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軍隊
1934年7月,為宣傳和推動抗日民族運動,調動、鉗制國民黨軍,減輕對中央蘇區的壓力,紅7軍團受命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軍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率領下,從中央蘇區的東部出動,向閩、浙、贛、皖諸省國民黨後方挺進。
11月初,紅7軍團與紅10軍會師,組建紅10軍團(劉疇西任軍團長,粟裕任參謀長)及浙閩邊根據地。
1935年1月,紅10軍團向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轉移,遭國民黨軍襲擊,先頭部隊在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的率領下,突過封鎖線,進入革命根據地。主力則被國民黨軍約20個團的兵力合圍於懷玉山地區,經7晝夜頑強戰鬥,指戰員大部犧牲,劉疇西、方誌敏被俘。
面對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關係的新變化和中央蘇區危急的局面,中共中央決定抽調主力紅軍一部,組建抗日先遣隊北上。1934年6月下旬,根據相關命令,中央蘇區主力紅軍第七軍團部及其下轄第十九師(其前身是贛東北的老紅十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以下簡稱先遣隊),對內仍保留軍團建制,下轄3個師,共6000餘人。軍團長尋淮洲,政治委員樂少華,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隨軍中央代表曾洪易。並由隨軍中央代表、軍團長、軍團政委3人組成紅七軍團軍事委員會。先遣隊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國民黨統治區,宣傳推動抗日運動的發展,開展游擊戰爭,在浙西、皖南地區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牽制圍攻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隊。1934年7月7日,先遣隊從瑞金出發,向閩浙皖贛4省進軍。
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7月7日,6000餘眾之北上抗日先遣隊由瑞金出發,經福建長汀、大田、尤溪、谷口、水口,直逼福州近郊。此後該部相繼轉戰於閩東、閩北、浙江和皖贛邊,曾一度攻佔羅源、穆陽、慶元、清湖、常山等城鎮,宣傳了抗日主張,擴大了紅軍和共產黨的影響。
1934年9月9日、10日,先遣隊由閩北揮師北上挺進浙西,於12日進入江山縣境,轉戰常山縣,途經開化縣。
11月初,抗日先遣隊轉入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與紅10軍會合,奉命編為第10軍團。紅7軍團編為紅17師、紅10軍團和地方部隊編為紅20、紅21師。接受中央蘇區指揮,繼續擔任抗日選遣隊的任務。之後,紅10軍團奉命率20、21師進至開化、遂安、衢縣、常山之間地區活動。創建了浙閩邊新根據地,並成立以方誌敏為主席的軍政委員會,領導紅10軍團的行動。
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11月19日,尋淮洲率十九師先行出發,經懷玉山向浙西前進。幾天後,方誌敏、劉疇西等人率紅十軍團主力也踏上了征程。12月,部隊匯合,繼續向浙皖邊挺進。
11月下旬,紅10軍團主力向浙皖邊前進,12月10日在皖南湯口地區同先期到達的第19師會合。這時,國民黨軍兩個多旅的兵力,分南北兩路向湯口進逼。14日,紅10軍團在譚家橋伏擊戰中失利,第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隨後,該軍團在國民黨軍優勢兵力追堵下,轉戰於皖浙贛邊地區,損失嚴重。
1935年1月,紅10軍團向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轉移,進至德興縣港頭村時,遭國民黨軍襲擊,被截成兩段,先頭部隊1000餘人在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的率領下,突過封鎖線,進入革命根據地。主力約2000人,被國民黨軍約20個團的兵力合圍於懷玉山地區,經7晝夜頑強戰鬥,指戰員大部犧牲,方誌敏被俘。2月,進入革命根據地的部隊,經過整編,組成了500餘人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師長粟裕,政治委員劉英。此後,紅軍挺進師轉戰至浙南,開闢了浙南遊擊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1934年11月,同19師在皖南湯口地區會合,迎南北進逼之敵,不幸在潭家橋伏擊戰中失利,師長尋淮洲犧牲。后10軍團在敵優勢兵力堵截中轉戰於皖浙贛邊地區,損失嚴重。
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王耀武,長期被蔣介石信任和重用,是黃埔系第一個出任方面軍司令官的人,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軍,即後來整編第七十四師,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與紅十軍團對陣的王之補充一旅,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將近7000人,全套德式裝備。
紅軍集中火力掃射,一時倒也把王耀武打了個手忙腳亂。王耀武一面命令部隊不許後退,一面命令第三團向紅十軍團的左側翼猛烈反擊。尋淮洲也看到了烏泥關的重要性,此處居高臨下,是整個戰場的關鍵點,決不能淪入敵手,他帶著部隊迅速趕到戰場,併發起反攻。王耀武急了,也跑到第一線督戰。
尋淮洲腹部中彈,方誌敏十分著急,命擔架隊將尋淮洲抬往茂林醫院進行救治。接著,紅十軍團主要陣地大部喪失,紅軍被迫撤退。此戰,紅十軍團傷亡極大。重傷的尋淮洲因失血過多,於第二天犧牲,年僅22歲。
1935年1月,紅10軍團在向閩浙贛根據地轉移時,又在德興縣港頭村遭敵伏擊,被截為兩段。先頭部隊千餘人在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率領下,突破封鎖,進入革命根據地。主力2000餘人,被敵20個團的兵力合圍於懷玉山區。經7晝夜激戰,指戰員大部犧牲,方誌敏被俘。2月,進入根據地之部隊經過整編組成了500多人的中國工農革命軍挺進師,師長為粟裕、政委為劉英。此後,紅軍挺進師轉戰至浙南,開闢了浙南遊擊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