錳硅合金
錳硅合金
硅錳合金是由錳、硅、鐵及少量碳和其它元素組成的合金,是一種用途較廣、產量較大的鐵合金。含有足夠硅量的錳鐵合金,熔化溫度範圍1075℃—1320℃。多在開口固定式礦熱電爐中冶鍊,近年已採用旋轉、封閉式電爐生產。
硅錳合金是冶鍊中低碳錳鐵和金屬錳的還原劑,也作為鍊鋼生產中的複合脫氧劑和合金劑及脫硫劑。通常作為還原劑用的佔40%,作脫氧劑和合金劑的佔60%。
20世紀初法國冶金學家在研究電硅熱法生產中、低碳錳鐵過程中,用碳從含錳高的硅酸錳礦還原出含Mn75%、Si20%~25%和碳約1%的錳硅合金,代替硅和硅鐵作還原劑。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末期,德國魏斯韋勒廠在1000kVA電爐內,用焦屑還原含約10%Mn的高爐渣,產出含Si16%的錳硅合金。1929年克萊門特(F.Clements)報導了含Mn60%~80%的錳硅合金中硅與碳含量間的關係。從圖中看出含Si>18%時,合金含C<1%。
錳硅合金
錳硅二元系相圖見圖1。在高溫液相區有兩個穩定化合物,MnSi和MnSi。在液相線下的化合物有MnSi、MnSi、MnSi、MnSi和MnSi等。錳硅合金中含有約20%Fe,Mn-Si-Fe合金在錳角的液相線投影圖見圖2。圖中的粗黑虛線為有鐵存在時Mn-Si系共晶點與包晶點的移動軌跡,即液相面相交線的投影。圖中還給出了Mn-Si系中的共晶反應點(e、e)、包晶反應點(p、p、p、p)及Mn-Si-Fe三元共晶點p。錳硅合金在使用價值上的特點是含碳量與含硅量成反比(見圖3)。這是因為錳的硅化物比碳化物穩定。商品錳硅鐵合金(含Mn65%~75%、Si15%~25%)的密度約為6.3g/cm,熔化溫度範圍為1075~1320℃。
錳硅合金
錳硅合金
錳硅合金加入鋼液中脫氧,脫氧產物為MnSiO3。比FeSiO3的熔點低,表面張力較大,容易從鋼液中上浮,因而鋼中夾雜物較少。錳硅合金脫氧時,錳和硅的利用率均較高,所以錳硅合金是良好的複合脫氧劑。錳硅合金的錳碳比高,特別適合冶鍊含錳的低碳鋼。由於鎮靜鋼、高強度低合金鋼、不鏽鋼、耐熱鋼等產量的增加,錳硅合金的用量也相應增加。
錳原料通常由幾種錳礦。富錳渣、錳燒結礦等搭配組成。入爐成分要求為Mn>30%,Mn/Fe>4.5,P/Mn≤0.0035;硅石含SiO>98%;焦炭含固定碳>80%,灰分<15%;熔劑有石灰(或石灰石)、白雲石與螢石等,添加量根據錳原料的脈石組分、冶鍊渣型及電爐容量等決定。
錳硅合金
在電爐冶鍊時爐內分成4層,即爐料層、焦炭層、爐渣層與合金層。(圖4)爐料層是礦石、熔劑與焦炭的混合物。在電極周圍料層薄,下料速度快,靠爐牆料層厚。礦石受熱收縮而出現細裂紋和孔穴,至下部變成網狀。爐料區內MnO2與FeO3被CO還原或熱分解成MnO和FeO。靠近焦炭層的礦石開始軟化和生成熔點約為1200~1300℃的初渣。中國的錳礦含AlO較高,初渣的熔點可參考MnO-SiO-AlO系相圖(圖5)。爐料層下面為焦炭層,厚約100mm,在錳硅合金冶鍊中佔有重要位置。熔融的爐料和初渣穿過此層時,被赤熱的焦炭還原。焦炭層的焦炭孔隙中有大量的細金屬粒,它是含Si20%~30%的合金。熔渣穿過焦炭層而進入爐渣層。在電極下端及其附近是焦炭粒,熔渣和金屬粒的混合層。在電弧加熱的高溫下進行碳還原MnO與SiO的反應。還原出來的合金下沉至熔池底部,形成合金層。
錳硅合金
錳硅合金的冶鍊操作與高碳錳鐵相似,但渣鐵出爐溫度應控制在1400~1500℃之間。爐渣熔點應選擇在1300℃附近。爐渣熔點過高,則爐料過熱,渣黏度大,渣中夾合金多;熔點低則成渣速度大於反應速度,造成爐內翻渣。提高爐渣鹼度可以降低渣中MnO的含量,從而提高錳的回收率。但鹼度過高會使二氧化硅的還原變得困難,渣量增加。確定適當的爐渣鹼度十分重要。鹼度CaO+MgO/SiO應控制在0.6~1.1範圍內。生產Si≥22%的錳硅合金取下限,生產Si≤14%的錳硅合金取上限。減少渣量是降低電耗,提高錳回收率的前提。降低渣量的主要途徑是提高錳原料含錳量及選擇AlO含量高的渣型。渣中AlO要控制在15%~20%。合金與渣需定時從爐內排出並將合金鑄錠,爐渣則送沖渣場粒化,用作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