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樞

中國教育家代表作《告全國人民書》

范明樞(1866—1947) 名昌麟,又名炳辰,字明樞。泰安城元寶街徐家花園人。教育家、知名人士。幼年家貧,刻苦讀書間習農事。

人物關係


早年經歷


23歲入邑庠,補增廣生員,後任塾師數載,繼考入泰山上書院深造。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留學日本,就讀師範專科。學成回國后,致力於教育事業。先任泰安勸學所所長,在泰安創辦女子小學及縣教育圖書社;繼赴濟南創辦省立模範小學,並任職於省教育廳。

教育生涯


范明樞(前排左三)
范明樞(前排左三)
1914年後,先後任菏澤山東省立第六中學教師、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監。支持學生參加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后,1920年范明樞應聘曲阜山東省立第二師範校長。所到之處,倡導新學,宣傳科學與民主,啟迪學生積極進取。在曲阜師範八年間,參加蔡元培組織的中華教育改革會,任委員。主張“兼容並全”,制定“真、善、美”三字校訓,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常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勵和教育學生。並帶領師生參加建校勞動,親自監理學生生活,積極推行陶行知倡導的平民教育,吸收工農群眾和勞動婦女入學,創辦了曲阜歷史上第一所平民夜校。他支持學生集資辦“黎明書社”,閱讀進步書刊。他因支持新文化運動,受保守勢力排擠和反動當局的指責,於1929年辭去校長職務,退居家中。
1931年,應聘濟南鄉村師範圖書館主任,他購置進步書刊,宣傳抗日主張,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1932年春,以共產黨嫌疑被捕入獄。在獄中威武不屈,堅持與反動當局鬥爭。后經馮玉祥等營救出獄,獲釋后即到泰城東山口村籌辦民眾小學,任校長。1933年8月後,受馮玉祥之聘,講授《春秋左傳》,並受馮玉祥委託在泰山前麓創辦武訓小學15處,任總校長。1936年夏,出席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當選為執行委員。

抗日壽星


“七七”事變后,他痛感民族危機深重,組織泰安各界抗敵後援會和泰安民眾總動員委員會並自任主任,為喚醒廣大民眾抗日而奔走呼號。1938年7月7日,在泰安西麻塔召開的抗日周年紀念大會上,他跪在鵝卵石灘上領眾宣誓,表明團結抗戰的決心。同年夏,奔赴沂蒙抗日根據地,1938年秋任魯南民眾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在中共山東分局的支持下,建立魯南國民抗敵協會,組織抗敵自衛軍,配合八路軍的抗戰活動。被譽為抗日老壽星、抗日英雄。1940年2月,當選為山東省憲政促進會副主任,推動各地成立分會。同年7月,被推選為山東省臨時參議會參議長。1945年8月任省參議會參議長。
1946年6月1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81歲。1947年,國民黨大舉進攻山東解放區,他在病榻上奮筆疾書《為內戰告全國同胞書》《致司徒雷登的一封公開信》,呼籲人民反對內戰,揭露美帝侵略罪行。號召人民徹底打敗美蔣的進攻。
范明樞一生樂與青年接觸,故有“老青年”雅稱。他關心農業及公益事業,倡導興修水利,改良耕作,植樹造林,農民尤喜與他交談。

埋骨泰山


泰山范明樞墓
泰山范明樞墓
1947年10月2日病逝於樂陵縣。1950年移葬於泰山前麓。后謝覺哉、林伯渠分別為其親題墓碑:“永遠是人民的老師”“革命老人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