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場鎮

四川省宜賓市高縣轄鎮

羅場鎮,隸屬於四川省宜賓市高縣,地處高縣南部。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屬高縣歸化鄉河右三甲;1993年,羅場、陳村合併為羅場鎮。2019年8月,撤銷羊田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羅場鎮管轄。截至2020年6月,羅場鎮轄7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建設路187號。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屬高縣歸化鄉河右三甲。
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羅家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鄉改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聯保改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更名四維鄉。
1951年2月,析置安樂鄉。
1952年1月,析四維鄉置光明鎮。
1956年2月,四維、安樂2鄉和光明鎮合併為羅場鄉。
1958年11月,與落潤、羊田、陳、前進合併為羅場公社,屬羅場管理區。
羅場鎮
羅場鎮
1959年10月,改羅場區,析置羅場公社。
1978年3月,與落潤、龍潭2公社吉新、德平、龍政大隊合併為羅場公社。
1980年4月,復原公社建制。
1993年,羅場、陳村合併為羅場鎮。 
2019年8月,撤銷羊田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羅場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羅場鎮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南華、紅旗、永興、馬店、解放、田、新集、民星、光榮、桐林、興場、金塘、林湖、天堂、走馬、團結、三台、新塘、順江。 
截至2020年6月,羅場鎮轄7個社區、12個行政村:南華社區、名茶社區、新集社區、林湖社區、陳村社區、公平社區、春茗社區、前哨村、紅旗村、馬店村、解放村、田村、新榮村、桐林村、興場村、順江村、羊田村、光輝村、天堂村, 鎮人民政府駐建設路187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羅場鎮地處高縣南部,川滇兩省筠連、高縣、鹽津三縣結合部,東接孝兒鎮,南接蕉村鎮,西鄰興隆鄉,北接嘉樂鎮, 行政區域面積102.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羅場鎮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 
水文
羅場鎮有宋江河橫穿全境。 
自然災害
羅場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風災、高溫、乾旱、雷擊等。乾旱平均3年1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6月,境內普遍受災,人畜飲水困難,農業生產受災面積達1700公頃。風災常發生在夏季。 

自然資源


羅場鎮境內礦藏資源有限,地下水資源豐富。 
2011年,羅場鎮有耕地面積24061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羅場鎮總人口3175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00人,城鎮化率15.75%。另有流動人口5200人。總人口中,男性19050人,佔60%;女性12700人,佔40%;18歲以下8600人,佔27.09%;18—35歲7800人,佔24.57%;35—60歲12750人,佔40.16%;60歲以上2600人,佔8.19%。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7.15‰,人口自然增長率4.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5人。 
2017年末,羅場鎮常住人口為21251人。 
截至2018年末,羅場鎮戶籍人口為32182人。 
截至2019年末,羅場鎮戶籍人口為46981人。 
2021年6月,高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羅場鎮常住人口3401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羅場鎮完成財政總收入555萬元,比上年增長29.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6.2萬元,比上年增長20.6%。 
2018年,羅場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2019年,羅場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6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羅場鎮生產糧食16458噸。2011年,生豬出欄2.8萬頭,年末存欄2.5萬頭。 
第二產業
2011年,羅場鎮實現工業增加值2.5億元。 
第三產業
2011年末,羅場鎮有商業網點420個,職工12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5億元,比上年增長7%;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680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羅場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200餘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5所,在校生2741人,專任教師1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00人,專任教師1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羅場鎮有科技推廣工作機構2個,各類科技人才3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羅場鎮有鎮文化站1個;各類圖書室18個,藏書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達60人。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0.98萬戶,入戶率90%。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15個,農民健身運動場2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羅場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50張,固定資產總值2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註冊護士1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2011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羅場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66戶,人數1206人,支出160萬元;供養農村五保戶87人,支出26.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21人次,支出3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53人次,支出16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48張,收養農五保戶保44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羅場鎮有郵政儲蓄2個,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2.5萬份(冊)。固定電話用戶4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60%;行動電話用戶7000戶;寬頻接入用戶800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羅場鎮有自來水站1個,年供水10萬立方米;排水管道25千米。 

交通


2011年,羅場鎮有蕉四路環線境內長5.8千米;羅興路環線境內長2.2千米。公路硬化全面完成,其中村級公路硬化3.5千米。2011年末,鎮區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18個班次,日均客運量1000餘人次。 

旅遊


陽翰笙故居
陽翰笙故居,位於高縣羅場鎮南華街,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故居呈三合頭院落形態,坐北朝南,木結構建築,由主體房、院壩、後花園組成。院落總佔地面積1163平方米,主體房建築面積約360平方米。2003年,陽翰笙故居被宜賓市人民政府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林湖茶花基地
四川茶花第一村——林湖村,位於羅場鎮西部14千米,羅場至鹽津公路縱貫全村。平均海拔高度800—1000米,現種植油茶花10000畝。森林覆蓋面積達70%,是純天然氧吧。以太陽峰、望山田、馬道子為核心,形成了一道天然的茶花景區,主要品種有七星牡丹、十八學士、童子面、白玉片,紫袍、硃砂袍、飛爪芙蓉、恨天高、賽牡丹,大海倫,還有大南大理,美國引進的松子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