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詞
石林詞
《石林詩話》傳本有一卷本、三卷本兩種,《直齋書錄解題》作一卷,至《百川學海》始分作三卷,南宋時已有一卷、三卷兩種刊本。《文獻通考·經籍考》及《浙江通志·經籍志》作二卷。現通行本《歷代詩話》本分上、中、下三卷,九十條,另附《拾遺》三則。《石林詩話》說:“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中國歷代文論精品》第452頁,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6月。)
《石林詩話》,是宋詩話中一部重要詩話。詩話提倡自然清新的詩歌風格,不排斥鍊字;主張“意與境會”、圓融無礙的“自然”美學趨尚,繼承發展了王昌齡、蘇軾美學思想,對江西詩派末流片面講究“法度”、鍊字與刻板模擬的傾向進行了否定;它重視含蓄的詩歌意境,對“以文為詩”的宋詩傾向進行了清算;它以禪喻詩,對人們深入、形象地領悟詩歌意境具有重要意義。強調“詩之用事,不可牽強,必至於不得不用而後用之”(《石林詩話》卷上)。《石林詩話》提倡自然美藝術傳統,特點:1.有鮮明的現實性;2.自然風格模糊;3.自然"作詩根本"。黃子思《跋溪詩話》說:“詩話雜說行世者多矣,往往徒資笑談之樂,鮮有益於後學”。《石林詩話》中推崇王安石,批評蘇軾。
葉夢得(1077-1148),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調丹徒尉。徽宗時官翰林學士。葉夢得兼善詩文。其詩如翁方綱所評:"深厚清雋,不失元□諸賢矩□。"(《石洲詩話》卷四)他學問博洽,精熟掌故,藏書又富,於《春秋》、《禮記》、《論語》、《孟子》諸書,均有辨釋著述。《石林燕語》10卷與《避暑錄話》2卷,記敘朝章國典、舊聞時事,足以資考證,補史缺。又有《石林詩話》2卷。方回說它"專主半山,陰抑蘇黃"(《瀛奎律髓》卷二十四),實則"其所評論,往往深中□會,終非他家聽聲之見、隨人以為是非者比"(《四庫全書總目》)。《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石林總集》100卷,《建康集》10卷,《審是集》8卷。今僅存《建康集》8卷。其詞當時即單集刻行。《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石林詞》1卷。流傳有吳訥《百家詞》本,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葉德輝《石林遺書》本。《全宋詞》據紫芝漫抄本增補,共輯存詞102首。
《石林詩話》的特色:(一)倡“自然”。《石林詩話》詩風自然清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蘇軾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二)重“含蓄”。其曰:七言難於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與“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後,嘗恨無復繼者。韓退之筆力最為傑出,然每苦意與語俱盡。《和裴晉公破蔡州回詩》所謂“將軍舊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非不壯也,然意亦盡於此矣。不若劉禹錫《賀晉公留守東都》雲,“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語遠而體大也。(三)禪“喻詩”。《石林詩話》卷上云:禪宗論雲間(按:“間”應為“門”。“門”字諸刻本均誤作“間”,《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九,《詩人玉屑》卷十四均作“門”):隨波逐浪句,謂隨物應機;截斷眾流句,謂超出言外;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