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
英國結構生物學家
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是英國結構生物學家,擁有美國籍,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
1952年出生於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吉登伯勒姆(Chidambaram),
1971年獲得印度巴羅達大學物理學學位,
1976年獲得美國俄亥俄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1976-1978年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畢業生
1978-1982年 美國耶魯大學化學系博士后研究
1983-1995年 美國布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生物系
核糖體結構示意圖
2008年起任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研究員。
目前是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
2009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3人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首先宣讀了獲獎者名單。他說,拉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獎,核糖體是進行蛋白質合成的重要細胞器,了解核糖體的工作機制對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以色列女科學家阿達約納特以涉及核糖體結構的開創性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3.7萬美元)獎金的三分之一。
約納特1939年生於耶路撒冷一個貧窮猶太人家庭。她的父母幾乎沒受過教育,但支持女兒好好念書。父親過世后,約納特隨家人遷往特拉維夫。約納特1962年和1964年分別獲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化學學士學位和生物化學碩士學位,1968年獲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X光結晶學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從事研究,1970年在以色列創辦當地唯一一間蛋白質結晶學實驗室。
諾貝爾化學獎歷史上,約納特是第四名女性獲獎者,先前3人分別為瑪麗居里及女兒伊雷娜約里奧―居里、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
施泰茨1940年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現為耶魯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結晶學。
證書
獲得諾貝爾獎
生命體就像一個極其複雜而又精密的儀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崗位上各司其職,有條不紊。而這一切,就要歸功於彷彿扮演著生命化學工廠中工程師角色的“核糖體”:它翻譯出DNA所攜帶的密碼,進而產生不同的蛋白質,分別控制人體內不同的化學過程。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2009年10月7日介紹說,三位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托馬斯·施泰茨和阿達·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DNA(脫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類,因分子中含有脫氧核糖而得名。生物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里,都有DNA分子,它們對於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棵植物或者一個細菌而言,都至關重要,因為這些DNA分子決定了生命體的外貌及功能。DNA是幾乎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基礎,它存儲了大量的“指令”信息,能引導生物的發育和生命機能的運作。但是在生命體中,DNA所含有的指令就像一張寫滿密碼的圖紙,只有經核糖體的翻譯,每條指令才能得到明確無誤的執行。
具體而言,核糖體的工作,就是將DNA所含有的各種指令翻譯出來,之後生成任務不同的蛋白質,例如用於輸送氧氣的血紅蛋白、免疫系統中的抗體、胰島素等激素、皮膚的膠原質或者分解糖的酶等等。人體內有成千上萬種蛋白質,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形式與功能,在化學層面上構建並控制著生命體。諾貝爾獎評委會介紹,三位科學家都採用了X射線蛋白質晶體學的技術,標識出了構成核糖體的成千上萬個原子。這些科學家們不僅讓我們知曉了核糖體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層面上揭示了核糖體功能的機理。“認識核糖體內在工作的機理,對於科學理解生命非常重要。這些知識可以立刻應用於實際。”基於核糖體研究的有關成果,可以很容易理解,如果細菌的核糖體功能得到抑制,那麼細菌就無法存活。在醫學上,人們正是利用抗生素來抑制細菌的核糖體從而治療疾病的。評委會說,三位科學家構築了三維模型來顯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體功能的,“這些模型已被用於研發新的抗生素,直接幫助減輕人類的病痛,拯救生命”。
“我最開始跟隨耶魯大學教授彼得·摩爾進行與核糖體有關的研究,摩爾是最早研究核糖體的人之一,他是詹姆斯·沃森的學生”,拉馬克里希南介紹了自己的學術淵源。詹姆斯·沃森和克里克因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榮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拉馬克里希南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從事與核糖體有關的研究,已有31年。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說,拉馬克里希南因“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獎。他自己的描述則是“弄清楚了名為‘30S’的核糖體亞基的結構,以及理解了核糖體辨識基因編碼的方式”。這一成果為抗生素研製等醫學領域的進展提供了巨大幫助。拉馬克里希南在回憶相關科研突破時說:“不得不說,那真是非常特殊的一刻。”他這樣總結自己30年的科研生涯:“很多情況都是這樣,你在做博士后的時候選擇了一個感興趣的項目,然後就一直在這個領域發展。”話雖平淡,卻不乏對後輩科研工作者的啟迪之意。
拉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於印度,後來長期在美國求學和工作並獲得美國國籍,大約在10年前來到位於英國劍橋的MR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在他身上似乎可以同時看到這3個國家人民的特點:東方人的和藹,美國人的幽默以及英國人的紳士風度。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是他的印度名字,同事們都直呼他“文卡”,聽起來非常親切。
在文卡的科研小組從事博士后工作的中國人高永貴說,文卡會經常來點小幽默。2009年10月7日收到獲諾貝爾獎通知后,他笑著對小組成員說:“啊哈,這下我給你們寫的推薦信分量就不一樣了吧。”高永貴說,文卡對科研指導工作盡心儘力,幫助他選擇了一個不錯的研究方向,使他很快便做出成果。就算有時遇到困難,文卡也總是說“是我的指導工作沒有做好”,然後耐心地和小組成員一起解決問題。小組成員馬丁·施邁英還曾在2009年另一位化學獎得主托馬斯·施泰茨的指導下工作過。他在談到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性格時說,他們都有堅定不移追求科學真理的信念,不同的是施泰茨提出問題的方式比較直接,而文卡常表現得非常謙虛。兩位大師一剛一柔,都取得了突出的科學成就。
約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