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土蜂的結果 展開

土蜂

中藥

土蜂,中藥名。為土蜂科土蜂屬動物赤紋土蜂Scolia vittifrons Sau.和胡蜂科黃胡蜂屬動物環黃胡蜂Vespula koreensis orbata Buysson的全蟲。赤紋土蜂,分佈於東北、河北、山西、江西、山東、河南、廣東、甘肅等地;環黃胡蜂,分佈於四川等地。具有解毒止痛之功效。主治癰腫丹毒,毒蟲螫傷。

入葯部位


動物赤紋土蜂和環黃胡蜂的全蟲。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入肺經。

功效


解毒止痛。

主治


癰腫丹毒,毒蟲螫傷。

相關配伍


治癰腫不消,將土蜂燒成末,用油調和,敷在蜘蛛咬傷成瘡的患處。(《精編本草綱目 白話精譯精裝版》)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燒研末或調敷。

使用注意


不可與黃芩、芍藥、牡蠣同食。

炮製


採集加工

夏秋季捕捉,捕得後用沸水燙死,曬乾。

鑒別


藥材性狀

蟲體長20㎜左右,黑色。複眼1對,呈卵形。觸角1對,上部黃色,雌蟲較粗短,翅2對,赤褐色,膜質,不透明。足3對。腹部第三節有兩條赤黃色的斑紋。翅和頭常缺失。

形態特性


1、赤紋土蜂,體長15~24㎜,黑色。頭棕色,單眼3個,複眼腎形,唇基黑色,大顎發達,黑色,有3個黑色的齒,觸角深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后小盾片三角形,足部股節黑色,脛節鐵鏽色,翅褐色,腹部第一至第六節后緣紅棕色,腹部具兩個黃色斑點。
2、環黃胡蜂,體較大,長約17㎜。頭略呈卵圓形,複眼2個,單眼呈倒三角形,排列於兩複眼頂部之間,觸角1對。前胸背板黑色,但沿中胸背板處為黃色,光滑。中胸背板黑色。翅基片棕色,翅呈棕色。腹部第三至第六節背板全呈棕色,第三至第五節兩側隱有暗斑。

生長環境


1、赤紋土蜂,在土中築多層巢。
2、環黃胡蜂,單棲性,築巢於地穴中。

藥理作用


1、使心搏徐緩作用。
2、對骨骼肌封閉尼古丁受體作用。
3、對平滑肌封閉毒蕈鹼受體作用。

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燒末,油和敷蜘蛛咬瘡。”“穴居者名土蜂,赤黑色,最大,蜇人至死,其子亦大白,功同蜜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