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維的結果 展開

物理學術語

維(拼音:wéi)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形聲字,古字形從糸隹聲 。維的本義是系物的大繩。作動詞表示系、聯結,由系、聯結引申為保全、保持。古代又常用作語氣詞,放於句首或句中。

基本釋義


● ● 系,連結:~系。~縶。
● ● 保持:~持。~護。~修。~生素。
● ● 綱:綱~(總綱,亦指法度)。
● ● 數學名詞,幾何學及空間理論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間有“三維”,平面是“二維”,直線只有“一維”。
● ● 思考:思~(亦作“思惟”)。
● ● 以,因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 文言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新。~妙~肖。
● ● 姓。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wéi名詞系(jì)物的大繩。cord
《墨子·備蛾傅》:“客則乘隊,燒傳湯,斬維而下之。令勇士隨而擊之,以為勇士前行。”
屈原《天問》:“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維綱
隅;角落。corner
《素問·氣交變大論》:“土不及四維。”
淮南子·天文訓》:“東北為報德之維也。”
綱紀;綱要;法度。key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張延雋之為晉州行台左丞,匡維主將,鎮撫疆埸,儲積器用,愛活黎民,隱若敵國矣。”
生物體中的絲狀組織。fiber纖維;維管束
幾何學及空間理論的基本概念,構成空間的每一個因素(如長、寬、高)叫一維。dimension維度;三維空間;四維空間
(Wéi)姓氏用字。
動詞系;連接。tie up
《管子·白心》:“天或維之,地或載之。天莫之維,則天以墜矣;地莫之載,則地以沉矣。”
《周禮·夏官·大司馬》:“建牧立監,以維邦國。”
維繫
保持;保全。
keep;
maintain;
preserve
《管子·霸言》:“僇其罪,卑其列,維其民,然後王之。”
宋·蘇洵《書論》:“幸而又有聖人焉,承其後而維之,則天下可以復治。”
維護;維持;維和
表示判斷。相當於“乃;是”。be
《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北史·魏廣陵王羽傳》:“今始維夏,且待至秋。”
思考;計度。think《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序》:“墮壞名城,銷鋒鏑,鋤豪桀,維萬世之安。”思維
連詞因為;由於。because《詩經·魏風·葛屨》:“維是褊心,是以為刺。”
與;和。and《詩經·小雅·無羊》:“牧人乃夢……旐維旟矣。”
副詞表示範圍,相當於“只、僅”。only《荀子·子道》:“非維下流水多邪?”
助詞語氣詞。用於句首或句中。
《易·解卦》:“君子維有解。”
《詩經·小雅·六月》:“維此六月,既成我服。”
維新;物力維艱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十三上】【糸部】以追切(wéi)
車蓋維也。從糸隹聲。 
說文解字注
車蓋維也。車蓋之制,詳於《考工記》,而其維無考。許以此篆專系之車蓋,蓋必有所受矣。引申之,凡相系者曰維,韍維,綬維是也。《管子》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從糸,隹聲。以追切,十五部。 
廣韻
以追切,平脂以‖唯聲脂2部(wéi)
維,豈也。隅也。持也。系也。《說文》曰:“車蓋維也。”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維·康熙筆畫:14·部外筆畫:8
(wéi)《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竝音惟。《說文》:車蓋維也。
又《博雅》:系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維,系也。《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註:系馬曰維,系牛曰婁。
又《詩·小雅》:四方是維。《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註:維,猶連結也。
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為維。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
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註:維,所以系船。
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
又《楚辭·天問》:干維焉系。註:維,綱也。
又《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註:發語辭。《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從心,思也。維糸,系也。唯從口,專辭也,應辭也。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又地名。《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又姓。《姓氏急就篇》: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yōng)又於恭切。音雍。《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釋文》:盧音雷。維,於恭反。
考證:“《楚辭·天問》:‘干維焉系。’註:‘維,網也。’” 謹照原文網也改綱也。“《爾雅·釋詁》:‘維,伊維也。’”謹照原文改伊維侯也。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di̯wər
王力系統ʎǐwəi
董同龢系統djuəd
周法高系統riwər
李方桂系統rəd
西漢
東漢
jiəi
jiəi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脂微jiwəi
齊梁陳北周隋脂之jiwei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i̯wi
擬音/王力系統jwi
擬音/董同龢系統juei
擬音/周法高系統iuɪi
擬音/李方桂系統jiwi
擬音/陳新雄系統ǐue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字形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平聲上平六脂合口呼三等次濁以追切0juei
集韻平聲上平六脂合口呼三等次濁夷隹切0iuI
禮部韻略平聲夷隹切
增韻平聲於容切
平聲夷隹切
去聲於用切
中原音韻陽平齊微合口呼次濁ʋui
中州音韻平聲齊微無非切
平聲齊微吳歸切
洪武正韻平聲一東全清於容切ʔyuŋ
平聲二支次濁無非切ɱie
去聲一送全清於用切ʔyuŋ
分韻撮要陽平第二威偉畏

常用片語


維持、維管、維護、維生、維生素、維繫、維新、維修、維也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