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

平埔族

平埔族,指的是居住在台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在學術分類上屬於“南島語系民族”,是“台灣原住民”的族群之一。“平埔”兩個字,就字面的意思而言,就是“平地”的意思;“族”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是用來指“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

名稱由來


400年前,早在漢人來到台灣拓墾、定居之前,台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北部的宜蘭、基隆一直到恆春,就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人群在居住著。這些比漢人更早居住在台灣平原地帶的不同人群,由於和漢人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期的台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禾”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漢文化為中心的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a)。
“平埔番”或“平埔熟番”的字眼出現在志書中,主要是為了和“生番”與“高山番”區別。“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在18世紀中期以後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但主要還是在19世紀中期以後的文獻出現得比較多。例如,《噶瑪蘭廳志》(1851)就有“平埔番”一詞。簡單地說,18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隱含了兩個意涵:“平埔”與“熟埔”。“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則是較官方的用語(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a)。

分類


雖然自有人類以來,不同的人群之間就對彼此的關係有某種程度的“分類系統”。但是,人類開始以“族”或“民族”來區分人群則是相當晚近的事,特別是在100多年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開始興盛的時候。台灣的所謂“族群分類”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台灣日據時期統治台灣的日本殖民帝國,基於統治的理由,對台灣的人群與土地進行全盤的調查與了解,同時也展開了台灣族群的分類工作(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b)。
起初,日本學者認為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原住民大多已經漢化,只是以“平埔族”或“平埔番”一詞概括之,而將人群分類的重點放在“高山族”上。後來,日本學者對文化漸行消失的平地原住民有了較多的了解之後,也開始將發現到所謂的“平埔族”,實際上也是由多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民族所構成。然而,在過去90多年來,學者對平埔族的分類相當不一致,有的分為7族14支、也有分為8族、9族、10族、12族等(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b)。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
有關平埔族的分類,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以前,均缺乏有系統的分類。荷蘭時期僅記錄了先住民的社名,並依其分佈的地區,劃分成幾個區域群。清朝黃叔璥在《番俗六考》中,也是依照地理分佈而將原住民分為13個部落群。
直到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的《台灣番人事情》(1900年)一書中才對平埔族加以有系統的分類,其後伊能嘉矩又著《台灣番政志》(1904),將平埔族的分類加以修正,而分平埔族為: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噶瑪蘭族(Kavarawan)、道卡斯族(Taokas)、拍宰海族(Pazzehe)、拍暴拉族(Vupuran)、巴布薩族(Poavosa)、阿立昆族(Arikun)、羅亞族(Lloa)、西拉雅族(Siraiya)、以及馬卡道族(Makattao)等10族。
以伊能嘉矩的這個分類系統當作主要的參考架構,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馬淵東一等人也都提出過對平埔族不同的分類方式(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b)。其中主要的爭議有幾個:
(1)阿立昆(Arikun)及羅亞(Lloa)這兩族到底應不應該被歸為同一族(後來的學者比較傾向於將這兩族歸為一族,稱之為洪雅(Hoanya));
(2)凱達格蘭(Ketagalan)是否是同質性的一個族群,還是應該再繼續做細

族群介紹


台北平原原住民
.邵族(Thao)
.噶瑪蘭族(Kavalan)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雷朗族(Luilang)
.道卡斯族(Taokas)
.巴布拉族(Papora)
.貓霧捒族(Babuza)
.巴則海族(Pazeh)
.洪雅族(Hoanya)
.西拉雅族(Siraya)

近況


由於歷經與漢人數百年來的交流,平埔族的風俗習慣、語言逐漸凋零散佚而不可考據。目前在學者與平埔族後裔的努力下,逐漸找回部分的習俗及語言。其中邵族、噶瑪蘭族已獲得台灣承認,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亞族之一。

相關資料


原論文發表於1992年的《台灣風物》,這裡參考的是1996年的版本。後者曾做過修正,和前者不全然一致。
和平埔族相關的原始史料與研究書目彙編
說明:由於和平埔族相關的研究數量極多,這裡僅收入原始史料和研究書目的彙編,不收入一般性的學術研究。此外,本書目僅收入專書,單篇論文或書籍篇章也不收入。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炎正編,1979,岸里社史料集成。台中:豐原一周雜誌社。
. 村上直次郎編,1995,新港文書。台北:捷幼。
杜正勝,1998,景印解說番社採風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洪麗完,2002,台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三冊)。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 胡家瑜主編,1999,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岸里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1988,台灣大學藏岸里大社文書(五冊)。台北:台灣大學。
. 劉澤民編著,2000,大肚社古文書。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劉澤民編著,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專輯。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劉澤民編著,2003,大甲東西社古文書(兩冊)。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 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編譯,2001,台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三田裕次藏,1988,台灣古文書集,張炎憲編。台北:南天。
. 謝繼昌主編,1999,凱達格蘭古文書。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編,1994,宜蘭古文書.第壹輯。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伊能嘉矩,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曾振名、童元昭主編,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1993,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 庄英章主編,1988,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編輯。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參考書目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李壬癸,1996,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頁43-68。台北:玉山社。
. Tsuchida,Shigeru. 1985. Kulon: Yet Another Austr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60: 1-59.
.伊能嘉矩,1904,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00,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文書課。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a,平埔族?平埔族群?,見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3日]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b,平埔族的分類與分佈,見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6日]。

相關地名


基隆凱達格蘭平埔族是大台北地區的祖先,基隆的舊名“雞籠”傳說就是從“凱達格蘭”翻譯而來的。
台北:顧名思義是在台灣的北部,它是由“台灣”“北部”所組合而來的。
瑞芳:舊稱“坩仔賴”,此處以前是基隆往宜蘭的交通要道,曾有陳登、賴世二人合作經營坩仔店﹝雜貨店﹞,故俗稱坩仔賴。
汐止:位於基隆河中遊河岸,舊名“水返腳”,顧名思義是潮水只漲到[此為止,然後就回返了。
景美:舊稱“桱尾”,桱是指輸水灌溉的木槽管道,以前這裡是“溜公圳”灌溉水渠的本末端,因此而得名。
三張犁:台灣剛開始開墾時,每一個佃戶可以分配到一張犁,一張犁大約能開墾五甲地,每戶人家分到的犁數不同,因此“二張犁”、“三張犁”成為地名。
淡水:原稱“滬尾”,滬是捕魚的器具,尾則指河流末端的河口地帶,因為位在淡水河口,是設滬捕魚的末端處,故稱之。
石牌:位於士林和北投之間的“石牌”,以前經常有漢人、原住民在北爭奪地域,清廷為確定雙方的界限,故立石於兩者交界處,因此取名為石牌。
大稻埕:位於今日的大同區,從前此地遍種水稻,並有一處公用的大曬榖場,俗稱大稻埕。
萬華:原名“艋舺”,此名起源於凱達格蘭平埔族的譯音,是獨木舟的意思。
蘆洲:原來是淡水河中的沙洲,到處長滿了蘆葦,所以稱為蘆洲。
板橋:的名為“枋橋”,墾拓的時候,曾架設木皮橋在今日的西門公館溝上,便利行人往返,因此而得名。
三峽:早期的三峽居民,在三峽溪注入大漢溪的三角形平原,拓墾建村,且當時的溪水波濤洶湧,舊名“三角涌”因此而得名。
桃園:初由客家人墾拓,稱為“虎茅庄”;後來有人在此種植桃樹,改稱“桃仔園”,後來才叫桃園。
觀音:地名的由來,相傳是在清領時期,有一個農民在溪邊撿到一塊類似觀音像的天然石,並築堂奉祀,故取名之。
中壢:大部分住客家人,“壢”系客家話,指凹下的低地,且剛好又位於新竹與淡水的中途,故取名為“中壢”。
平鎮:昔日的平鎮,地處交通要衝,經常有盜匪出沒搶劫,因此,在路邊設張望寮,叫“張路寮”,後來地方日漸平靜,故稱“安平鎮”,日據時期再改名“平鎮”。
大溪:有很多舊名,平埔族語稱“大姑陷”,漢人改為“大姑崁”,後來因為當地的李騰芳中舉人,再改為“大嵙崁”,日據時期才叫“大溪”。
新竹:舊名“竹塹”,原來是道卡斯平埔族竹塹社的領域,因此取其譯音;清領時期改稱“新竹”,意指在竹塹新設立的縣。
新豊:舊名“紅毛港”,相傳昔日西班牙人曾在這裡登陸,所以叫紅毛港。
新埔:舊稱“吧哩啯”﹝道卡斯平埔族將未開墾的荒地稱為吧哩啯﹞,後來漢人在此拓墾荒埔,形成新的埔地,故稱“新埔”。
關西:舊稱“鹹菜硼”,相傳是因為三面環山,形狀如裝鹹菜的瓮;日據時期才改成相似的日語發音“關西”。
竹東:漢人未開墾竹東之前,當地為繁茂的樹林地帶,故名“樹杞林”,後來因為位於新竹市的東邊,改稱為“竹東”。
苗栗:舊名為“貓里”,是取道卡斯平埔族貓里社的譯音而來,平埔族語是平原的意思。
後龍:舊稱“后壟”當初聚落是建在後面丘壟的地方,因此得名。
通霄:舊稱“吞霄”,出自道卡斯平族吞霄社的譯音;日據時期因虎頭山突出,高聳入雲霄,故改“通霄”。
三義:以前三義境內有三條溪會流,形成三叉狀,所以稱“三叉河”,後來國民黨政府覺得“叉”字與義的簡字“乂”相似,因此更名為“三義”。
清水:原名“牛罵頭”,乃是出自拍瀑拉平埔族牛罵頭社的譯音,日據時期發現大肚台地湧出清澈的泉水,改稱為“清水”。
霧峰:舊稱“阿罩霧”,是洪雅平族社名的漢字譯音,後來改稱“霧峰”,有人說是因為這附近的山峰,凌晨容易起霧的關係。
南投:台灣唯一不靠海的縣市,地名是譯自洪雅平埔族南投社的社名。
埔里:泰雅族人稱“埔里”為“星星之屋”,夜晚從高處眺望,萬家燈火猶如天上的星辰閃爍,十分亮麗。
鹿谷:舊名為“羌仔寮”,傳說以前曾有獵人為了獵羌仔,在這裡搭工寮,因此而得名。
竹山:舊稱“林圯埔”,是為了紀念鄭成功部將林圯在這裡墾拓荒地的功勞,因此而命名。
草屯:昔日為鹿港、埔裡間的交通要道,挑夫往返休息換草鞋之處,草鞋累積如土堆高,故舊名為“草鞋墩”。
彰化:舊名為“半線”,原來是巴布薩平埔族半線社的範圍,清領時期改稱“彰化”,取其彰顯皇化之意。
和美:早年台灣拓墾時,各種械鬥事件頻繁,“和美”地名的由來,就是希望大家和睦相處,不要再爭戰了。
鹿港:曾經是台灣中部的門戶,舊名有“鹿仔港”、“鹿水”、“鹿溪”,相傳以前有許多鹿群聚集在這裡。
花壇:舊稱“茄苳腳”,日本人以“茄苳”的福佬話與日語“花壇”讀音相似,故改稱“花壇。
員林:以前的員林原來是樹木叢生之地,後來墾民從四方陸續開墾此地,留下圓形林地,並在這裡建村莊,取名員林。
雲林:“斗六門”是雲林的舊名,原來是洪雅平埔族斗六門社的範圍,後來因為東邊的群山環繞,經常雲霧漂渺,所以興起了“雲林”的地名。
莿桐:在當初墾拓時,建聚落於莿桐樹的林蔭巷內,舊名“莿桐巷”由此而來。
虎尾:舊名“五間厝”,據說當時建村之初,只有五棟民房,所以叫五間厝。
斗南:為洪雅平埔族的勢力範圍,舊名“他里霧”即是譯自該族他里霧社的社名。
北港:原稱“笨港”,位於北港溪的北方,昔日由於洪水的泛濫以及泉漳的械鬥,因此現在北港的居民大多是泉州人。
諸羅:嘉義原稱“諸羅”,以前是洪雅平埔族諸羅山社領域,林爽文之役,清廷為嘉許百姓死守城池的忠義精神,改名嘉義。
民雄:舊名“打貓”,原為洪雅平埔族打貓社的範圍,日據時期,才改成和日語發音相似的“民雄”。
新港:由於北港溪的改道以及漳泉的械鬥,使得“北港”與“新港”被分為兩個城鎮,新港居民大多是漳州人,為新建立的聚落。
布袋:為沙洲地形,有許多的鹽田,位於潟湖之內,外圍環繞沙嘴,形狀像布袋而得名。
水上:舊名是“水堀頭”,顧名思義,當初建立聚落時,是選在有水渠灌溉的地方,以便利農田灌溉。
台南:台南地方是台灣本島最早開發的地方,明鄭時期稱為“承天府”清領時改為“台灣府”,後來又稱“台南府”,從此開始有“台南”的地名。
佳里:舊名稱“蕭壟”,是盤居在台南地區的西拉雅平埔族的勢力範圍。
新市:舊名稱“新港”,也是西雅平埔族的根據地。
白河:由於白水溪上游有許多石灰岩,以前有灰窯,水大半呈白色,“白河”地名因此而得。
玉井:舊名為“焦吧哖”,是著名焦吧哖事件的發生地,後來日本人把“焦吧哖”的福佬話改成相似日語發音的“玉井”。
新化:舊名“大目降”,原系西拉雅平埔族大目降社的範圍,明鄭領台後,改名“新化”取意為新歸化的社群。
高雄:原是馬卡道平埔族打狗社的所在地,舊稱“打狗”,後來日本人把它改成與日語相似發音的“高雄”。
鳥松:舊名“鳥松腳”,鳥松即是赤榕,相傳當時是在赤榕樹下建立村落的。
岡山:岡山鎮在未開墾之時,為竿蓁﹝菅芒之類﹞叢生之地,所以舊稱“竿蓁林”,後來又相傳有老翁在當地經營店鋪,所以又叫“阿公店”。
旗山:舊名“蕃薯寮”,傳說以前居民在這裡築寮開墾時,種植蕃薯因而得名。
美濃:舊名“彌濃”,為典型的客家聚落,開墾之初,有人讚歎為“美壤膏腴之地”,因此稱為“彌濃”。
佳冬:舊名為“茄苳腳”是漢人對馬卡道平埔族的稱呼,後來日本人將它改成日語相似讀音的“佳冬”。
恆春:原稱“琅矯”,是排灣族語的譯音,指的是車城、海口的海岸地帶,後來因為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改名“恆春”。
滿州:舊名為“蚊蟀”,原屬排灣族蚊蟀山頂社域,後來日本人取相近的日語讀音,改稱“滿州”。
台東:舊名有“寶桑”、“卑南”,從前卑南族的大頭目,曾以“卑南王”的名義統治台東縱谷平原,縱橫南北,其他群紛紛稱臣納貢。
大武:舊名“巴塱衛”,譯自排灣族的社名,日據時期才改稱“大武”,可能是取自中央山脈南部的最高峰大武山。
成功:舊名是“麻荖漏”,為阿美族的譯音,是形容草木枯萎的樣子。
長濱:海岸阿美族的範圍,族人曾在這裡搭架瞭望台對抗清軍,舊名“加走灣”在阿美族語即是瞭望之處的意思。
玉里:舊名“璞石閣”,布農族語意指滿天風沙的坑谷,而阿美族語則是指蕨類叢生之地。
瑞穗:原為秀姑巒阿美族的範圍,舊名“水尾”在阿美族語是廣闊原野的意思。
豊濱:原為海岸阿美族的分佈地,昔日這裡叢生萬年青,舊名“貓公”即取自阿美族語萬年青的譯音。
壽豊:舊名為“鯉魚尾”,傳說以前聚落建於鯉魚山尖銳尾角的南方,故取名之。
宜蘭:舊名“哈仔難”、“噶瑪蘭”,均譯自當地噶瑪蘭平埔族的族名,意思是居住在平原的人。
蘇澳:最早是由蘇士尾率眾入墾,而且它位於海灣旁邊,因此取名為“蘇澳”。
羅東:舊名為“老懂”,在平埔族語是“猴子”的意思。
礁溪:有名的溫泉之鄉,顧名思義是指乾涸的道,附近的溪水除了雨季外,幾乎成沙洲狀態,“礁溪”地名因此而來。
頭城:吳沙入墾宜蘭的第一站,首先以土堡築城來墾殖,因此舊名“頭圍”即是指以築“圍”的方式建立村莊。
馬公:澎湖馬公天后宮為全台第一座媽祖廟,其舊名“媽宮”,即是因為奉祀媽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