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生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王俊生,男,1980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5年,在“朝鮮半島新態勢”議題中,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俊生表示,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符合各方共同發展的需要,加強中朝政治互信、協調六方會談的各方積極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工作經歷


.—.,社科院丁洲研究綜合論研究室助研究;
.—.,社科院亞球略研究院周略研究室助研究;
.—今,社科院亞球略研究院周略研究室負責、副、(:.評副研究、.評研究);
2016.09—2018.09,兼任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副部長;
2018.09—2018.12,參加中央黨校中央和國家機關分校處級幹部培訓班;

教育經歷


2005.9—2009.7,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關係專業,獲博士學位
2007.8-2008.8,在美國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院訪學
2003.9—2005.7,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關係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9.9-2003.7,就讀於河南信陽師範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6.09—1999.07,就讀於河南省沈丘師範學校(中專學歷)

獎勵情況


2007.12,“環球時報獎學金”特等獎。
2009.6,中國人民大學第三屆研究生十大學術新星。
2014.6,入選環球時報公益基金會第二屆“希望英才”青年學者培養計劃。
2012.6—迄今,分別榮獲中國社科院對策研究特等獎、一等獎、以及數十項三等獎;
2018年獲“共青團中央優秀兼職幹部”稱號;
2020年入選“第五批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202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七屆優秀青年”稱號;

研究方向


東北亞地區安全(側重朝鮮半島)、中國外交戰略與周邊戰略的理論與實踐

學術著作


1、專著:《朝核問題與中國角色:多元背景下的共同管理》,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繁體字版於2010年9月於台灣渤海堂文化公司出版)。
2、譯著:約翰·米勒著:《殘留的戰爭》(The Remnants of War)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版。
另外,參與翻譯《政治與外交:美國、中國、日本與大國關係管理》(趙全勝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版,承擔一半翻譯量),《中國外交決策:開放與多元的社會因素分析》(郝雨凡、林甦著,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翻譯第一章)等著作。

學術論文


一、東北亞地區安全
1、《東北亞安全環境的變化:以區域內雙邊安全關係為視角》,載於《中國青年社會科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
2、《“安全困境”的形成與緩解——以冷戰後東北亞安全為例》,載於《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11期。
3、《中美雙領導體制與東北亞安全:結構失衡與秩序重建》,載於《國際政治研究》2013年第4期。
4、《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進展與出路》,載於《世界經濟與政治》2012年第12期。
二、朝鮮半島問題
1、《1979 ~2012 年中國有關朝鮮半島問題的研究狀況———基於“中國知網”相關文獻的分析》,載於《當代韓國》2014 年第2 期。
2、《戰爭陰雲籠罩的2013年朝鮮半島局勢》,載於《亞太地區發展報告(2014)》(李向陽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月版。
3、《冷戰後中國的對朝政策:美國的解讀與分歧》,載於《東北亞論壇》 2013年第4期。
4、《冷戰後美國對朝政策:戰略缺失與敵意螺旋的形成》,載於《教學與研究》2013年第9期。
5、《“第三條道路”與朴槿惠政府對朝政策走向》,載於《當代韓國》2013年第1期。
6、《朝鮮棄核:來自烏克蘭與南非棄核的經驗》,載於《中國與世界觀察》2013年第1期。
7、《如履薄冰的朝鮮半島局勢》,載於《亞太地區發展報告(2013)》(李向陽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月版。
8、《“食利性收益”擴大與后金正日時代朝鮮政局的穩定》,載於《中國與世界觀察》2012年4月號(第二作者為韓國學者)。
9、《當前朝核危機共同管理的出路》,載於《中國與世界觀察》2009年冬季號。主要內容被教育部選用,並被評為“2010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諮詢報告”。
10、 《中國在朝核問題共同管理上的影響力探析》,載於《領導科學》2009年第32期。主要觀點在韓國政治學年會2008年9月主辦的“處在十字路口的韓國”國際研討會上宣講。
11、《中韓在第二次朝核危機中的共同立場和相互協調分析》,載於《當代韓國》2008年春季號。
12、《第二次朝核危機中的中國角色:總結與反思》,載於《領導科學》(理論版)2007年第6期。
三、中國周邊戰略與外交戰略
1、《“一帶一路”與中國新時期的周邊戰略》,載於《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8期。
2、《中國全球角色的確立——兼評<創造性介入:中國之全球角色的生成>》,載於《太平洋學報 》2014年第5期。
3、《提升與周邊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訪問韓國、蒙古國》,載於《兩岸關係》2014年第10期。
4、《中國周邊戰略建構:環境?目標?手段?能力》,載於《太平洋學報》2012年第4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外交》2012年第9期全文轉載)
5、《中美“信任赤字”問題再探:以美國在中國周邊的戰略布局為視角》,載於《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7期。
6、《戰略環境變遷與國家利益界定:中國國際角色的思維革新》,載於《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3期。
7、《亞太地區形勢與中國的周邊外交:戰略動向與認知取向》,載於《2011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報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作者為張小勁教授)。
8、《世界大國與戰略環境:中國國際角色的新課題》,載於《現代國際關係》2010年第4期。主要內容被刊登於 Geopolitics on Chinese Terms, in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Pp7-8.
9、《外交戰略、角色選擇和中國與發展國家的關係》,載於《中國與世界觀察》2010年冬季號(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基金課題”結項論文)。
10、《國內政治與中國外交:“半自主”的社會因素》,載於《中國與世界觀察》2010年4月份。
11、《中國當前的國際角色評估:實力?定位?認知》,載於《中國與世界觀察》2010年春季號。
12、《理解中國外交:當代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的視角》,載於《第五屆全國高校政治科學類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5月,《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四、國際關係理論與國際體系研究
1、《國際體系的基本概念》,載於:高飛主編,《和諧世界與君子國家:關於國際體系與中國的思考》,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年版。
2、《現代國際體系的基本內涵及其演進機理分析》,《外交評論》2010年第1期。(為第二作者)
3、《“國際危機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一項概念史的考察》,《浙江行政學院學報》 2009年03期。(第一作者)
4、《國際關係理論的普適性與國別性:一個知識性的梳理》,載於中國國際關係學會主編:《評價國際關係理論積累與進步》,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版。主要觀點在2006年舉辦的第二屆博士生論壇上宣講。並被《外交評論》2008年第1期發表。
5、《沃爾茲結構現實主義在國內政治研究上的缺失原因分析》,《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2期。
6、《在科學與人文之間:科學人文主義範式與中國國際關係學》,《人文雜誌》2007年第1期。並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2月(總第137期)刊用。
7、《實證主義視角下的國際關係理論建構與理論檢驗》,《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8、《透析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發展的重要標識:以博士生畢業論文選題為例》,《人大國際評論》2005年第2期。
9、《國際關係理論中的英國學派》,《人大國際評論》(院刊)2004年第1期。
時評、綜述、書評(部分):
1、“Stability vital for Peninsula”,(China Daily 31/08/2012)
2、“End region's Cold War structure”,(China Daily 15/05/2012)
3、“Don't ignore DPRK's concerns”,(China Daily 01/05/2012)
4、《超越大國政治悲劇的新嘗試——讀<大國政治與外交:美國、日本、中國與大國關係管理>》,《當代亞太》2009年第5期。(為第一作者)
5、《大國何以和諧相處?——讀<世界是不確定的:全球化時代的地緣政治>》,《中國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秋季卷。
6、《中美關係中的“經貿因素”研討會綜述》,《教學與研究》2004年4期。(為第二作者)
7、《從結盟到構建和諧世界:中國大國關係60年的階段劃分》,《領導科學》2009年10月。
8、《中國如何在應急突發事件中做好涉外管理》,《領導科學》2010年10月。
9、《民族、民族問題與中國對外關係》,《民族論壇》(理論版)2006年第4期。
10、《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設計及其運行現狀的問題分析》,《中外論壇》(美國)2007年第1期。
11、《第二次朝鮮核危機:評估與管理》,《二十一世紀》網路版2007年4月。
12、《韓國總統李明博:冷落中國?》,《新世紀周刊》2008年4月7日。
13、《韓國大選連創歷史紀錄》,《新世紀周刊》2007年12月10號。
14、《盧武鉉穿越軍界線:符號意義更大》,《新世紀周刊》2007年8月15日。
15、《朴槿惠:青瓦台的紅顏主人?》,《新世紀周刊》2007年6月19號。
16、《朝鮮外交為何四面開花?》,《世界新聞報》2007年3月9號。
17、《大陸應如何應對2008年兩岸關係?》,《中外論壇》2008年第1期(特稿)。
18、《美國的兩岸政策:清晰與模糊》,《中外論壇》(美國)2006年第3期。
19、《談近幾年兩岸與美國的軍事交往》,《二十一世紀》(香港)2004年8月號。
20、《中國因素淡出美國大選》,《新世紀周刊》2008年9月19日。
21、《2008美國總統大選:變與不變》,《百科知識》2008年5月18日。
22、《“金磚四國”梅開二度》,《中國報道》
23、《關於金磚四國的猜想》《領導科學》2009年8月
24、《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超越大國政治的悲劇”?》,《中國報道》2010年7月。

主持課題


1、2010.7-2011.6,主持中國社科院青年基金課題“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已結項。
2、2009.7-2010.7,參與中國社科院A類重大課題,“北約戰略調整與歐盟共同防務及其對中國安全環境的影響”,已結項。
3、2007.8—2007.11參與國務院應急辦“中國在朝鮮半島上的國際危機管理:比較和評估”課題研究,已結項。
4、2014.12-2015.3,主持外交部委託課題“六方會談與東北亞和平安全機制構建”,已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