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檢查

醫學檢查的一種方法

磁共振檢查〔Magnetic Resonance,MR〕是醫學檢查的一種方法,也是醫學影像學的一場革命,生物體組織能被電磁波譜中的短波成分如X線等穿透,但能阻擋中波成分如紫外線、紅外線及長波。

人體組織允許磁共振產生的長波成分如無線電波穿過,這是磁共振應用於臨床的基本條件之一。

簡介


磁共振檢查是影像學當中檢查方法的一種,目前在臨床上比較常用。通常應用磁共振的現象產生磁共振信號而形成圖像的核磁檢查。這項檢查對於人體沒有任何的損害,也沒有放射性,所以對於孕婦也可以進行檢查。但是對於體內有金屬物品的避免進行檢查,比如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骨科術后體內有鋼釘的患者或者體內有節育器之類的都不能夠進行這項檢查。以上健康科普知識僅供參考,具體情況需到正規醫院檢查,由專業醫師進行判斷。

檢查技術


核子自旋運動是磁共振成像的基礎,而氫原子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物質;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氫原子核處於無規律的進動狀態,當人體進入強大均勻的磁體空間內,在外加靜磁場作用下原來雜亂無章的氫原子核一齊按外磁場方向排列並繼續進動,當立即停止外加磁場磁力后,人體內的氫原子將在相同組織相同時間下回到原狀態;這稱為馳豫〔RELAXATION〕而病理狀態下的人體組織馳豫時間不同,通過計算機系統採集這些信號經數字重建技術轉換成圖像來給臨床和研究提供科學的診斷結果。
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由於對軟組織滑膜、血管、神經、肌肉、肌腱、韌帶、和透明軟骨的解析度高,用於滑膜、血管和肌肉、筋膜的炎症、滑膜囊腫和透明軟骨變性、剝脫及骨糜爛破壞與缺血性壞死、頸椎和髓核病變、膝關節半月板和十字韌帶損傷、類風濕的神經併發症及骨髓炎等的臨床檢查。可判定滑膜炎症的宏觀狀況,如滑膜體積改變時的纖維蛋白滲出的程度和範圍、細胞浸潤、血管增生與肉芽腫(血管翳)形成、滑膜絨毛與滑膜肥厚等關節炎的早期及其病變活動度。還可分辨肌炎、筋膜緊張、脂肪滲透和肥厚及炎症消長情況。能清楚顯示頸椎脫位脊髓壓迫和脊髓扭曲狀態。

注意事項


磁共振檢查具有安全、無輻射、精確等優點,確保以下幾點才可以進行磁共振檢查:
1.體內有磁鐵類物質者,如裝有心臟起搏器、人工瓣膜,重要器官旁有金屬異物殘留等,均不能做此檢查,但體內植入物經手術醫生確認為非磁性物體者可行磁共振檢查。
2.要向技術人員說明以下情況:有無手術史;有無任何金屬或磁性物質植入體內包括金屬節育環等;有無假牙、電子耳、義眼等;有無藥物過敏;有無金屬異物濺入體內。
3.不要穿著帶有金屬物質的內衣褲,檢查頭、頸部的病人應在檢查前一天洗頭,不要擦任何護髮用品。
4.檢查前需脫去除內衣外的全部衣服,換上磁共振室的檢查專用衣服。去除所配帶的金屬品如項鏈、耳環、手錶和戒指等。除去臉上的化妝品和假牙、義眼、眼鏡等物品。
5.檢查前要向醫生提供全部病史、檢查資料及所有的X線片、CT片、以前的磁共振片等。
6.腹部(肝、脾、腎、胰腺、膽道、輸尿管等)檢查者檢查前禁食4小時,並於檢查前注射654-2一支。
7.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者檢查前口服速尿20mg。
8.做磁共振檢查要有思想準備,不要急躁、害怕,要聽從醫師的指導,耐心配合。

檢查適應症


1.腦內血管病變
2.顱腦腫瘤
3.脊髓各種病變
5.腦部退行性變
6.顱腦先天發育畸形
五官科
1.眼眶內炎症、眶內腫瘤、眶內血管病變
2.副鼻竇炎症、腫瘤
3.舌部腫瘤
4.腮腺病變
5.耳部各種腫瘤
胸部
1.心臟及大血管畸形及腫瘤
2.縱隔腫瘤及縱隔疝
3.肺部先天畸形、肺血管病變及腫瘤
4.乳腺炎症、增生及腫瘤。
腹部
1.肝囊腫血管瘤、肝癌
2.膽道結石、腫瘤
3.脾、腎、胰腺挫傷、炎症及腫瘤
4.前列腺增生、腫瘤
5.卵巢、子宮先天畸形及腫瘤
肌肉骨骼系統
1.肩關節、膝關節損傷
2.股骨頭缺血壞死
3.骨骼炎症及腫瘤

發展歷程


磁共振圖片
磁共振圖片
1978 年底,第一套磁共振系統在位於德國埃爾蘭根的西門子研究基地的一個小木屋中誕生。 1979 年底,當系統終於可以工作時,它的第一件"作品"是辣椒的圖像。第一張人腦影像於 1980年 3 月獲得,當時的數據採集時間為 8 分鐘。 1983 年,西門子在德國漢諾威醫學院成功安裝了第一台臨床磁共振成像設備。藉助這台油 冷式、場強 0.2 特斯拉的磁共振設備,HeinzHundeshagen 教授和他的同事為 800 多位患者進行了成像診斷。當時,完成一次檢查需要一個半小時。同年,首台超導磁體在美國聖路易斯的Mallinckrodt 學院成功安裝。
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
超導磁體技術的問世,在加快圖像生成速度、簡化安裝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圖像質量。然 而,第一台超導磁體重達 8 噸、長達 2.55 米。交付時,隨同磁體還有 12 個裝滿了電子器件的機櫃,用於對系統進行控制和將採集的數據重建為圖像。今天,場強 1.5 特斯拉的西門子 MagnetomSonata 或者 MagnetomSymphony 磁共振系統只有3個計算機櫃,佔地面積僅為30平米。
1993 年 MagnetomOpen 產品的問世,標誌著西門子成為全球第一個能夠生產開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統的製造商,使患有幽閉症的患者同樣可以受益於磁共振技術。1999 年,西門子推出可自動進床的 MagnetomHarmony 和 Symphony 系統,為磁共振技術帶來新的突破。從此,對大型人體器官/部位(例如脊椎)進行全面檢查時再也無需對病人進行重新定位。
磁共振圖片
磁共振圖片
今天,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的幫助下,BOLD(血氧依賴水平)效應可用於獲取人腦不同區域的組織結構和功能信息,這使神經科醫生、心理醫生和神經外科醫生可深入了解腦部功能甚至代謝過程。另外,由於磁共振圖像能夠顯示人腦的健康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了退化腦組織的功能,因此使中風患者獲得新的康復療法。針對超高場強磁共振應用,西門子推出了兩款場強 3 特斯拉的掃描設備——可對病人進行從頭到腳全身檢查的 MagnetomTrio 系統和專用於人腦檢查的 MagnetomAllegra 系統。這進一步增強了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優勢,尤其是在外科手術成像領域。舉例來說,在手術過程中,磁共振成像能夠對腦部腫瘤進行精確描繪。這樣,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就能將腫瘤完全切除。在心臟病診療應用中,磁共振成像技術開闢了新的途徑——利用所謂的自動門控心血管磁共振(CMR)技術,從圖像數據中提取周期性信號以取代心電圖信號使圖像數據與心臟運動實現同步,此時同樣無需在病人身體上布設電纜和電極。
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持續發展開闢了新的應用領域。例如,人體腸內"虛擬內窺鏡"甚至能夠對很小的息肉進行檢測。及時除去這些息肉能夠大大降低腸癌發生的幾率。磁共振成像的另一個應用領域就是特殊腫瘤的診斷,例如:用於早期胸部腫瘤 X 射線透視的磁共振導向活組織檢查和用於前列腺病變檢查的腫瘤分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