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城
竹塹城
竹塹城是台灣清治時期所建立的磚石城牆,完成於1829年。該城牆位於新竹市區,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來指整個的新竹市。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迎曦門,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指定的二級古迹。
竹塹城
清朝治台初期,為了避免流民造反,曾經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因此,竹塹城早期的雛型,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1733年時在四周遍植莿竹,整個區域呈圓形,周長440丈,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到了1759年,莿竹均已腐杇。1806年,因民亂之故,老百姓又自己築起土圍。七年後,同知又再加高加寬土圍,共有八個出入口。
1827年,進士鄭用錫等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於是開始築造磚石城垣,周長為860丈(約2752公尺),牆高1丈5尺(4.8公尺),高度加雉堞則為1丈8尺(5.76公尺)。該城以城隍廟為中心,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通往四門,加上上述的土圍,就構成了新竹街區。磚石城牆於1829年秋完工,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竹塹城外挖築壕溝為護城河,並設弔橋兩座,長8.2公尺,寬1.6公尺,是目前台灣僅存的一條護城河。
在台灣日據時期,1901年北門街的一場大火,將整個北門付之一炬,次年1902年,日本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是開始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南門、西門也被拆除,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原來以防禦為用的護城河,河水成為灌溉用圳道 --- 振利圳。
迎曦門是竹塹城僅存的城樓,為一幢二層樓的建築。城牆雉堞以燕子磚砌成,城樓下段為城座,以唐山石及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竹塹城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檐為「歇山重檐式」建築,屋脊輕巧的的燕尾翹起,檐下飄逸的垂掛精雕吊筒。東門城現已列為二級古迹,而護城河經過整修,現為親水景觀渠道。
新竹風華-竹塹城
新竹昔日是平埔族『竹塹社番』的聚落之地因此舊稱『竹塹』,從公元1683年台灣正式併入清朝版圖,新竹皆歸諸羅縣管轄,漢人便開始來到竹塹開墾拓荒,漸漸形成客家移民聚落,竹塹城建於1733年至1875年竹塹改稱新竹,如今已擁有100多年的歷史,東為迎曦門(東城門)、西為挹爽門、南為歌熏門、北為拱辰門等四座城門和護城河堅守著往日竹塹城的安危。
迎曦門(東城門)廣場
由於迎曦門(東城門)位於圓環內圍,政府為了讓民眾更接近迎曦門,因此規劃了迎曦門(東城門)廣場,長型的迎曦門(東門城)廣場利用階梯引導民眾並連通護城河兩側步道與都市街廓,玻璃地坪下鑲嵌霓虹燈管讓夜晚的迎曦門(東城門)廣場更加迷人,而橢圓形的環城步道供民眾散步,串連著迎曦門(東城門)廣場與護城河人行地下道,讓您從不同角度欣賞迎曦門(東城門)。
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
民眾若想一游新竹的歷史人文古迹,可沿著與迎曦門(東城門)廣場串聯的地下道到達護城河沿岸,護城河的範圍從林森路至中央路總長約600公尺,新竹市政府近年來還規劃了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草皮與流水讓市民更能體會親水的樂趣,加上沿岸的花草樹木、植栽以及兩處小型的階梯劇場提供民眾戶外表演,讓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成為新竹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在觀光價值與歷史人文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地址:新竹市北區中山裡中正路7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