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羅鎮

陝西省延安市富縣轄鎮

直羅鎮,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富縣。

歷史沿革


西漢設直路縣治於此,因秦直道得名。東漢末廢,后諧音為直羅。
直羅鎮
直羅鎮
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阜才三里。
清更名為歸仁三里。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直羅區。
1949年,為六區一鄉。
1958年,成立川豐公社。
1959年,為川豐公社直羅管理區。
1961年,改直羅公社。
1984年7月,改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直羅鎮地處富縣西部、葫蘆河中游,東與北道德鄉接壤,東南與張村驛鎮為鄰,西南與雙龍鎮接壤
直羅鎮
直羅鎮
,西與張家灣鎮相連,北與甘泉縣府村鄉相連,東北與茶坊街道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6.7千米,總面積1043.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直羅鎮地處陝北黃土丘陵溝壑區。地形由姜家川、葫蘆河川、南川構成“三角川”。川道寬闊平坦,土地肥沃。
氣候特徵
直羅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1月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20℃(2012年01月26口);7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高氣溫35℃。最低月均氣溫-23℃,最高月均氣溫36℃。生長期年平均255天。無霜期年平均165天,最長達180天,最短為1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000小時。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月和9月,7月最多。

水文

直羅鎮境內河道屬葫蘆河流域,流域面積187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葫蘆河,河流總長度25千米。

自然災害

直羅鎮主要主要的自然有冰雹、水災、旱災、凍害。災害年均3次,主要發生在6—8月。

自然資源


直羅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其中天然氣儲量4.8億立方米,可儲量3.2億立方米;原煤儲量1億噸。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轄姜家川、直羅、寬坪、文家廟、屈家溝、葯埠頭、南家灣、賀家坪、安家川、胡家坡、真庄、新寨子、小河子、馬家灣14個行政村;下設3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直羅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直羅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628104001121直羅社區
610628104200220小河子村
610628104201220安家川村
610628104202220南家灣村
610628104203220葯埠頭村
610628104204220馬家灣村
610628104205220寬坪村
610628104206220真庄村
610628104207220屈家溝村
610628104208220胡家坡村
610628104209220姜家川村
610628104210220新寨子村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直羅鎮常住人口為779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直羅鎮財政總收入3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財政收入4580元,比上年增長32%。

第一產業

2011年,直羅鎮農業總產值0.3億元,比上年增長39.5%,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56%。農業耕地面積1.58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40.18萬畝,林地面積150.5萬畝。
直羅鎮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直羅鎮糧食生產13245噸。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累計造林1.08萬畝,其中防護林1.03萬畝,經濟林535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7000株,林木覆蓋率90%,活立木蓄積量7000立方米。2011年,直羅鎮水果種植面積968畝,全為蘋果。
直羅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直羅鎮生豬飼養量4992頭,年末存欄2224頭;黃牛飼養量3024頭,年末存欄2384頭;家禽飼養量4.74萬羽,上市家禽2萬羽。2011年,直羅鎮生產肉類448噸,其中豬肉181噸,牛肉71噸,禽蛋196噸。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有農業機械348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直羅貢米。

第二產業

2018年,直羅鎮有工業企業6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商業網點258個。2011年,直羅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4.8%。年末有農村合作銀行、郵政儲蓄銀行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營業點。
2018年,直羅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個。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有鄉鎮文化站1個,藏書2000多冊;鄉村文化廣場1個,面積200平方米。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剪紙、石刻。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有線電視用戶35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3600小時。

教育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50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1所,在校生421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1人,專任教師4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15個。專業衛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直羅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000人次,出院病人5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0147人,參合率98%。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有健身廣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農村建設

直羅鎮
直羅鎮
以直羅大米、香菇養殖和蔬菜而聞名的富縣直羅鎮,地處葫蘆河畔,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林草茂密,水電資源豐富。近年來,直羅鎮黨委從全鎮的實際出發,通過紮實開展農村基層組織整建,提高了農村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帶領廣大幹部群眾發展產業,建設新農村,取得豐碩成果。
直羅鎮黨委書記師彬一班人通過深入調查,召開黨委會等形式,結合各行政村的實際情況,確定全年的整建村為馬家灣村和姜家川兩個行政村。鎮幹部通過走訪、摸底、調查研究,發現這兩個村存在幹部作用發揮不力、產業發展滯后、班子成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村集體經濟狀況差、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
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鎮黨委一班人進行了認真分析、歸納、梳理,制定出切實可行、富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推進”的原則,結合“五個好”目標,採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重視黨員的培養和發展,不斷完善黨員隊伍結構。該鎮在整建中發展培養了7名入黨積極分子,6名村級後備幹部,為黨組織增添了新鮮血液,使村黨員年齡結構有了明顯改善。
大力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村級經濟發展。他們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整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整建,馬家灣村151座蔬菜大棚全部投產;姜家川群眾種植香脂1160畝,新上澳洲青苹為主的蘋果140畝,有效地解決了群眾增收困難的問題。
完善了村級財務等各項規章制度。整建期間,鎮上組織經管站人員專門對整建村的財務進行審計,使整建村的財務往來賬目清楚,財務管理進一步規範,為建設新農村打好了基礎。

交通


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有縣鎮級公路2條,總長150千米,日發送客車15輛,日客運量300人次。截至2011年末,直羅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5千米;道路鋪裝面積0.65平方千米;鎮區橋樑2座,總長度1350米。

歷史事件


事件過程

1935年11月上旬,紅一軍團進至富縣西北的老人倉、秋子林地區;紅十五軍團攻佔了直羅鎮以東的張村驛、東村等據點后,以一部兵力加緊圍攻甘泉,以調動國民黨軍東進。11月19日,東北軍第五十七軍以1個師防守太白鎮,主力3個師沿葫蘆河向直羅鎮、富縣攻擊前進。其先頭第一0九師進至黑水寺、安家川地區時,軍部率另2個師進至張家灣東西地區。紅一方面軍首長決定,首殲突出冒進的第一0九師於直羅鎮地區。
直羅鎮
直羅鎮
直羅鎮位於葫蘆河南岸,是陝西省富縣通往甘肅合水大道上一個較大的集鎮。集鎮南北群山迭起,中間是一狹長谷川,不便於大部隊展開,據此,紅一方面軍首長命令主力集結於集鎮東北的石咀、鳳凰頭、上下莫河地域待機;紅十五軍團派出1個營連夜平毀集鎮東南端的土圍子,以防進攻之敵利用,以1個連前出閻家村以北,與第一0九師先頭部隊保持接觸,且戰且退,將該師主力引入直羅鎮。11月20日上午10時,方面軍首長定下最後決心:“二十一日消滅直羅鎮一帶之敵一師至兩師”,並作如下戰役部署:紅一軍團於21日拂曉前在袁家山附近展開,首先以2個師自北向南實施主要突擊。第一步攻佔直羅鎮北山,爾後在紅十五軍團協同下奪取直羅鎮,另以1個團在直羅鎮東北,協同葫蘆河以南紅十五軍團一部,阻擊敵軍沿葫蘆河東竄;以另1個團進至老人山方向,切斷第一0九師與安家川後續梯隊的聯繫,阻敵西逃,並打擊可能來援之敵,以偵察分隊向黑水寺佯動。然後,視戰役發展,準備殲滅第五十七軍後續梯隊;紅十五軍團(欠第八十一師)於21日拂曉在直羅鎮以南地域展開,首先自南向北實施突擊,攻佔直羅鎮南山,爾後協同紅一軍團奪取直羅鎮。其次視戰役發展,準備協同紅一軍團殲滅第五十七軍後續部隊;紅十五軍團第八十一師,以1個團加1個騎兵連,繼續圍攻甘泉守軍,師部率主力在地方獨立營配合下積極遏制東路可能來援之敵。
20日晨,第五十七軍先頭第一0九師在4架飛機掩護下,分3路沿葫蘆河及南北山地向直羅鎮攻擊前進。在紅十五軍團派出的警戒分隊引誘下,第一0九師於下午4時進佔直羅鎮,軍部率一0六師、第一一一師進佔黑水寺地區。由於東北軍一路未遇到較大規模的抵抗,警惕性逐漸鬆懈,宿營后,搶羊殺雞,大吃大喝,疏於戒備。是夜,即被紅軍包圍,仍無察覺。21日拂曉,紅軍按預定作戰方案,全線發起突然攻擊。紅一軍團自北、西北、東北方向,紅十五軍團(欠第八十一師)自南、西南、東南方向,同時向心攻擊。在紅軍突然猛烈的打擊下,第一0九師大部就殲,師長牛元峰率殘部500餘人佔據鎮東南一土寨內,固守待援。下午2時,東西兩路援軍迫近直羅鎮。方面軍首長決定紅十五軍團以一部兵力包圍牛元峰殘部,待敵逃跑時將其殲滅於運動之中,並阻擊由富縣來援的一一七師;主力向西迎擊由黑水寺來援的第一0六和第一一一師。第一0六師和第一一一師畏懼就殲,於23日下午沿葫蘆西撤,紅軍乘勢追擊,在張家灣殲其1個團,兩師大部退守太白鎮。由富縣來援的第一一七師也倉皇逃回富縣。牛元峰率殘部堅守土寨,在各路援軍紛紛逃竄的情況下孤注一擲,於23日午夜冒險突圍,被紅十五軍團所部於24日上午全殲,牛元峰被擊斃。至此,直羅鎮戰役勝利結束。

事件意義

直羅鎮一戰,紅軍共殲滅國民黨東北軍1個師又1個團,擊斃師長牛元峰,俘虜5300餘人,繳槍3500餘支。是役的勝利,是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兩支紅軍部隊團結一致,協同作戰的勝利。它打破了蔣介石對陝甘蘇區發動的第三次大規模“圍剿”,為中國共產黨把全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使紅軍自長征以來有了一個可靠的“立足點”和奪取新的革命勝利的“出發點”。同時,由於東北軍遭到沉重的打擊,和毛澤東決定在前線教育、釋放被俘的東北軍軍官,並讓他們轉告張學良等東北軍領導人,只要東北軍同意反蔣抗日、與紅軍停戰,紅軍俘虜的人槍,可以如數歸還東北軍,這一舉動對紅軍後來同東北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了積極的影響作用。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也是毛澤東、彭德懷等方面軍首長精心組織、正確指揮的必然結果。
首先,毛澤東、彭德懷等方面軍首長審時度勢,抓住戰略樞紐組織戰役。當時,葫蘆河的控制與否,具有戰略意義。“西北剿總”企圖集中5個師,東西對進,控制葫蘆河,構成沿葫蘆河的東西封鎖線,爾後南進北堵,將紅軍壓迫在兩道封鎖線之間地區加以消滅。針對國民黨軍企圖,毛澤東、彭德懷等方面軍首長決心集中兵力,首先殲滅沿葫蘆河東進的4個師中的1至2個師后,再轉移兵力尋機各個殲敵。這樣,不僅能挫敗國民黨軍構成東西、南北兩線封鎖的計劃,打破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而且能乘勝向洛川宜君以東及關中、隴東地區發展戰局。由於抓住了葫蘆河這個既便於粉碎國民黨軍兩線封鎖計劃,又便於紅軍爾後發展的戰略樞組,進而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重大勝利,打破了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並為後來開創新局面創造了有利條件。
其次是在戰役部署上,貫徹了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和打立足未穩之敵的作戰原則。根據敵第一0九師比較突出、孤立的態勢,和直羅鎮地形及群眾條件有利於紅軍的良好戰場,毛澤東、彭德懷等方面軍首長很快定下最後決心,首殲第一0九師於直羅鎮。為達成速戰速決的殲滅戰,毛澤東、彭德懷決定以少數兵力牽制甘泉、黑水寺等地東北軍,集中10個團以上優勢兵力,圍殲進入直羅鎮而立足未穩的第一0九師3個團。一戰獲勝后,迅速決定留下紅十五軍團少數兵力繼續圍攻牛元峰殘部500餘人,轉移主力再殲西面援軍,從而達成了各個擊破第五十七軍各部的戰役目的。
直羅鎮戰役,是1935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直羅鎮地區對國民黨軍的進攻戰役。紅一方面軍共殲敵1個師另1個團,斃敵師長牛元峰,俘敵5300餘人。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打破了國民黨軍對陝甘蘇區的第三次“圍剿”。毛澤東說,直羅鎮戰役是“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文化


秦直道遺址延安段
2006年,考古工作人員在陝西富縣發現了秦直道的路面和排水溝。2009年3月2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組織人員對陝西富縣境內的秦直道進行考古發掘。該工程耗時56天,除發掘出部分古錢幣之外,考古人員還在秦直道旁挖出大量建築基址,這些基址隨後確定為兵站的遺址。這次發掘是秦直道遺址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併當選了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秦直道富縣段長125千米,其路面一般寬30—40米,最寬處達58米。該段遺跡出現了大量相互疊壓的車轍印和腳印,靠河、靠山和靠溝的一側均建有夯土護坡。在道路最窄的一段遺留有關卡的大量建築遺跡。整段道路出現了3處人工毀壞的痕迹。
2013年5月3日,秦直道遺址延安段(富縣段)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山寺塔
柏山寺塔,位於陝西省富縣城西直羅鎮柏山上柏山寺內。塔始建於唐代,宋、明兩代重修。磚結構,平面八角形,十一層,高43.3米,每邊長3.7米,直徑9.1米。塔內第一、第二層,均有邊長為2.3米見方的小室。塔身外面每層均有唐宋門窗、斗栱。有的門又作小龕,內置各種人物石雕。石雕多為唐代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作品。此塔由於宋、明兩次重修,故留下的時代特徵,較為明顯。
2013年5月3日,柏山寺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又稱川子河石窟,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富縣城西65千米直羅鎮川子河北岸,坐北面南,依崖而鑿,共有洞窟10個,小龕65個,石造像3371尊。始建於隋代大業年間(605年—617年),唐、宋、元、明歷代斷斷續續建造了一千餘年,最後建成石如刀切,分佈於東西長約70米、一字排列的大小七個洞窟。主洞前有木結構三開間二層樓房。樓前接寺院,院門正上方雕刻有“石泓寺”匾額。
2006年5月25日,石泓寺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直羅鎮戰役
直羅鎮戰役,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直羅鎮地區對國民黨軍的進攻戰役。紅軍先後殲滅國民黨軍1個師1個團,擊斃師長牛元峰以下1000餘人,俘獲5367人,繳槍3500百餘支(挺),其中輕機槍176挺、迫擊炮8門、子彈22萬發。繳獲電台兩部,戰馬300匹以及其他軍用物資。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打破了國民黨軍對陝甘蘇區的第三次“圍剿”。毛澤東評價,直羅鎮戰役是“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1954年,為緬懷和紀念在直羅鎮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富縣人民政府將犧牲的先烈遺骨集中安葬在直羅鎮北山寺山下,修建了直羅鎮戰役烈士陵園。

獲得榮譽


2019年7月19日,直羅鎮被授予“陝西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稱號。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直羅鎮
直羅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