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土城子鄉的結果 展開

土城子鄉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土城子鄉

土城子鄉東西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整個地形類似X字形狀,第二松花江沿鄉而過,全鄉面積為91.951平方公里,轄12個村,48個自然屯,共有6236居民,總人口為21,938人,包括漢、滿、朝、回、蒙、壯等六個民族。少數民族佔全鄉人口總數的52.2%。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土城子鄉


旅遊資源

鄉境內有霧凇島,地處第二松花江中段,四面環水,主航道位於島東側,佔地面積25萬m ,天然林地11萬m ,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觀古樸,寒冷的冬季,島上霧凇雪柳枝條掛滿,霧凇在冬季幾乎每天都有,玲瓏剔透,玉潔冰清,宏偉壯觀,這裡的江水長年不封凍,冬季以奇美的霧凇和數以萬計的鴻雁集聚,夏季島內鳥語花香,景色怡人,構成遠近聞名的奇觀。滑冰、滑雪、冬泳及富有滿族風情的拉雪橇,更是獨具趣味,目前,該島已是吉林地區旅遊開發投資的最佳位置。

特色產業


吉林市昌邑區永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位於吉林市昌邑區土城子滿族朝鮮族鄉土城子村,隸屬國家高科技重點推廣企業,中國特種養殖示範企業,是一家以現代生物技術為基礎,以蟾蜍養殖加工技術推廣,與產品研發推廣為核心的多元化企業,形成養、產、購銷、技術培訓一條龍的產業鏈模式,出資總額200萬元人民幣,經營模式通過“公司+基地+農戶”聯姻模式,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長期致力於長白山中華大蟾蜍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和研究,並專業養殖生產和銷售名貴蟾衣精深加工製品—活樂康牌長白山蟾衣膠囊、蟾衣超微粉沖劑、富硒蟾衣、純天然蟾衣、優質蟾酥,及各種蟾蜍類中藥材。蟾蜍養殖加工技術推廣方面,具有國內科技優勢,國內首家獲得蟾蜍養殖技術培訓及推廣的資質證書,多年來得到了廣大蟾蜍養殖戶,經銷商和業內人士的一致的肯定與讚揚。
發展理念與信仰:結合實際以科技興農為理念推動蟾蜍養殖產業化發展,以優質產品求發展,開闢新型養殖產業,利用先進的養殖與加工技術,打造蟾蜍養殖的養、產、購銷、技術培訓一體化產業鏈模式,使之成為引領蟾蜍養殖新興產業的發展風向標。

特色產品


活樂康牌長白山蟾衣膠囊、蟾衣超微粉沖劑、富硒蟾衣、天然蟾衣、優質蟾酥、蟾衣是吉林市昌邑區永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打造的名貴中藥材,其具有如下主要特點:產品所用原料全部採用符合標準的道地長白山純天然富硒蟾衣藥材,珍貴天然,道地純正;產品選用長白山純天然富硒蟾衣的高純度精深加工製品,其含量高達99%以上;產品加工過程符合標準,能使原料所內含的天然藥物成分較少遭到破壞和散失;穩定性高,便於儲存和攜帶。活樂康牌長白山蟾衣膠囊、天然蟾衣、富硒蟾衣、蟾衣超微粉、優質蟾酥不僅全部產自於“北葯基地—長白山中華大蟾蜍無公害規範化養殖示範基地”,其不但具備“珍稀天然、道地純正”等特點,而且有“活樂康”的信譽作品質保證,因此是天然道地的名貴中藥材。
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活樂康竭誠為尊貴人士提供高品質的健康產品。

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土城子鎮


鎮情概況

土城子鎮,蒙古語意為忠實。全鎮南北長34公里,東西寬15公里,總面積406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土城子鎮為歷史古鎮,此原為燕國都城. 大安6年(1090)在此設置屬饒州道. 。因當時防匪,築有巨大的土城牆,所以取名土城子,並沿用至今。
解放初建土城子區,1948年改建為四區,1956年建土城子鄉,1958年以駐地村命名建土城子人民公社,1984年改建土城子鎮。

自然環境

該鎮位於西拉沐淪河南岸,地處烏日都渾地、敦德渾地、輝圖渾地三條川道內。境內南部山脈蜿蜒起伏,北部沙地丘陵相間,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311米,平均海拔1064米。發源於烏日都渾地川的葦塘河,境內流域長42公里,北流至清水口注入西拉沐淪河。
土城子鎮氣溫條件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26℃,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301毫米。
在過去,由於人對自然的破壞力極小,西拉沐淪河流域水草豐美,雨量充沛,西拉沐淪河水流湍急,而流經土城子地區時,由於河床較寬致使河流較淺緩,再加之當時並沒有翁牛特旗境內的壩林橋,所以,往來於赤峰與林西以北的商賈都要經過此地。赤峰《百柳》雜誌所述的“風雪壩林道”就經過此地,當時來此經商者絡驛不絕,是溝通塞北與內地的交通和貿易集散的重要集鎮。

經濟發展

土城子鎮下轄9個村76個村民組,住戶3588戶,14690人,其中絕大部分為漢族,還有部分回族、蒙族、滿族、朝鮮族。總耕地面積69808畝,水澆地面積33776畝。全鎮有林面積26萬畝,全部為人工造林。2003年6月末,全鎮家畜總頭數17391頭(只),其中大畜4002頭(匹),小畜9339隻。
鎮政府設在土城子村,鎮區坐落於葦塘河西岸,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0.5公里,鎮區內現住人口1655人。國道306線從該鎮過境2.8公里,每天過往的車輛數千輛次,交通十分方便。鎮區內有商店、旅店、飯店、信用社、稅務所、糧店、電信支局、郵政支局、工商所、派出所、文化站、電影院、中學、小學、醫院、廣播站、等單位,並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該鎮經濟以農業為主,農牧結合,農、工、商共同發展。解放前,生產落後,人民生活貧困。解放后,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生產發展迅速,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該鎮小伙村、五分地村,地處高寒漫甸和丘陵山區,可種植小麥、莜麥、蕎麥、土豆、穀子、胡麻等農作物,其他村可種植玉米、高粱、甜菜、煙葉、葵花等農作物。過去該鎮基本靠天吃飯,十年九不收,是全旗有名的貧困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歷屆政府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使全鎮所有的平川地和部分漫甸地都能得到灌溉,一舉甩掉貧窮落後的帽子。2003年,全鎮有機電井157眼,有效灌溉面積32146畝,糧食產量5334噸,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073萬元。
計劃經濟時期,由於該鎮非常貧困,農民無法解決燃料問題,只好以破壞大自然為代價來換取生命的延續,再加之過度放牧,這就造成了土城子地區禿山光嶺、風沙肆虐、白日點燈做飯、一年翻地數次的悲慘局面。針對於此,該鎮在近十年來,啟動了大規模的封山造林工程,並且自2001年11月1日起,在全鎮範圍內實施封山禁牧,這為保證全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恢復該鎮的山川秀美,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社會事業

1、轄區面積、人口狀況、勞動力狀況、交通狀況
土城子鎮位於奈曼旗中南部,距奈曼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鎮35公里處,東與新鎮、白音昌接壤,北與黃花塔拉相連,西與義隆永、赤峰市敖漢旗毗鄰,南與青龍山相接,交通便利,大和線、大阜線橫貫其中,距赤通高速公路僅15公里。總土地面積51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380公頃。所轄20個行政嘎查(村),8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497戶,總人口23431人,其中農業人口22376人,勞動力10637人。
2、教育工作情況
全鎮共有學校28所,其中中學兩所,小學26所(其中完全小學4所、集中辦學1所),中學教學班25個,在校生1258人,其中住宿生950人。小學教學班105個,在校生1687,學前班27個,共有學生265人。共有教師286名,其中代課教師21名(原土城子鎮19名)全鎮3年級以上教學班全部開設英語課。
3、衛生工作情況
全鎮現有衛生院兩個,原土城子鎮衛生院佔地6180平米,建築面積3600平米,開設科目13個,現有醫療技術人員15名。沙日浩來中心衛生院佔地面積7000平米,建築面積1200平米,現有職工45人,其中醫療技術人員43人,設有普外科、婦產科等17個臨床科室,住院部床位20張。
4、文化廣播電視工作
全鎮現有電視差轉檯兩個(原土城子和沙日浩來各一個),工作人員5名,原土城子鎮電視差轉檯只能轉播奈曼旗電視台節目,且覆蓋面積較小;文化站兩名工作人員留在原土城子電視台值班,以方便群眾收看電視節目。原沙日浩來電視台收發設備較全,切開辦有線電視節目15套,工作人員有3名。

各嘎查村基本情況

東沙日浩來嘎查,共轄4個村民小組,471戶(其中農業戶310戶),1918人(其中農業人口1273人),該嘎查牛存欄59頭,羊存欄2368隻,豬存欄679口,總土地面積3.3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5778畝,林地面積19410畝,草地面積1800畝。
西沙日浩來嘎查,共轄5個村民小組,246戶,1084人,總土地面積2.3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8912畝,林地面積10974畝,草地面積966畝,該嘎查牛存欄88頭,羊存欄4696隻,豬存欄2933口。
巴嘎淖爾村,共轄3個村民小組,310戶,1454人,總土地面積3.1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968畝,林地面積13115畝,草地面積1924畝,該村牛存欄123頭,羊存欄2438隻,豬存欄676口。
水泉嘎查,共轄2個村民小組,136戶,567人,總土面積3.3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640畝,林地面積18415畝,草地面積308畝,該嘎查牛存欄14頭,羊存欄3132隻,豬存欄2218口。
寶貝河嘎查,共轄4個村民小組,217戶959人,總土地面積4.9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040畝,林地面積22760畝,草地面積508畝,該嘎查牛存欄337頭,羊存欄1424隻,豬存欄832口。
友愛村,共轄4個村民小組,210戶,1010人,總土地面積3.3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352畝,林地面積10816畝,草地面積1840畝。該村牛存欄16頭,羊存欄5375隻,豬存欄2857口。
伊馬欽,共轄3個村民小組,215戶,977人,總土地面積4.4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144畝,林地面積18071畝,草地面積2112畝。該村牛存欄49頭,羊存欄4058隻,豬存欄2998口。
三家子村,共轄4個村民組,270戶,1180人,總土地面積4.5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8086畝,林地面積15298畝,草地面積819畝。該村牛存欄46頭,羊存欄5153隻,豬存欄3498口。
呼和嘎查,共轄7個村民組,312戶,1446人,總土地面積6.5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040畝,林地面積30685畝,草地面積2344畝。該村牛存欄222頭,羊存欄5090隻,豬存欄2975口。
金星嘎查,共轄5個村民組,240戶,1052人,總土地面積4.5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705畝,林地面積15963畝,草地面積338畝。該村牛存欄158頭,羊存欄1217隻,豬存欄856口。
黑泡子村,共轄4個村民組,228戶,966人,總土地面積3.8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309畝,林地面積13625畝,草地面積468畝。該村牛存欄80頭,羊存欄6981隻,豬存欄2754口。
孟和杭沙爾村,共轄7個村民組,225戶,895人,總土地面積3.9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422畝,林地面積18960畝,草地面積1569畝。該村牛存欄181頭,羊存欄4025隻,豬存欄3191口。
白音他拉嘎查,共轄3個村民組,232戶,876人,總土地面積3.0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538畝,林地面積13517畝,草地面積206畝。該嘎查牛存欄141頭,羊存欄2012隻,豬存欄697口。
哈日干圖村,共轄8個村民小組,575戶,2320人,總土地面積7.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0190畝,林地面積36800畝,該村牛存欄90頭,羊存欄6286隻,豬存欄3665口。
高和村,共轄4個村民小組,181戶,781人,總土地面積3.7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645畝,林地面積12000畝,該村牛存欄54頭,羊存欄2441隻,豬存欄2376口。
成山村,共轄3個村民小組,228戶,874人,總土地面積2.9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095畝,林地面積14000畝,該村牛存欄29頭,羊存欄3232隻,豬存欄2144口。
塘坊村,共轄4個村民小組,334戶,1325人,總土地面積4.1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735畝,林地面積16000畝,該村牛存欄8頭,羊存欄4247隻,豬存欄2527口。
後頭溝村,共轄2個村民小組,142戶,630人,總土地面積1.3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300畝,林地面積4000畝,該村牛存欄12頭,羊存欄1613隻,豬存欄2081口。
土城子村,共轄7個村民小組,406戶(其中農業戶304戶),1667人(其中農業人口1257人),總土地面積3.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875畝,林地面積9000畝,該村牛存欄2頭,羊存欄3654隻,豬存欄2786口。
七家子村,共轄4個村民小組,360戶,1450人,總土地面積3.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075畝,林地面積12000畝,該村羊存欄5569隻,豬存欄899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