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結果 展開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劉建華主編書籍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根據全國示範性高職高專專業課開發指導委員會制訂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全國多所高職院校歷年來的教學經驗編寫而成的。全書分為3篇,共23章。第1篇,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共10章),以常見的減速器為例,系統地介紹了機械傳動系統的設計內容、方法和步驟等;第2篇,設計資料(共10章),介紹了課程設計中常用的標準、規範及資料等;第3篇,減速器零、部件的結構及參考圖例(共3章),介紹了減速器零、部件的常用結構及有關參考圖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力求內容精練,圖文並茂,注意引導學生思考。
本書根據“機械設計”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編寫而成,可供該課程理 論學習和課程設計使用。
本書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知識(第1章至第9章),第二部分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範(第10章至第18章),第三部分為減速器參考圖例(第19章、第20章)。為使學生在有限的課程設計時間內得到相關基本知識的綜合運用與技能訓練,本書以常用的齒輪、蝸輪減速器為設計對象,介紹了減速器的一般設計方法和設計步驟,彙集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所需的基本內容和資料,以便學生能迅速投入實質性的設計工作。
讀者對象:本書內容簡明扼要,採用最新國家標準和規範,便於資料查閱,可供高等工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的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和維修等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參考。
第一部分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知識
第1章 概述(1)
1.1 課程設計的目的、內容和任務(1)
1.2 課程設計的一般步驟(2)
1.3 課程設計中應正確對待的幾個問題(3)
第2章 機械傳動系統的總體設計(4)
2.1 擬定傳動系統方案(4)
2.2 原動機類型與參數的選擇(6)
2.2.1 選擇電動機的類型和結構形式(7)
2.2.2 選擇電動機的容量(7)
2.2.3 確定電動機的轉速(8)
2.3 機械傳動系統的總傳動比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8)
2.3.1 傳動比分配的一般原則(8)
2.3.2 傳動比分配的參考數據(9)
2.4 機械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10)
2.5 機械傳動系統的總體設計示例(11)
第3章 減速器的構造、潤滑及密封(15)
3.1 減速器的類型、特點及應用(15)
3.2 減速器的結構(17)
減速器的箱體結構(17)
3.3 減速器的潤滑(20)
3.3.1 齒輪和蝸桿傳動的潤滑(20)
3.3.2 滾動軸承的潤滑(23)
3.4 減速器的密封(25)
3.4.1 軸端的密封(25)
3.4.2 軸承室內側的密封(26)
3.4.3 其他處的密封(27)
3.5 減速器的附件(27)
第4章 傳動零件設計計算(29)
4.1 外傳動零件設計(29)
4.2 內傳動零件設計計算(31)
第5章 減速器裝配草圖的設計(38)
5.1 減速器裝配工作圖設計概述(38)
5.2 初繪減速器裝配草圖(39)
5.3 軸、軸承的校核計算(44)
5.4 完成減速器裝配草圖設計(45)
第6章 減速器零件工作圖設計(59)
6.1 零件工作圖的基本要求(59)
6.2 軸零件工作圖設計(60)
6.3 齒輪類零件工作圖設計(61)
6.4 箱體零件工作圖設計(63)
6.5 減速器附件設計(68)
第7章 減速器裝配工作圖設計(73)
7.1 對減速器裝配工作圖視圖的要求(73)
7.2 減速器裝配圖內容(73)
第8章 設計計算說明書編寫及答辯(78)
8.1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要求(78)
8.2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內容(78)
8.3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書寫格式(79)
8.4 課程設計答辯(81)
8.4.1 課程設計總結(81)
8.4.2 課程設計答辯目的、準備工作與問題題目(82)
第9章 設計題目(86)
9.1 設計帶式輸送機的動力和傳動裝置部分(86)
9.2 設計螺旋輸送機的動力和傳動裝置部分(88)
9.3 設計卷揚機的動力和傳動裝置部分(90)
9.4 設計NGW行星齒輪減速器(91)
第二部分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範
第10章 常用數據和一般標準(93)
10.1 常用數據(93)
10.1.1 常用材料的密度(表10-1) (93)
10.1.2 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及泊松比(表10-2) (94)
10.1.3 金屬材料熔點、熱導率及比熱容(表10-3) (94)
10.1.4 常用材料的線膨脹係數(表10-4) (94)
10.1.5 常用材料極限強度的近似關係(表10-5) (95)
10.1.6 硬度值對照表(表10-6) (95)
10.1.7 常用標準代號(表10-7) (96)
10.1.8 常用法定計量單位及換算(表10-8) (96)
10.1.9 常用材料的摩擦係數(表10-9,表10-10) (97)
10.1.10 機械傳動和軸承的效率概略值和傳動比範圍(表10-11,表10-12) (98)
10.1.11 希臘字母(表10-13) (99)
10.2 一般標準(100)
10.2.1 圖樣比例、幅面及格式(表10-14,表10-15) (100)
10.2.2 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及編排方法(101)
10.2.3 優先數系和標準尺寸(表10-16) (102)
10.2.4 中心孔(表10-17,表10-18) (103)
10.2.5 軸肩與軸環尺寸(表10-19) (104)
10.2.6 零件倒圓與倒角(表10-20) (105)
10.2.7 砂輪越程槽(表10-21) (105)
10.2.8 退刀槽、齒輪加工退刀槽(表10-22,表10-23,表10-24) (106)
10.2.9 刨削、插削越程槽(表10-25) (107)
10.2.10 齒輪滾刀外徑尺寸(表10-26) (108)
10.2.11 錐度與錐角系列(表10-27) (108)
10.2.12 機器軸高和軸伸(表10-28~表10-31) (109)
10.2.13 鑄件最小壁厚和最小鑄孔尺寸(表10-33,表10-34,表10-35) (113)
10.2.14 鑄造過度斜度與鑄造斜度(表10-36,表10-37) (115)
10.2.15 鑄造內圓角(表10-38) (115)
10.2.16 鑄造外圓角(表10-39) (116)
10.2.17 焊接符號及應用示例(表10-40,表10-41) (117)
第11章 機械工程材料(119)
11.1 黑色金屬材料(119)
11.1.1 灰鑄鐵(表11-1) (119)
11.1.2 球墨鑄鐵(表11-2) (120)
11.1.3 鑄鋼(表11-3) (121)
11.1.4 普通碳素結構(表11-4) (122)
11.1.5 優質碳素結構鋼(表11-5) (122)
11.1.6 合金結構鋼(表11-6) (125)
11.2 有色金屬材料(127)
11.2.1 鑄造銅合金(表11-7) (127)
11.2.2 鑄造鋁合金(表11-8) (129)
11.2.3 鑄造軸承合金(表11-9) (131)
11.3 型鋼與型材(132)
11.3.1 冷軋鋼板和鋼帶(132)
11.3.2 熱軋鋼板(134)
11.3.3 熱軋圓鋼(表11-25) (138)
11.3.4 冷拉圓鋼、方鋼、六角鋼(表11-26) (140)
11.3.5 熱軋等邊角鋼(表11-27) (141)
11.3.6 熱軋不等邊角鋼(表11-28) (144)
11.3.7 熱軋槽鋼(表11-29) (148)
11.3.8 熱軋L形鋼(表11-30) (149)
11.3.9 熱軋工字鋼(表11-31) (150)
第12章 電動機(152)
12.1 Y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152)
12.2 YZR、YZ系列冶金及起重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165)
第13章 連接件和緊固件(170)
13.1 螺紋(170)
13.2 螺栓(173)
13.3 螺柱(177)
13.4 螺釘(178)
13.5 螺母(183)
13.6 墊圈(185)
13.7 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187)
13.8 擋圈(190)
13.9 鍵連接(194)
13.10 銷連接(197)
第14章 聯軸器與離合器(199)
14.1 聯軸器(199)
14.1.1 常用聯軸器的類型選擇(199)
14.1.2 常用聯軸器(200)
14.2 離合器(210)
14.2.1 機械離合器的類型選擇(表14-10) (210)
14.2.2 簡易傳動矩形牙嵌式離合器(表14-11) (211)
第15章 滾動軸承(212)
15.1 常用滾動軸承(212)
15.2 滾動軸承的配合和游隙(224)
15.2.1 滾動軸承與軸和外殼的配合(224)
15.2.2 滾動軸承的游隙要求(228)
第16章 公差配合、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231)
16.1 極限與公差、配合(231)
16.1.1 術語和定義(231)
16.1.2 標準公差等級(232)
16.1.3 公差帶的選擇(234)
16.1.4 配合的選擇(235)
16.2 幾何公差(247)
16.2.1 術語和定義(247)
16.2.2 幾何公差的類別和符(代)號(248)
16.2.3 幾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及應用舉例(249)
16.3 表面粗糙度(253)
16.3.1 評定表面粗糙度的參數及其數值系列(253)
16.3.2 表面粗糙度的符號及標註方法(253)
16.3.3 不同加工方法可達到的表面粗糙度(表16-19) (255)
第17章 齒輪、蝸桿傳動精度(258)
17.1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258)
17.1.1 定義與代號(258)
17.1.2 等級精度及其選擇(259)
17.1.3 極限偏差(表17-6) (260)
17.2 圓錐齒輪精度(264)
17.2.1 錐齒輪、齒輪副誤差及側隙的定義和代號(264)
17.2.2 精度等級(266)
17.2.3 公差組與檢驗項目(266)
17.2.4 齒輪副側隙(271)
17.2.5 圖樣標註(274)
17.2.6 錐齒輪的齒坯公差(275)
17.3 圓柱蝸桿、蝸輪的精度(276)
17.3.1 蝸桿、蝸輪、蝸桿副術語定義和代號(276)
17.3.2 精度等級和公差組(278)
17.3.3 蝸桿、蝸輪及傳動的公差(279)
17.3.4 蝸桿傳動的側隙(282)
17.3.5 齒坯公差和蝸桿、蝸輪的表面粗糙度(284)
17.3.6 圖樣標註(285)
第18章 潤滑與密封(287)
18.1 潤滑劑(287)
18.2 潤滑裝置(288)
18.2.1 間歇式潤滑常用的潤滑裝置(288)
18.2.2 油標和油標尺(290)
18.3 密封裝置(292)
第三部分 減速器參考圖例
第19章 減速器裝配圖(297)
第20章 減速器零件圖(300)
參考文獻(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