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霜降碧天靜

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余偶病不能射

《水調歌頭·霜降碧天靜》是宋代詩人葉夢得所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描寫了霜降時節的凄清秋色;下片寫習武的情景,抒發了自己心繫國家,渴望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也流露出對自己年老體衰報國無力的悲慨之情。全詞筆力雄健,詞情沉鬱而又蒼健。

作品賞析


吟讀這首詞,會深深地被作者的愛國熱忱所感動。詞作者曾為抗擊金兵立下汗馬功勞,現在年事已高,還想與客走馬比武,以振當年雄風,卻又“偶病不能射”,感愧老病,不能報效祖國於疆場,只好回首長望北方的雲中郡,那魏尚和李廣奮勇抗擊匈奴的土地。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嘆病老,而是熱切地關注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只因為報國有心、回天無力而抱愧和感喟。雖有力不從心的悲慨,卻仍然豪氣逼人,給人以激勵和振奮。
詞的上片寫“霜降”“碧天”“秋事”“西風”“梧桐”,表明到了深秋,氣候已經開始寒冷起來。“起瞰”三句,寫作者年老偶病,在大風之後的寒夜,登上高城,遙望北方大片淪陷了的土地,無奈與客同飲,借酒澆愁,說的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中的活動。“疊鼓”二句寫武士操練、演習騎射的熱鬧場景:天將破曉,鼓棰小擊,聲聲細密而急促;鬧鼓聲中,武士飛馬上場,拉弓搭箭,射向目標。這是多麼令人振奮和躍躍欲試的場面啊!以上寫的都是客觀的景物和事象,卻又處處表現著作者的內在心情和心理。如:寫秋寒以表現作者的老病憂國;寫“起瞰”夜飲等活動,以表現作者的國愁;寫騎射活動場面,以表現作者的愛國豪情和民族自強的精神。景中有情,象中有意,所以才能寫得情景歷歷,意象生動,境界鮮明。
詞的下片抒發議論,但那議論都被情感化、形象化了的,而且設客爭笑問難,生活氣息極濃。所發感慨,同上片寫出的時令、氣候、活動場景緊密相連,所以毫不感覺突兀。“歲將晚”以下七句,說作者已到垂暮之年,有位客人同他說笑話,問他這個病弱的老人:你平生的豪邁氣概跑到哪裡去了?你往昔奔馬騎射為誰爭雄,還不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今你哪能比得酒筵上的武士,舉手拉弓,弦聲響處,便見有雙雁從遠空墮落。結尾“老矣”二句,作者回答了自己因年老力衰而不能為國效力,抒發了“真堪愧”的悲涼、痛苦心情,然而他還在“回首望雲中”,嚮往歷史上抗擊異族侵略者的愛國志士。
詞人雖因無力報國而慚愧,但他身老志不衰,心繫“雲中”,情結邊防,在垂暮之年,還以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為己任,表現了一個老年抗金志士的壯偉胸懷,本篇筆力雄傑,沉鬱蒼健,具有豪放風格。

創作背景


紹興八年(1138),葉夢得再帥建康(今江蘇南京)。九月望日,與幕下諸將操練弓箭,他因病而未能上場“習射”,為自己年老力衰無力報國十分傷懷,因此以此為主題寫下該詞。

作品評價


近代學者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石林居士著書百卷,藏書萬卷,其詞與蘇、柳並傳,不作柔碲婦人語。此詞上闋起結句咸有峭勁之致。下闋清氣往來,十句如一句寫出,自謂豪氣安在,其實字裡行間,仍是百尺樓頭氣概也。

作者簡介


葉夢得(1077年—1148年8月17日),字少蘊,蘇州長洲人。祖籍處州松陽(今屬浙江),北宋刑部侍郎葉逵五世孫,曾祖葉綱始遷蘇州。宋代詞人。
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後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