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舞草的結果 展開

舞草

薔薇目豆科植物

舞草(學名:Codariocalyx motorius (Houtt.) Ohashi):直立小灌木,高達1.5米。莖單一或分枝,無毛。葉為三出複葉,頂生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側生小葉很小,長橢圓形或線形或有時缺。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冠紫紅色,雌蕊長10-12毫米,子房被微毛。莢果鐮刀形或直,腹縫線直,背縫線稍縊縮,成熟時沿背縫線開裂,疏被鉤狀短毛,有莢節5-9;種子長4-4.5毫米,寬2.5-3毫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徠喜陽光,盆栽高約70-100厘米,地栽可達1.5-2米,各枝葉柄上長有3枚清秀的葉片,當氣溫達25℃以上並在70分貝聲音刺激下,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線形小葉,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擺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台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生於丘陵曠野和灌木叢中。喜陽光耐旱,主要分佈在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

形態特徵


舞草
舞草
舞草是直立小灌木植物,高達1.5米。莖單一或分枝,圓柱形,微具條紋,無毛。
葉為三出複葉,側生小葉很小或缺而僅具單小葉;托葉窄三角形,長10-14毫米,基部寬1.7-2.3毫米,通常偏斜,無毛,邊緣疏生小柔毛;葉柄長1.1-2厘米,上面具溝槽,疏生開展柔毛;頂生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5-1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圓形或急尖,有細尖,基部鈍或圓,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短柔毛,側脈每邊8-14條,不達葉緣,側生小葉很小,長橢圓形或線形或有時缺;小托葉鑽形,長3-5毫米,兩面無毛;小葉柄長約2毫米。
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具彎曲鉤狀毛;苞片寬卵形,長約6毫米,密生,花時脫落;花梗開花時長1-4毫米,花后延長至3-7毫米,被開展毛;花萼膜質,長2-2.5毫米,外面被毛,萼筒長1-1.5毫米,上部裂片先端2裂,長約1毫米,下部裂片長約1毫米;花冠紫紅色,旗瓣長寬各7.5-10毫米,翼瓣長6.5-9.5毫米,寬4-5毫米,龍骨瓣長約10毫米,寬約3毫米,具長瓣柄,雄蕊長8-11毫米;雌蕊長10-12毫米,子房被微毛。
莢果鐮刀形或直,長2.5-4厘米,寬約5毫米。

產地生境


生於丘陵山坡或山溝灌叢中,海拔200-1500米。產中國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台灣等省區。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也有分佈。
舞草分布圖
舞草分布圖

生長習性


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環境。耐旱,耐瘠薄土壤。是對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極富感應性植物,與溫度和日光亦有關。當氣溫24℃以上,風和日麗的晴天,小葉會自行交叉轉動,親吻和彈跳,兩葉轉動幅度可達180度,然後又彈回原處。當氣溫28-34℃或在悶熱的晴天或雨過天晴,縱觀全珠,數十雙葉片時而如情人雙雙纏綿般擁抱,時而又翩翩起舞,使人眼花繚亂,給人以清新`美妙神秘的感受,當夜幕降臨,它又將葉子貼在枝幹,緊緊依偎著,真是罕見的花卉。

繁殖方式


可用播種與扦插繁殖,春、秋季為適期。通常採用播種法。播種時因種子表面有一層蠟質,水分難以滲入,且種皮表面又有抑制萌芽的物質,必須進行催芽。催芽用干細沙先擦去蠟質,然後用38-40℃溫水中浸泡,將鼓脹冒芽的種子逐漸挑出播種。3-5月播種當年可開花,5月底播種明年上半年可開花。

種子處理

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才出苗。因此,為了達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干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後用38℃的溫水泡種24h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濕的地方,待種植髮脹,略曬乾,即可播種(凡未泡脹的種子應選出來,再磨擦處理泡脹)。

適宜溫度

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若各種生長條件不適宜,請勿打開種子的外包裝,應等待恰當時間播種。舞草在理論溫度5-10℃可保存2年,但建議如條件適當應儘早使用。

注意事項

特別注意,在花種的表面最多只能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為花種直徑的1-3倍,盡量準確,若種子埋入太深,會使種子萌芽變得困難, 將噴水壺調至噴霧狀,對其噴灑適量水,用玻璃板或塑料紙蓋於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鐘透氣,花種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等待發芽要有耐心,有時氣溫變化等因素,會對種子發芽時間有影響,請耐心等待。

栽培技術


舞草的生長與自然環境中的各項因素有密切關係,在溫度、光照、水分、培養介質等因素中,由於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當在自然條件下播種時,應根據舞草的習性,在認真研究當地四季的氣候狀況后,確定播種時機。若的室內使用空調或暖氣來調節氣溫,種植將不受季節影響,有關種植技術簡介如下:

土壤

播種用土應疏鬆肥沃,一般用腐葉土四份,泥土四份,沙兩份配製而成,經過篩消毒。播前先將床土噴足水,待水下滲后將種子均勻撒播,覆土厚0.8厘米保持溫度20-25℃,10-15天可出苗,苗高15厘米時帶土球移栽上盆。

移苗

種子發芽后等到芽上的第一對葉子呈隊稱展開時,請立即拿開覆蓋物(玻璃板、塑料紙),並放置於向陽處,避免陽光直射,注意溫度變化,不要過量澆水。當第一對子葉已充分展開,並呈現綠色時,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陽光下的光照時間。當第一對真葉長出時,應把其置於全天直射的陽光下,並關注培養介質的乾燥情況,適當給水;當長出第二對真葉時,就表明已經度過種植的最難關,只要掌握好溫度、水分、舞草會茁壯成長。

光照

植株缺少光照,常會發生徒長的現象,使得植株細長、瘦弱易倒狀,應該增加光照時間。儘可能經常轉動花盆,以便使植株枝葉各個角度接受陽光,並得到充分生長。

養護

待苗長到近一寸時,保留健壯的植株,其餘的要移盆。移盆時,要小心翼翼,不要傷到鬚根,將苗移出時,在花盆的中央,挖一個適當寬度、深度的坑,讓其根系充分展開,覆蓋培養介質,輕壓,而後再澆適量水。

澆水

在出芽期間,需要保持培養介質濕潤。出芽后又以保持偏干一些,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仍濕潤為宜; 澆水時間盡量在早上,避開陽光,水最好先放置4-6分鐘,散去自來水中的氯氣,澆水時最好使用細眼壺,從遠離植株的地方,逐漸向植株靠攏,四周多澆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並盡量不要濺在葉、莖上。

施肥

植株生長到以一個多月時,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植株開花期:即植株生長到2-3個月時,進行第二次施肥。

管理

環境因素:溫度的變化是否大大偏離植株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
播種因素:種子是否埋的太深種子和培養介質沒有充分接觸,播種、發芽期間培養介質偏干。
1.徠
環境因素:溫度的變化是否大大偏離植株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
2.
播種因素:種子是否埋的太深種子和培養介質沒有充分接觸,播種、發芽期間培養介質偏干。
3.
栽培管理因素:忘記使用玻璃板或塑料罩,剛出芽,就在陽光下暴晒,澆水太少或過多,發芽一個星期後,未得到充足陽光忘記施肥。

病蟲防治


舞草蟲害很少,但病害較多,特別是在蔬菜茬等多作茬口種植時較嚴重。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根腐病疫病。發病時要及時剪除並燒毀病葉。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10-14天噴施一次,噴施3-4次即可治癒;此外用波爾多液(1:1:100)或退菌特與波爾多液交替噴施3-4次,對葉斑病效果較好。代森鋅500倍液對疫病防治較佳。多年連作有利於病害蔓延,故應4-5年換茬一次。蟲害主要有地老虎、粉介、薊馬蟎類粘蟲等,可選用相應的藥物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

舞草葉片具有自然舞動的特性,已應用於園藝觀賞業,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材料,觀賞價值高。

藥用

舞草還具有藥用保健價值,全株均可入葯。據《本草綱目》記載,該草具有去瘀生新、舒筋活絡之功效,其葉可治骨折;枝莖泡酒服,能強壯筋骨,治療風濕骨疼。用鮮葉片泡水洗面,可使皮膚光滑白嫩。

科研

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夠根據聲音產生反應的植物。據科學研究,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與溫度、陽光和一定節奏、節律、強度下的聲波感應有關。
舞草
舞草
在常溫強光且無風雨時的環境下,舞草的2片側小葉會不停地擺動,在半分鐘內,每片小葉可完成橢圓形的運動1次,每葉轉動達180度之後便又彈回原處,爾後又再行起舞。
舞草即便在午夜“睡眠”狀態下,小葉也仍在徐徐轉動,只是速度比白天慢。每當夜幕降臨,舞草便進入“睡眠”狀態,葉柄向上貼向枝條,頂小葉下垂,就象一把合起的折刀。隨著晨曦的到來,它的葉腋角度增大,頂小葉被撐開。
如果在舞草進入“夢鄉”以後,將它的頂生小葉往上抬,就會發現它在下垂時仍然保持著一定的緊張狀態。葉腋的角度和頂小葉與葉柄的角度難以隨意改變。它的葉柄上舉、頂小葉被壓下,是由於在頂小葉及整個複葉的葉柄部有一群細胞增加了膨壓所致;在白天正常狀態下,增加膨壓的卻是葉柄處位置正好相反的一群細胞。
舞草為什麼要進行這種“緊張性睡眠”呢?我們知道,植物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時,葉片採取與地心引力方向垂直的開展姿勢,一致的下垂姿勢,就減小了能量的消耗。這也是植物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方式。
舞草可以伴隨音樂翩翩起舞,舞草“跳舞”,並非整個植株在運動,引起人們興趣的所謂舞蹈,是它的一對側小葉能進行明顯的轉動:或做360度的大迴環,或做上下擺動。同一植株上各種小葉在運動時雖然有快有慢,但卻頗具節奏。時而兩片小葉同時向上合攏,然後又慢慢地分開平展,似蝴蝶在輕舞雙翅;時而一片向上,另一片朝下,像藝術體操中的優美舞姿;有時許多小葉同時起舞,此起彼落,蔚為奇觀。
如果光照越強或聲波振動越大,運動的速度就會越快,直至晚上所有葉片下垂閉合睡眠為止。每當太陽下山,當夜幕降臨時,光線變弱,與白天的光線有了差別和變化,海綿體就會收縮,葉子便垂了下來,緊閉而貼於枝幹上。
舞草側小葉不停舞動的原因是由於其小葉柄基部的海綿體組織對光有敏感反應的結果。每當太陽照射,溫度上升,植物體內水分加速蒸發,海綿體就會膨脹,小葉便左右擺動起來。此外,舞草還會有聲感,當它受到音量35-40分貝的歌聲振蕩時,海綿體也會收縮,帶動小葉片翩翩起舞。
研究表明,當外界氣溫達到20C以上時,舞草的側小葉開始轉動。氣溫上升到30度C以上,它的轉動最為活躍,速度也加快了許多。
舞草側小葉的轉動既不像含羞草那樣由外界刺激引起,也不似向日葵那樣有明顯的趨光性。這種運動現象在植物界確屬罕見。那麼舞草因何而舞?仍是個謎,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植物文化


舞草,還有一個非常凄美的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家少女,名叫多依,她天生酷愛舞蹈,且舞技超群。她常常在農閑時間巡迴於各族村寨,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形優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又像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仙鶴,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中,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甚至忘記了自己。天長日久,多依名聲漸起,聲名遠揚。後來,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眾多家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家,並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以死相抗,趁看守不注意時逃出來,跳進瀾滄江,溺水而亡。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來,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和節而舞,人們都稱之為“舞草”,並視之為多依的化身。所以舞草所代表的花語是:完美愛情。
另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傣族少女殉情自殺,死後便化身為舞草。所以,一旦遇到多情的小夥子高唱情歌,它就會隨歌起舞。
舞草何以起舞,植物學家普遍認為與陽光有關,有光則舞,無光則息,就像向日葵沖著太陽轉動頭莖一樣。具體深入研究,還有各種分歧。有的認為是植物體內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有的認為,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生物的一種適應性,它跳舞時,可躲避一些愚蠢的昆蟲的侵害,再就是生長在熱帶,兩枚小葉一轉,可躲避酷熱,以珍惜體內水分。風流草究竟為何晝轉夜停,仍存在著很多疑問,要解開這個謎還需植物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