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菜的結果 展開
- 醴陵黃菜
- 河北邯鄲武安特色小吃
黃菜
醴陵黃菜
黃菜,湖南醴陵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醴陵人們用方言這麼稱呼著。從外形看,它確實是不入眼的一道菜。它的原料是大青菜又稱芥菜,“菜腦殼”埋藏在土裡,上面生出大大的青葉,如同烤煙葉一般,因其葉有很重的澀味,人們常吃的只是下面的菜頭,菜葉剁碎用來餵雞、餵魚,說起菜葉入菜,卻是有一段典故。
相傳,康乾年間,淥江水運發達,在水上靠船討生活的人家很多。瀏陽的煙花、萍鄉的煤炭、攸縣、茶陵的生豬、穀米、醴陵本地的瓷器、夏布等,都要靠四百里淥江中的船隻運出去。江中行船,可不是一天的活計,百里株洲,千里武昌,再遠一點就到金陵。河灘水急,只能白天行船,船上的生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葷菜有臘肉,河中有鮮魚,可蔬菜兩三天就焉了,水分盡失,食之無味,停船購買又耽誤時間,也就只好多儲備一些。一次,也不知是哪位船家大嬸為節省船上空間,隨手拎起一把青菜往裝水的空木桶里一扔,恰巧行船上爐子上水正沸,粗心的艄公還以為是放好了茶葉,拎起鍋子就將開水倒入桶中,蓋上木蓋,便開船了。黃昏時分,船靠岸邊,歇腳時候揭開蓋子,桶中竟傳來一股清香,青菜居然變黃了!取其下鍋入菜,食之覺青菜的苦澀不見了,清爽可口,別有一番風味,更難得的是黃菜浸泡在清水中,既不會腐爛,也不會變味,隨吃隨取,極其方便。從此,行船上多了一隻專門用來盛黃菜的木桶,便“雲帆直掛濟滄海,日夜江聲下洞庭”了。
每到船將出發時,家人抱來大捆芥菜,洗凈,用木桶裝好,再燒一鍋開水,往桶里一倒,蓋好蓋。中午,船入湘江,也到該做中飯的時候,揭開蓋子,桶中芥菜也成了黃菜,此時倒掉桶中黃水,將整片的黃菜漂洗一下,換上清水,以後每日換一次水,桶中黃菜既不會腐爛,也不會變味,隨吃隨取,極其方便,船家就省去了上岸買菜的麻煩,還節約了開支。
船到漢口,當地貨棧老闆好奇,提開桶蓋探視,黃色的葉片見所未見,驚問,此為何物?
船家答曰,此謂黃菜,醴陵山珍也。
貨棧老闆喜極,討要幾片回家,如法炒出,食之,果然爽脆無比,遂信以為“山珍”。
船家在感受貨棧老闆一番誇讚之後,靈機一動:此乃商機爾。
數月之後,漢口碼頭,每當有醴陵貨船靠岸,便有附近居民及小商小販蜂擁而至,搶購這“醴陵山珍”。
至此,醴陵黃菜,便在武漢三鎮熱銷,口碑極佳。至抗戰軍興,民生日艱,加之交通堵塞,此菜就在這九省通衢銷聲匿跡了。
昔時,黃菜在醴陵,是當“爛菜”來吃的,蔬菜半年糧啊!大海碗盛之,稀里嘩啦當飯,好進亦好出。如若此餐吃不完,到下餐當剩菜一回鍋,其味甚至更絕,不但爽、脆,還滑溜溜的。此番感受,每個醴陵人,想必都曾領略過。
如今,時代在變,人們的口味也在變,那種亂刀切出,大鍋炒出,大海碗盛之的黃菜,早已退出人們的餐桌,代之以刀功精緻,細切如絲,佐高湯蔥花,吃起來嫩、爽、滑、脆、鮮、香齊備的黃菜了。
黃菜切碎,擠干水份,下鍋后炒干水后再放油,不作興用口味太濃的高湯,平常的做法有兩種。
首先是黃菜。以豬油、蒜末、薑絲、干辣椒急火爆炒,出鍋時淋兩滴香醋,實為開胃下飯。
其次是醴陵特有,老少皆宜。將水份炒干少許,加水(最好是米湯)煮開,出鍋時淋“二兩”豬油即可。溫馨提示,炒醴陵黃菜還是有講究的,兩種做法都無須放味精之類,吃的就是黃菜特有的“漚”味,原汁原味原生態。
這才是醴陵特色蔬菜——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