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永樂縣的結果 展開

永樂縣

北周設置縣名

永樂縣,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北周明帝時建置,周武帝時併入芮城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永樂縣,屬芮州,后屬鼎州。貞觀八年(634年)改屬蒲州五代因之,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

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樂鎮后,設置永樂縣,包括永濟和芮城部分地區,屬晉南行署運城分區管轄,1949年4月撤銷,劃歸永濟縣。永樂縣故治在今芮城縣城西南四十里永樂鎮(原屬永濟縣,1958年劃歸芮城縣)。

建置沿革


永樂縣,北周明帝時置,武帝時併入芮城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屬芮州,后屬鼎州。貞觀八年(634年)改屬蒲州,五代因之。北宋淳化四年(993年)永樂縣屬永興路陝州。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永樂縣併入河東縣(永濟)。故治在今芮城縣城西南四十里永樂鎮(原屬永濟縣,1958年劃歸芮城縣)。民國36年(1947)4月29日芮城縣解放,芮城、永樂縣屬晉魯豫邊區太岳行政區第三分區。民國38年(1949)7月1日,永樂縣併入芮城縣,同年8月1日劃分山西省運城專區,芮城縣屬之。

地理位置


永樂縣歷史上的地理區域大致處在中國山西省西南端,黃河中游,汾河下游,現在縣建置已經撤銷,其原來所轄區域在運城市境內,分屬芮城縣和永濟市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