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力圖召

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寺院中七大召之一的寺廟

席力圖是蒙古語,意為“首席”或“法座”,漢名“延壽寺”,寺廟因四世達賴的老師第一世席力圖活佛長期主持此廟得名。建於明朝隆慶和萬曆年間(公元1567年—1619年),為康熙所賜。該召坐落在呼和浩特舊城玉泉區石頭巷北端,坐北向南。大召無量寺斜對面一路之隔,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寺院中七大召之一的寺廟,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召廟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

組成中軸線的建築物是牌樓、山門、過殿、經堂、大殿。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用彩色琉璃磚包鑲,殿前的銅鑄鎏金寶瓶、飛龍、祥鹿與朱門彩繪相輝映,富有強烈的藝術效果。清朝康熙皇帝御制“平定噶爾丹紀功碑”立於大殿前列。經堂廣廈7楹,金碧輝煌。召廟東南隅有白石雕砌覆缽式喇嘛塔,高15米,頗為雄壯。中軸線兩側還建有鐘樓、鼓樓、亭、倉、舍等。寺院設施基本齊全。

2020年2月,為向醫務工作者表達感謝和敬意,自席力圖召景區恢復運營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實行免門票政策。

建設背景


席力圖是蒙古語,意為“首席”或“法座”。席力圖召漢名“延壽寺”,為康熙所賜。該召坐落在呼和浩特舊城玉泉區石頭巷北端,坐北向南。
席力圖召,位於呼和浩特市中心,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席力圖為藏語“首席”或“法座”之意。席力圖一世呼圖克圖(活佛)希體圖噶因深諳佛教典籍,並精通蒙古、藏、漢三種文字,受到順義王阿勒坦汗的推崇,召中香火日盛。達賴四世幼年從希體圖噶學習經典,萬曆三十年(1602年)又由希體圖噶護送回藏坐床。據傳希體圖噶曾坐在達賴喇嘛的法座上,藏語稱法座或首席為席力圖,他從西藏歸來后,便稱寺廟為席力圖召。召廟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組成中軸線的建築物是牌樓、山門、過殿、經堂、大殿。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用彩色琉璃磚包鑲,殿前的銅鑄鎏金寶瓶、飛龍、祥鹿與朱門彩繪相輝映,富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康熙御制“平定噶爾丹紀功碑”立於大殿前列。經堂廣廈7楹,金碧輝煌。召廟東南隅有白石雕砌復缽式喇嘛塔,高15米,頗為雄壯。中軸線兩側還建有鐘樓、鼓樓、亭、倉、舍等。寺院設施基本齊全。
席力圖召
席力圖召

建築特色


布局情況
席力圖召內建築群,是採用中原傳統的布局,即從山門到大殿形成一條中軸線。兩側對稱布置側殿、倉房、碑亭、鐘鼓樓。寺內建築凡五進,山門前還建有木牌樓。由經堂佛殿組成的大殿,為寺內主要建築,佛殿已在解放前遭火災焚毀。經堂大致保持原狀,為九間的木結構建築,歇山式屋頂,頂蓋綠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鋼寶剎,相輪,飛龍和瑞鹿等裝飾,四牆採用藏式結構,築成帶有小窗的厚牆。牆面用藍色琉璃磚鑲嵌,井夾以黃色琉璃磚,以組成各種圖案花紋,富有強烈的藝術效果,這是該區現存的最為瑰麗的古典藝術建築物。在內蒙古自治區60周年大慶之際,自治區撥款重修了席利圖召,並把山門,菩提過殿,古佛殿,護法殿重新鋪上了琉璃瓦,使得古寺有新的生氣。並且把民國時燒毀的大經堂佛殿,以及后罩樓重建。

主要景觀


漢白玉石塔
寺內大殿東側,鼓樓、廣場東面的漢白玉石塔,是內蒙古地區復缽式喇嘛塔中最完整的一座,它全用白石雕刻壘砌而成,通高約15米,石塔基座用石條砌成方壇,四面有階梯可登。方壇上面為方形束腰座,束腰部分刻出火焰、金剛杵、獅等圖案花紋,四角立圓柱,上呈階梯狀座身,分五級逐步內收,最下一級刻圖案花紋,以上各級刻梵文六字真言。復缽為寬肩型,周圍飾以纓絡,南面正中砌出火焰形佛龕。復缽上面的塔剎,用石刻出十三相輪,再復以銅製星月和寶蓋。白色石料的塔身上,紋飾都用五彩,色調對比鮮明,是中國北方建築藝術的寶貴實物和清代復缽式塔的代表作。
塔的東北角原有乃春廟,規模較大,可惜在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失火焚毀。
天王殿
席力圖進得山門,就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分列東西兩邊,四天王居須彌山的半山腰,其職責是各護一方天下,故又稱“護世四天王”,同時護佑人間的風調雨順。他們的腳都是抬起的,這一塑形,一說是為了踩住四方妖孽,另一說是明成祖朱元璋沒有做皇帝之前,他曾是廟中的一位小沙彌,一天,他在廟中掃地到此,喃喃自語道:要是四天王抬起腳來,我便能掃得更乾淨,朱元璋本是真龍天子,四天王於是順從地抬起腳來,掃過以後,朱元璋卻忘了說把腳放下,所以到今天為止,四天王的腳還是抬著的,但有些寺廟中,四天王的腳是放在地上的,這就要看建廟的時間了,如果是建於明朝之前,那麼四天王的腳就是放下的,建於明朝之後的寺廟,四天王的腳就是抬著的。
鐘樓、鼓樓
席力圖召的前院,疏朗寬闊,東邊是鐘樓,西邊是鼓樓,按古制各寺廟都是“左鍾右鼓”,寺廟早上先敲鐘後接鼓,晚上先敲鼓後接鍾,所以有“晨鐘暮鼓”的說法,鐘鼓有集眾、報時之用,此外,擊鼓以迎賓客,敲鐘以去煩惱。佛門認為煩惱傷害身心,因此佛經中把煩惱稱之為魔,早晚叩鐘108響,含意是眾生能解脫108種煩惱,同時,唱念叩鐘偈,一句一叩,能夠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
前邊這兩根大旗杆,是正月十五晾佛所用,晾佛就是晾曬本寺珍藏最大的佛祖釋迦牟尼唐卡,一是為了使佛光普照青城百姓,二是為了防止唐卡蟲蛀。
菩提過殿
菩提過殿分東西兩堂,西堂供奉著宗咯巴大師和他的兩個大弟子,克珠傑與賈曹傑,又稱“師徒三尊”。東堂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和八大藥師佛。“延壽寺”是康熙帝御賜席力圖如的寺名,因此,在席力圖召的古佛殿中也供有藥師佛,“藥師佛”主管健康、長壽是很靈驗的。中間為轉經筒,沿轉軸纏裹著無數層觀音菩薩的經書,你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讀了千萬遍的大咒經書的六字真言,觀音菩薩會保佑您一生平安幸福。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席力圖召集最大、最中心的殿堂,全稱藏漢
合壁千人大經堂,這是呼市地區唯一的一座藏漢合壁的宏大殿堂,是東方建築藝術的瑰寶,被稱為“東方一絕”。它的前部是面闊九間,共九九八十一間,可容千人育經的“大經堂”,後部為“大佛殿”。
“大經堂”的前部是藏式平頂、小窗、梯形牆,後部巧妙連接漢式歇山頂,前部平項,中央置3米直徑的鎏金大法輪,其兩端各立“角瑞”,俗稱獨角獸。後部歇山頂,中央有鎏金寶頂。經堂牆體鑲以藍、白琉璃磚。與殿頂的黃綠琉璃瓦相配襯,使經堂顯得莊嚴肅穆。
大經堂門匾“延壽寺”三個金字,是康熙皇帝手書的,康熙皇帝文韜武略,功績蓋世,他御賜席力圖召為“延壽寺”。進入大經堂,殿內共有明柱72根,是一代一代出家人修行的見證。
這麒麟是地藏菩薩的坐騎,白象是普賢菩薩的坐騎。轎子和傘蓋是本召第六世活佛出行時所用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些經書便是護佑眾生幸福、平字、健康的佛經巨著《甘珠爾經》和《丹珠爾經》,它全部用藏文記載,是本召一世活佛從西藏帶來的。
活佛府
活佛府是活佛起居、飲食、禮佛、會賓的地方。“本召活佛相繼坐床到今已有十一世,現府中居住的是第十一世活佛卡爾文·扎木蘇。
古佛殿
“古佛殿”是席力圖召最久的殿堂。建於遼代,已有千年歷史,它的前部是經堂,後部是佛殿。經堂中間的法座是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圍世的法座。四世達賴喇嘛雲丹嘉措是眾達賴中唯一的一位蒙古族。同時,席力圖召的歷代活佛都在這裡習經傳戒,所以“古佛殿”是非常有靈氣的。在這裡求平安、求財運、求官運、求考運、求姻緣都是非常靈驗的。
進入佛殿,中間供奉的是三世佛,兩側為八大藥師佛和康熙皇帝御賜的《藥王經》。上邊立柱上有四條用黃泥和紙漿作成的栩栩如生的飛龍,牆體的壁畫是用純天然礦物質顏料繪製,已有500多年歷史了,但它還是色彩亮麗,經久不退。
附屬寺院
席力圖召有四個附屬寺院:廣壽寺(在東烏素圖村老園子西),永安寺(又稱哈達召,在大青山後達茂旗)、普會寺(在達茂旗錫拉木倫,即召河)、延禧寺(又稱巧爾齊召,在呼和浩特市舊城五十家街),均建於康熙年間。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明萬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後,其子僧格都楞繼承了汗位。他執政后,效仿他父親的作法,決定邀請三世達賴索南堅措到內蒙古右翼各部傳播宗教。三世達賴接受了他的邀請。為了迎接索南堅措三世達賴的到來,僧格都楞於萬曆十二年(公元1585年)為他建立了這座小喇嘛廟——席力圖召。后在清康熙、雍正、咸豐和光緒年間,經不斷擴建和修繕,成為呼和浩特地區規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並掌握著這個地區的黃教大權。召廟建築宏敞,風格獨具.雖經四百年風雨和動亂,仍保留較完整。席力圖一世呼圖克圖(活佛)希體圖噶因深諳佛教典籍,並精通蒙古、藏、漢三種文字,受到順義王阿勒坦汗的推崇,召中香火日盛。達賴四世幼年從希體圖噶學習經典。
三世達賴來到呼和浩特傳教期間,西藏方面派高僧希迪圖噶卜楚專程來看望他。公元1588年,達賴三世圓寂,死前他留下遺囑,命令希迪圖噶卜楚替他坐床傳教,並指示在辦完舍利(遺體)事宜后,到東方尋找他的呼畢勒罕(轉世)。希迪圖噶卜楚遵從他的旨令,在席力圖召坐床,並負責蒙古右翼地區的佛教事務。公元1589年,希迪圖噶卜楚同右翼蒙古封建主商量,選取阿勒坦汗曾孫雲登嘉措做了四世達賴,希迪圖噶卜楚親自給四世達賴講授佛教經典,一直把四賴教養成人。於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希迪圖噶卜楚護送四世達賴到西藏舉行坐床典禮。傳說在典禮儀式上,希迪圖噶卜楚曾坐在達賴喇嘛的法座上,法座的藏語名稱席力圖,他被稱為席力圖呼圖克圖。返回呼和浩特以後,希迪圖噶卜楚便將他主持的寺廟改名為席力圖召。這位希迪圖噶卜楚就是席力圖一世。為了報答希迪圖噶卜楚的執教之恩,四世達鞍曾授予他“烏汝勒克、班弟達固巧爾氣”的稱號。也有資料認為,席力圖召的名字就是來自他的這個封號(即有權坐床之意)。席力圖一世活佛希迪圖噶卜楚熟悉蒙、藏、漢三種文字,精通佛教典籍,曾將藏文《般若經》譯成蒙古文。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96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親征噶爾丹,抵抗沙俄侵略,西征凱旋迴軍路經呼和浩特,康熙皇帝駐蹕此召。當時的席力圖四世為康席帝舉行名為“皇圖永固,聖壽無疆”誦經法會,康熙御賜《唐古特經》一部,《藥王經》一部,還有珊瑚數珠,紅珠寶石。又因席力圖召的大殿正在此時新建落成,於是賜寺名為延壽寺,並在寺內立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征噶爾丹記功碑,立於召內殿前,兼以表揚席力圖四世對清廷的功績。
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因席力圖五世與清廷保持密切聯繫,被授封為掌印札薩克達喇嘛,總理“歸化城”喇嘛教務。當時的掌印札薩克達喇嘛實權很大,可以直接上奏清朝皇帝。
席力圖活佛既累代掌印,召中權力更為集中。由於財力也比較雄厚,在清代後期,仍有增修。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還曾經重修殿基,增高數尺。十分可惜的是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席力圖召發生火災,將廟倉及葛根住所幾乎全部燒毀,召遂大破。后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加以重修后,較以前更加壯麗,便是現今席力圖召來的外觀。

文化活動


主要佛事
席力圖召每天都有經會,只是大小不同,各學部各念各自的經。大型法會都是季節性的,是全廟型的法會。如(陰曆)正月十三,開大型法會,規模最大,舉行跳“查瑪”,送“百靈”等大型活動。正月十五,轉麥德爾佛會。正月十六,念長壽經,超渡靈魂。四月、八月、十月、十二月都有全廟型的大型法會。4月念長壽經,8月念《丹珠爾》經、超渡靈魂經、十大金剛經、護法神經。十月初十、十二月二十九,是金剛經會。
每年在這裡舉行佛會,跳“恰木”等宗教活動。

旅遊信息


門票: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