員,周恩來任總政治委員兼方面軍政治委員,葉劍英任方面軍參謀長,楊尚昆任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紅軍總部合併於中央軍委,紅一方面軍再次稱中央紅軍。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1935年6月,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省西部懋功地區會師。不久,中央紅軍再次改稱紅一方面軍。后因張國燾的反黨分裂活動,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和第三軍團組成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參謀長。1935年10月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同紅十五軍團會師。恢復紅一方面軍名稱,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參謀長,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陝甘支隊編為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抗日戰爭開始后,紅一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

成立始末


軍組成

1927年9月湘贛邊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向國民黨統治比較薄弱的羅霄山脈中段轉移,於永新縣三灣村進行了改編(見三灣改編),在部隊中建立了各級共產黨的組織和若干民主制度。10月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為適應鬥爭需要,毛澤東提出軍隊不僅要打仗,還要籌款和做群眾工作,執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湘南起義后編成的工農革命軍轉戰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不久,改稱紅軍第4軍。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由平江起義武裝組成的紅軍第5軍主力,從湘鄂贛邊地區轉戰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 會師。之後,紅軍分兵在贛南、閩西和湘鄂贛邊地區開展游擊戰爭。1929年12月,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古田召開,會議通過的決議,規定了紅軍的無產階級性質和基本任務,強調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如何建成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在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發展史上起著長時期的指導作用。隨著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贛西南、閩西、湘鄂贛等地區,又組建了若干個紅軍的軍和獨立師。1930年6月,在贛西南、閩西地區活動的紅軍第4、第6(后稱第3軍)、第12軍組成紅軍第1軍團,共2萬餘人;在湘鄂贛地區活動的紅軍第5、第8軍組成紅軍第3軍團,隨後,湘鄂贛邊獨立師及部分游擊隊組成第16軍,屬第3軍團建制,全軍團共1萬餘人。8月23日,紅軍第1、第3軍團在湖南瀏陽的永和市會合,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並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前敵委員會。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和總前委書記,朱雲卿任參謀長,楊岳彬任政治部主任,轄第1、第3軍團,共3萬餘人。第1軍團總指揮部由方面軍總指揮部兼,轄:第3軍,軍長黃公略,政治委員蔡會文;第4軍,軍長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第12軍,代軍長羅炳輝,政治委員譚震林;第20軍,軍長曾炳春,政治委員劉士奇;第22軍,軍長陳毅,政治委員邱達三。第3軍團,彭德懷任總指揮滕代遠任政治委員,鄧萍任參謀長,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轄:第5軍,軍長鄧萍兼,政治委員張純清;第8軍,軍長何長工,政治委員袁國平兼;第16軍,軍長孔荷寵,政治委員李楚屏。紅一方面軍的組成,對於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軍建制過程

1930年冬至1931年秋,紅一方面軍充分利用根據地的有利條件,採取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連續打破了國民黨軍的三次大規模“圍剿”,共殲滅國民黨軍約8萬人。在第一次反“圍剿”后,由贛南地方武裝組成的紅軍第35軍(軍長鄧毅剛,政治委員羅貴波),歸紅一方面軍建制。廣西百色起義組成的紅軍第7軍(軍長張雲逸,政治委員鄧小平),於1931年7月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歸紅一方面軍建制。
1931年11月,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其所屬部隊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揮,統稱中央紅軍。12月14日寧都起義的原國民黨第26路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季振同任總指揮,蕭勁光任政治委員,董振堂任副總指揮,趙博生任參謀長,劉伯堅任政治部主任,轄:第13軍,軍長董振堂兼,政治委員鄺朱權;第14軍,軍長趙博生兼,政治委員黃火青;第15軍,軍長黃中嶽,政治委員左權。第5軍團編入中央紅軍序列。1932年3月,中央紅軍組建了紅1軍團總指揮部,林彪任總指揮,聶榮臻任政治委員。
1932年6月,中央紅軍復稱紅軍第一方面軍,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兼方面軍總司令,毛澤東、周恩來先後任方面軍總政治委員,葉劍英、劉伯承先後任參謀長,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同年底,紅一方面軍進行整編,撤銷部分軍的建制,軍團總指揮改稱軍團長。整編后,紅一方面軍轄3個軍團又4個軍,共約7萬人。第1軍團,轄第7、第9、第10、第11師;第3軍團,轄第1、第2、第3師和第7軍;第5軍團,轄第38、第39師和第15軍;第11軍(由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紅軍第10軍為基礎改編),軍長周建屏,政治委員蕭勁光;第12軍,軍長張宗遜,政治委員黃蘇;第21軍,軍長尋淮洲,政治委員李井泉;第22軍,軍長羅炳輝,政治委員蔡樹藩。
1933年3月,紅一方面軍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殲國民黨軍近3個師。5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組成併兼第一方面軍總部,朱德任總司令兼方面軍司令員,周恩來任總政治委員兼方面軍政治委員,葉劍英任方面軍參謀長,楊尚昆任方面軍政治部主任。6月,紅一方面軍撤銷軍一級建制,由軍團直轄師。第1軍團,轄第1、第2、第3師;第3軍團,轄第4、第5、第6師;第5軍團,轄第13、第15師。連同第19、第20、第22、第34師等地方部隊共約10萬人。10月,紅一方面軍組建第7軍團,組成第9軍團。第7軍團,軍團長尋淮洲,政治委員蕭勁光,轄第19、第20、第34師;第9軍團,軍團長羅炳輝,政治委員蔡樹藩,轄第3、第14師和獨立第1、第4團。1934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兼第一方面軍總部合併於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紅一方面軍再次稱中央紅軍。9月,組建了紅軍第8軍團,軍團長周昆,政治委員黃蘇,轄第21、第23師。

軍發展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戰略指導下,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見彩圖)。到12月1日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中央紅軍遭受重大損失,從長征開始時的8.6萬餘人減為3萬餘人。中旬,中共中央根據毛澤東的建議,將原向湘西前進的計劃改為向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地區前進。接著,中央紅軍撤銷 紅8軍團的番號,將部隊併入紅5軍團。1935年1月2日,中央紅軍突破黔軍烏江防線,1月7日佔領遵義。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的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會後,成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中央紅軍進行整編,第1軍團轄2個師6個團,紅3軍團轄4個團,紅5、紅9軍團各轄3個團。1月中旬至4月下旬,中央紅軍從遵義地區出發,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威逼貴陽,乘虛抵近昆明,爾後轉兵向北,於5月9日渡過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紅軍擺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為執行中共中央在川西北地區創建新革命根據地的戰略計劃,中央紅軍於5月15日由會理地區北進,通過彝族區,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於6月中旬到達懋功(今小金)地區,同紅軍第四方面軍會師。會師后,中共中央決定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創建川陝甘革命根據地。7月,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9軍團依次改為第1、第3、第5、第32軍。8月,中央紅軍再次改稱紅軍第一方面軍,周恩來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接著,紅一、紅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兩路軍,通過川西北茫茫草原,分別進到阿壩和班佑、巴西一帶。這時,張國燾公開進行分裂活動,拒絕執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命令已進到墨窪附近的部隊返回阿壩,提出要紅軍主力回經草地南下川康邊,背著中央電令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接著,他又提出“徹底開展黨內鬥爭”,企圖危害中央。在此情況下,中共中央即率紅一方面軍第1、第3軍和中央直屬隊,於9月10日由巴西地區繼續北上。在北上途中,紅一方面軍第1軍和第3軍組成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陝甘支隊迅速越過岷山,攻佔天險臘子口,突破渭河封鎖線,翻越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至此,中央紅軍主力的長征勝利結束。

軍隊發展


紅一方面軍組建,實現戰略轉變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1930年8月,由紅軍1、3軍團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這支部隊是在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平江、湘南、閩西、贛西南、弋橫、左右江等起義建立的部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27年9月,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率起義時組成的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向羅霄山脈中段轉移,10月轉戰到井岡山,創建根據地。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到達湖南省 宜章地區,隨即與中共湘南特委發動湘南起義,先後組成工農革命軍第1、第4、第7師等部隊。4月,朱德、陳毅率部到達江西省寧岡縣礱市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會師后兩支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后改稱紅軍第4軍)。1928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平江起義部隊組成的紅5軍主力由湘鄂贛邊轉戰到寧岡,同紅4軍會合,並編為紅4軍第30團。紅5軍一部由黃公略領導仍留湘鄂贛邊堅持鬥爭。在此期間,紅4軍在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下,運用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挫敗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和“會剿”,鞏固和發展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等率紅4軍主力向贛南和閩西進軍,隨後與當地中共組織和地方武裝相結合,創建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12月,中共紅軍第4軍前委根據中共中央“九月來信”的精神,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中共紅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又稱古田會議),總結了紅4軍的建軍經驗,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在此前後,紅4軍接連粉碎了贛粵閩3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擴大了部隊。紅4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後,紅4軍第30、第32團與“會剿”井岡山的國民黨軍激戰4晝夜后,第30團主力向贛南轉移,不久又返回井岡山地區堅持鬥爭,後於8月中旬轉戰到湘鄂贛邊界地區。9月初,該部與紅軍湘鄂贛邊境支隊重新組成紅5軍。1930年6月,紅5軍一部和鄂東南地方武裝組成紅軍第8軍。
1930年6月,根據全國紅軍代表會議的決定,在贛西南和閩西地區的紅4、紅6(不久改稱第3軍)、紅12軍組成紅1軍團(開始時稱第1路軍),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政治委員。隨後,由贛西南地方武裝組成的紅20軍和紅22軍(12月縮編為第64師),也劃歸紅1軍團建制。在湘鄂贛地區的紅5軍和紅8軍組成紅軍第3軍團,彭德懷任總指揮,滕代遠任政治委員。隨後,由湘鄂贛邊地方武裝組成的紅軍第16軍,也劃歸紅3軍團建制。
1930年8月23日,紅1軍團和3軍團在湖南省瀏陽縣永和市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和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委。朱德任方面軍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和總前委書記,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滕代遠任副總政治委員,朱雲卿任參謀長,楊岳彬任政治部主任。轄第1、第3軍團,共3萬餘人,第1軍團總指揮部由方面軍總指揮部兼。紅軍第一方面軍的組成,對實現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打破國民黨圍剿,在勝利中發展
1930年11月~1931年9月,紅一方面軍在朱德、毛澤東領導下,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連續打破國民黨軍第一、第二、第三次大規模“圍剿”,殲滅國民黨軍約8萬人。紅軍經過3次反“圍剿”作戰,形成了以反“圍剿”為主要戰爭形式,以“誘敵深入”為反“圍剿”的基本戰略方針,以運動戰為反“圍剿”的基本作戰形式,以殲滅戰為基本作戰指導思想等基本作戰原則。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后,贛南、閩西蘇區連成一片,擴展到近30個縣境,擁有15座縣城和250餘萬人口,成為全國最大的蘇維埃區域。在此期間,由贛南地方武裝組成的紅軍第35軍(后改編為獨立第3師)和由廣西右江地區轉戰到中央蘇區的紅軍第7軍劃歸紅一方面軍建制。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1931年11月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紅一方面軍總指揮部撤銷,方面軍所屬部隊由中革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稱中央紅軍。朱德任中革軍委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中革軍委設總參謀部,葉劍英任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王稼祥兼任主任(不久,聶榮臻、賀昌先後任副主任);總經理部,范樹德任部長。這時中央紅軍轄第3、第4軍和第3軍團。 12月16日,寧都起義部隊改編為紅軍第5軍團(轄第13、第14、第15軍),季振同任總指揮,肖勁光任政治委員,亦劃歸中央紅軍建制。
1932年3月,中革軍委決定重編紅軍第1、第3、第5軍團。紅軍第4、第15軍編為第1軍團,並組建軍團總指揮部,林彪任總指揮(后改稱軍團長),聶榮臻任政治委員;第5、第7、第14軍編為第3軍團(紅14軍實際未編入);第3、第13軍編為第5軍團。6月,恢復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朱德兼任方面軍總司令,葉劍英兼任參謀長,王稼祥兼任政治部主任。8月,紅一方面軍組織序列作了局部調整:第3軍重新編入第1軍團,第15軍重新編入第5軍團;第15軍第45師編為第31師,由第1軍團指揮;第14軍編為第13軍之第39師。與此同時,江西軍區獨立第3、第6師合編為第21軍,獨立第4、第5師合編為第22軍。同月,毛澤東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10月,周恩來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1932年,紅一方面軍連續進行了贛州、漳州、南雄水、樂安宜黃、建黎泰和金資等戰役。
整編部隊,反對第四第五次圍剿
1932年底至1933年初,紅一方面軍為了精簡機關,充實連隊,對所屬部隊進行了整編。整編后,紅1軍團轄第7、第9、第10、第11師;紅3軍團轄第1、第2、第3師和第7軍(轄4個團);紅5軍團轄第38、第39師和第15軍(轄4個團)。1933年2~3月,紅一方面軍在朱德、周恩來指揮下,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打破國民黨軍第四次大規模“圍剿”,消滅國民黨軍近3個師。這時紅一方面軍轄第1、第3、第5軍團和第11(由紅10軍與紅31師合併組成)、第12、第21、第22軍,共8萬餘人。
1933年5月,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兼第一方面軍司令部,朱德任總司令兼方面軍司令員,周恩來任總政治委員兼方面軍政治委員,葉劍英、張雲逸分任方面軍參謀長、副參謀長,王稼祥任總政治部主任兼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不久,楊尚昆接任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任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5月底至6月初,紅一方面軍按照中國工農紅軍新編製進行改編:紅1軍團所屬部隊與紅22軍、瑞金模範師編為紅軍第1軍團,轄第1、第2、第3師(第3師實際未編入);紅3軍團所屬部隊與紅21軍、興國模範師編為紅軍第3軍團,轄第4、第5、第6師;紅5軍團轄第13師,不久,紅軍第15師(由少共國際師改編)、紅軍第34師(由福建軍區第19軍縮編)歸紅5軍團建制。紅11軍縮編為第19師,紅12軍縮編為獨立第1團。7~9月,紅一方面軍按照中共臨時中央的指示,實行分兵作戰,以紅3軍團為主組成東方軍入閩作戰,以紅1軍團為主組成中央軍在撫河與贛江之間地區活動。9月下旬,國民黨軍對紅一方面軍和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大規模“圍剿”。10月,紅一方面軍組建第7、第9軍團。第7軍團,尋淮洲任軍團長,肖勁光任政治委員,轄第19師、第20師(由閩北地方武裝組成)、第34師(即原紅5軍團第34師)和1個獨立團;第9軍團,羅炳輝任軍團長,蔡樹藩任政治委員,轄第3師(即原紅1軍團第3師)、第14師(由博生師改編組成)和2個獨立團。
1934年1月,紅軍總司令部兼第一方面軍司令部合併於中革軍委,方面軍所屬部隊由中革軍委直接指揮,紅一方面軍再次稱中央紅軍。這時,中革軍委和紅軍總部的領導成員是:朱德任中革軍委主席,周恩來、王稼祥任副主席,劉伯承任總參謀長,葉劍英、張雲逸任副總參謀長,王稼祥兼總政治部主任(後顧作霖、李富春代),賀昌任總政治部副主任。7月,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以紅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贛皖邊挺進。9月,中央紅軍組建第8軍團,周昆任軍團長,黃蘇任政治委員,轄第21師(由江西地方武裝組成)和第23師(由中央警衛師改編)。至10月,中央紅軍雖經1年之久的奮戰,但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實行“左”傾冒險主義的戰略指導,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被迫撤離中央蘇區,進行長征。
完成長征,勝利到達陝甘寧蘇區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及直屬隊開始長征。長征開始時,“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繼續推行錯誤的軍事戰略,至12月初,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后,由出發時的8.6萬餘人減為3萬餘人。12月18日,中共中央採納毛澤東的建議,將原定北出湘西與紅2軍團會合的計劃,改為向國民黨軍兵力薄弱的貴州省北部前進。同時,撤銷紅8軍團番號,將部隊編入紅5軍團。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佔領遵義。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隨後,組成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行動。部隊進行了整編:紅1軍團轄2個師6個團,紅3軍團直轄4個團,紅5、紅9軍團各直轄3個團。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路線圖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路線圖
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奪占瀘定橋,翻越夾金山,擺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惡劣的自然條件,於6月中旬到達四川省西北的懋功(今小金)地區,同紅四方面軍會師。會師后,中共中央決定中央紅軍同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創建川陝甘蘇區。7月18日,中共中央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治委員。21日,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9軍團,依次改編為第1、第3、第5、第32軍。8月6日,再次恢復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周恩來任方面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周昆任參謀長,李富春任政治部主任(后朱瑞)。8月下旬,紅軍第一、第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兩路軍,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走出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無常的茫茫草地,進至四川省巴西和阿壩地區。這時,張國燾拒絕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電令右路軍南下,並企圖危害和分裂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為實行北上方針,率領紅一方面軍第1、第3軍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並於9月12日決定將這些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陝甘支隊越過岷山,奪占臘子口,突破渭河封鎖線,翻越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陝甘蘇區吳起鎮(今吳起縣城)。至此,紅一方面軍主力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勝利結束。

歷史意義


遵義會議舊址
遵義會議舊址
11月初,陝甘支隊同紅軍第15軍團在甘泉地區會師。接著,恢復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參謀長,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轄第1、第15軍團,共1萬餘人。第1軍團由陝甘支隊編成,林彪任軍團長,聶榮臻任政治委員,轄第2、第4師和第1、第13團;第15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轄第75、第78、第81師。11月下旬,紅一方面軍在直羅鎮 殲國民黨軍1個多師,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這一勝利,為中共中央把中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礎。
1936年2~7月,紅一方面軍先後取得了東征戰役和西征戰役的勝利,部隊發展到2萬餘人,鞏固和擴大了陝甘革命根據地。8月底,紅一方面軍主力由寧夏豫旺堡地區南下,接應從甘孜地區北上的紅軍第二、第四方面軍。10月9日和22日,紅一方面軍先後同紅四、紅二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和將台堡會師。11月下旬,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一部,在紅二方面軍配合下,取得了山城堡戰役的勝利,迫使國民黨軍停止了對陝甘革命根據地的進攻。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後來的國共兩黨合作抗日鋪平了道路。1937年8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紅軍第一方面軍和陝南紅軍第74師等部,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接著投入了抗日戰爭。

擴展


山城堡戰役發生於1936年11月,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的第一大仗,也是紅軍長征和結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最後一仗。它的勝利標誌著蔣介石“圍剿”工農紅軍的徹底失敗,在紅軍和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36年11月15日,中革軍委命令紅軍主力,向山城堡迅速靠近,打擊國民黨軍進攻。20日,國民黨軍右路第78師進佔小檯子、風台堡,其第232旅及另1個團進至山城堡地區,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當即決定對山城堡之敵發起攻擊。21日下午,紅15軍團和紅1軍團第2師向山城堡西北之哨馬營攻擊,斷其退路。紅1軍團主力由南向北,第31軍由北向南,第4軍由東南而西北向山城堡進逼。當日黃昏,紅1軍團第1、第4師和紅31軍一部,乘敵向山城堡以北山地撤退之機,從南、東、北三面攻入山城堡,並乘勝追擊,將其大部壓縮于山城堡西北山谷中,戰至22日9時,將敵第232旅又1個團大部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