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水源鎮的結果 展開

水源鎮

甘肅省永昌縣轄鎮

水源鎮,隸屬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地處永昌縣東南部,東接朱王堡鎮,南與武威市涼州區雙城鎮、洪祥鄉相鄰,西與六壩鄉接壤,西北與河西堡鎮毗連,北與金川區雙灣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598平方千米。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水源鎮常住人口為10905人;截至2020年6月,水源鎮下轄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水寧堡村。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永寧鄉;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屬永寧區。
1955年12月撤區,設永宇鄉。
1958年9月,改為水源公社。
1983年6月,政社分設,恢復水源鄉。
1985年10月,撤銷公社。
2000年9月,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水源鎮下轄11個行政村:杜家寨村、勝利村、宋家溝村、華家溝村、方溝村、永寧村、北地村、東溝村、趙溝村、新溝村、西溝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源鎮
水源鎮
水源鎮地處永昌縣城以東55公里處,同武威市雙城鎮、洪祥鄉相鄰,蘭拳鐵路線毗鄰其境。交通便利,距甘新公路30公里,永清公路、河清公路橫貫全境,早於2000年達到村村通油路。鎮域總面積598平方公里,鎮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豐富,屬機井灌區。

地形地貌

水源鎮境內地處縣境東南、蘭新鐵路以北戈壁沙丘與綠洲平原地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微傾斜,境內最高點位於方溝村,海拔1560米;最低點位於趙溝村,海拔1494米。

氣候特徵

水源鎮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多年平均氣溫8.4℃,年日照時數3028小時,無霜期年平均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25毫米左右。
氣候特徵為夏無酷暑,冬天嚴寒,年平均氣溫7.4-8.5度,作物生長期為197天,無霜期144-150天,年降雨量235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933小時,平均海拔1526米,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載培。

水文

水源鎮屬石羊河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烏牛壩乾渠。

自然災害

水源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風災、水災、冰雹、箱凍等,最嚴重的一次水災發生在1995年8月30日,洪水沖毀農田300畝、渠道2.5千米,造成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人口民族


水源鎮
水源鎮
截至2011年末,水源鎮轄區總人口1689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40人,另有流動人口495人,總人口中,男性88人,佔52.6%;女性8008人,佔47.4%;14歲以下2432人,佔14.4%;15—64歲13210人,佔78.2%;65歲以上1250人,佔7.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6883人,佔99.9%;有藏族1個少數民族,共9人,人口出生率11.5‰,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6.0‰。
截至2018年末,水源鎮有戶籍人口21008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水源鎮常住人口為10905人。

經濟


水源鎮
水源鎮
2011年末,水源鎮有農村信用合作社網點1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
2011年,水源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6.3萬畝,人均3.7畝,實現農業總產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5.7%,糧食作物以小麥、啤酒大麥、玉米、馬鈴薯為主,生產糧食4.2萬噸,其中小麥2.3萬畝,玉米4.3萬畝,啤酒大麥0.6萬畝,馬鈴薯0.3萬畝,主要經濟作物有中藥材、蔬菜、黑瓜籽等,中藥材種植面積2306畝,產量1032.9噸;黑瓜籽種植面積2475畝,產量375噸。
2011年,水源鎮有工業企業36家,實現增加值1.8億,比上年增長15%,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440萬元,比上年增加12.4%,農貿市場1個。
2018年,水源鎮有工業企業16個,規模以上企業有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1個。
全鎮轄11個村,85個經濟聯合社,共有農戶5161戶,總人口21179人。
經濟指標:2005年,農業增加值達到7585萬元,同比增長20%;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8172萬元,同比增長18.1%;工業增加值達到2820萬元,同比增長17.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80元,凈增480元,增長11.2%。國稅完成54萬元,同比增長31.71%;地稅完成53.5萬元,同比增長12%。

特色農業

水源鎮
水源鎮
全鎮形成制種產業、蔬菜產業、肉羊產業三大“特色產業”,培育發展了優質飼草、中藥材、葵花籽、人生果、鮮食葡萄、花卉等後續產業帶。完成玉米制種31790畝、瓜菜制種2126畝;完成以美國紅辣椒、茄門甜椒、洋蔥為主的夏季蔬菜6500畝,複種以甘藍、大白菜、蘿蔔為主的秋季蔬菜11000畝;扶持改造一代日光溫室,試種鮮食葡萄、人生果26棚;發展專業養殖場1個,專業養殖戶2382戶,新建青貯池176座,配套鍘草機210台,建立改良配種點13個,投放種公羊37隻,完成肉羊改良13500多隻,全鎮的羊只存欄數達到9萬多隻。

經濟發展

水源鎮
水源鎮
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企業”的方針,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十五”期間,共完成新、改、擴建項目15個,完成投資4560萬元。現有鄉鎮企業88個,個體工商戶638個,形成造紙、麵粉加工、絨線地毯、硅鐵合金、農具加工、汽車運輸、脫水蔬菜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的發展格局。

勞務輸轉

全鎮現有農村勞動力12769人,其中:男6588人,女6181人;有農村富餘勞動力4580人,其中:男2939人,女1641人。2005年完成初、高中畢業生專業技術培訓338人,特色農業技術員335人。派專人到東南沿海考察勞務市場,在江蘇常州和廣州永昶集團建成了2個勞務基地。全年共內轉外輸富餘勞動力6950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960萬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水源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404人,專任教師23人;全日制小學4所,在校生1045人,專任教師88人;職業高中1所,在校生757人,專任教師80人;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水源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1個;農家書屋11個,藏書1.75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水源鎮有醫療衛生機構31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0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30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8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289人次,出院病人325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水源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59戶,醫療救助39戶,五保供養93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5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萬人,參保率98.5%。

教育文化

全鎮共有學校17所,其中,縣屬農業中學1所,獨立初中2所,完全小學11所,四年制小學3所。設有中心衛生院1所。鎮內文化氛圍濃厚,素有“文化之鄉”美稱,有亂墩子灘漢墓群、沙城遺址等文物古迹。

交通


水源鎮
水源鎮
2011年,水源鎮客運總量19萬人次,貨運總量2.2萬噸,蘭新鐵路穿越鎮區,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135千米,村社道路硬化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