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蒲州的結果 展開

蒲州

永濟古稱

永濟古稱蒲坂,是中華民族發祥地的核心區域,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這裡為“天下之中”。《路史》中記述:“柱所都蒲坂”,認為上古傳說中的農神,即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於此。先秦史專家丁山先生考證:“能植百穀百蔬的‘柱’就是‘後土’的省稱”,說明後土祠出現在河東亦是淵源有自。

簡介


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為蒲州府,於附郭增置永濟縣,“永濟”縣名自此始。史書中盛稱的“舜都蒲坂”及永濟境內獨頭、石庄等文化遺址的發掘,都向世人昭示了這裡悠久的歷史文明。蒲州內有普救寺蒲州古城鸛雀樓,唐朝大鐵牛等一系列歷史文化遺跡等,無一不向世人昭示著這一歷史上的文化名地。

歷史沿革


西漢置蒲反縣,王莽改為蒲城縣,東漢改為蒲坂縣。均為河東郡治所。
前秦皇始四年(354)置秦州,建元七年(371)改名雍州。後秦皇初三年(396)改置並、冀二州。
東晉義熙十三年(417)置并州河東郡
北魏神鹿元年(428)復稱雍州,延和元年(432)又改為秦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改秦州為蒲州,“取蒲坂為名也”。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移蒲坂縣於蒲州東,在蒲坂故城置河東縣。大業三年(607年),蒲坂縣併入河東縣。隋大業初廢,故治在今山西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
唐武德元年(618)於桑泉縣置蒲州,故治在今山西臨猗縣臨晉鎮。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寶、解、永樂等縣。開元八年(720)改為河中府。后多次易名。
宋、金、元時期迭置河東郡河中府、蒲州等,治所均在河東縣。
明洪武二年(1369)復稱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改為蒲州府。
《史記》中記載:其名最早記載見於《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四年,取蒲坂。五年,復與魏蒲坂。”蒲坂原指經過今蒲州老城的一條長約5公里的坡路。這條長坂起於普救寺東側的峨眉嶺,經寺坡徑西直下黃河邊的蒲津橋,東西兩端高差約百餘米,蒲州老城正位於坡中央的台地上,因此,先秦時期人們把這座城邑稱為蒲坂。古代“坂”通“反”,故蒲坂亦稱蒲反。

縣名起源


永濟縣名源於境內的古代水利工程永濟渠據記載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正月,州民曾在蒲州城東開鑿河渠,導河水以廣灌溉,並命名為永濟渠,寓意為永久之利。宋代時又繼續利用這條渠,把洶湧的黃河水分流入渠,“與水勢少殺”,緩解壓力,保障蒲津橋不為水毀同時仍可取水溉田,民頗利之。到了明代,蒲州知州許鵬因見城東峨眉嶺地勢高峻,每逢大雨,水流瀉下直灌州城,因此,再開永濟渠以為排洪護城之利。進入清代渠道逐漸湮塞。
永濟渠舊址起於蒲州城北,曲經城東,南入涑水河。今蒲州鎮的北閻郭、魯家、寺坡底有一道南北向的水渠,應是明代永濟渠的故道。
1912年3月,山西省裁去蒲州府,留永濟縣。1947年9月,永濟縣與虞鄉縣合併為永虞縣,縣人民政府駐地遷建於兩縣之間的趙伊鎮。1949年,恢復原永濟縣和虞鄉縣。1954年,虞鄉縣與解縣合併為解虞縣。1961年,原永濟縣與虞鄉縣再度合併組建成新的永濟縣。新永濟縣除將中條山南地區劃歸芮城縣外,還將東張潘侯、夾馬口等北部區域劃歸臨猗縣。同時又將原臨晉縣的開張、古城、伍姓等村及原解縣的三婁寺、萬家莊等村併入,形成今境。1993年,撤縣設永濟市至今。

蒲州村


蒲州是青田的邊遠山區,位於有青田的西藏之稱的萬阜鄉。萬阜地處青田高地,山水自然清秀,民風自然淳樸,有青田的西藏之稱。因海拔落差大,山川秀美,又有小黃山之稱。萬阜與文成縣南田交界,(南田劉基故里所在,“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說的就是此地!)南田山的形勢,乃是“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十里,號南田福地”。
《洞天福地記》中記載說“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俗語云:“九都九條嶺,條條通天頂。”古時山裡連接外面世界的,便是山民在大山上開闢的條條山道。南田古稱九都,古地名在九都內按水系又分為源,如源頭、一源、二源、三源…...。歷史變遷現在大都數已不按此叫法!只有小數還是按古地名的叫,如:源頭、二源、三源、十源。萬阜鄉處於南田整個台體的外圍,古時稱為九源,為“九都九源”!位萬阜的石赤嶺便是“九都九條嶺”之一!
位於山西省西南永濟市蒲州古城東3公里的峨眉塬頭上
普救寺這是一座千年古剎,我國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故事起源地。
唐朝行政區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
京畿道關內道▪ 京兆府▪ 華州▪ 同州▪ 坊州▪ 丹州▪ 岐州▪ 邠州▪ 涇州▪ 隴州▪ 寧州▪ 原州▪ 慶州▪ 鄜州▪ 延州▪ 綏州▪ 銀州▪ 夏州▪ 靈州▪ 鹽州▪ 豐州▪ 會州▪ 宥州▪ 勝州▪ 安北大都護府
都畿道河南道▪ 河南府▪ 鄭州▪ 陝州▪ 汝州▪ 懷州▪ 許州▪ 汴州▪ 豫州▪ 陳州▪ 亳州▪ 潁州▪ 宋州▪ 曹州▪ 濮州▪ 鄆州▪ 泗州▪ 海州▪ 兗州▪ 徐州▪ 沂州▪ 密州▪ 齊州▪ 青州▪ 淄州▪ 萊州▪ 登州▪ 濟州▪ 滑州
河東道▪ 蒲州▪ 虢州▪ 絳州▪ 晉州▪ 汾州▪ 慈州▪ 潞州▪ 澤州▪ 沁州▪ 儀州▪ 太原府▪ 代州▪ 蔚州▪ 忻州▪ 嵐州▪ 石州▪ 朔州▪ 雲州▪ 隰州▪ 單於都護府
河北道▪ 衛州▪ 相州▪ 魏州▪ 洺州▪ 邢州▪ 貝州▪ 博州▪ 德州▪ 棣州▪ 滄州▪ 冀州▪ 趙州▪ 深州▪ 恆州▪ 定州▪ 瀛州▪ 莫州▪ 易州▪ 幽州▪ 燕州▪ 順州▪ 歸順州▪ 薊州▪ 檀州▪ 媯州▪ 平州▪ 營州▪ 安東都護府
山南西道▪ 梁州▪ 鳳州▪ 興州▪ 利州▪ 通州▪ 洋州▪ 合州▪ 集州▪ 巴州▪ 蓬州▪ 壁州▪ 開州▪ 渠州▪ 渝州▪ 閬州▪ 涪州▪ 果州
山南東道▪ 鄧州▪ 商州▪ 金州▪ 唐州▪ 均州▪ 房州▪ 襄州▪ 隋州▪ 郢州▪ 復州▪ 荊州▪ 硤州▪ 歸州▪ 夔州▪ 萬州▪ 忠州
淮南道▪ 揚州▪ 楚州▪ 滁州▪ 和州▪ 濠州▪ 壽州▪ 光州▪ 蘄州▪ 申州▪ 黃州▪ 安州▪ 舒州▪ 廬州▪ 沔州
江南東道▪ 蘇州▪ 常州▪ 潤州▪ 湖州▪ 杭州▪ 越州▪ 明州▪ 台州▪ 婺州▪ 衢州▪ 睦州▪ 歙州▪ 括州▪ 溫州
江南西道▪ 洪州▪ 江州▪ 宣州▪ 饒州▪ 鄂州▪ 撫州▪ 袁州▪ 吉州▪ 虔州▪ 岳州▪ 澧州▪ 潭州▪ 衡州▪ 永州▪ 道州▪ 郴州▪ 連州▪ 邵州▪ 朗州
隴右道▪ 秦州▪ 成州▪ 武州▪ 渭州▪ 岷州▪ 宕州▪ 疊州▪ 洮州▪ 蘭州▪ 河州▪ 鄯州▪ 廓州
河西道▪ 涼州▪ 甘州▪ 肅州▪ 瓜州▪ 沙州▪ 伊州▪ 西州▪ 庭州▪ 安西大都護府▪ 北庭大都護府
劍南道▪ 扶州▪ 文州▪ 松州▪ 龍州▪ 劍州▪ 綿州▪ 茂州▪ 翼州▪ 悉州▪ 當州▪ 靜州▪ 柘州▪ 恭州▪ 奉州▪ 維州▪ 彭州▪ 漢州▪ 益州▪ 蜀州▪ 簡州▪ 梓州▪ 遂州▪ 普州▪ 資州▪ 榮州▪ 陵州▪ 眉州▪ 邛州▪ 雅州▪ 黎州▪ 嘉州▪ 戎州▪ 瀘州▪ 巂州▪ 南寧州▪ 姚州
黔中道▪ 黔州▪ 施州▪ 思州▪ 溪州▪ 辰州▪ 錦州▪ 巫州▪ 業州▪ 充州▪ 費州▪ 夷州▪ 珍州▪ 溱州▪ 南州▪ 播州▪ 應州▪ 矩州
嶺南道▪ 福州▪ 建州▪ 泉州▪ 漳州▪ 汀州▪ 廣州▪ 潮州▪ 循州▪ 韶州▪ 端州▪ 岡州▪ 新州▪ 恩州▪ 春州▪ 勤州▪ 瀧州▪ 康州▪ 封州▪ 高州▪ 竇州▪ 辯州▪ 潘州▪ 羅州▪ 雷州▪ 崖州▪ 儋州▪ 萬安州▪ 振州▪ 白州▪ 山州▪ 廉州▪ 欽州▪ 陸州▪ 桂州▪ 蒙州▪ 昭州▪ 富州▪ 梧州▪ 賀州▪ 藤州▪ 義州▪ 容州▪ 禺州▪ 牢州▪ 黨州▪ 平琴州▪ 郁林州▪ 貴州▪ 綉州▪ 龔州▪ 潯州▪ 象州▪ 柳州▪ 融州▪ 環州▪ 宜州▪ 芝州▪ 澄州▪ 嚴州▪ 賓州▪ 橫州▪ 淳州▪ 邕州▪ 田州▪ 籠州▪ 瀼州▪ 湯州▪ 武峨州▪ 武安州▪ 長州▪ 峰州▪ 福祿州▪ 交州▪ 愛州▪ 驩州▪ 安南都護府
同蒲鐵路
▪ 大同▪ 平旺▪ 韓家嶺▪ 里八庄
▪ 懷仁▪ 宋家莊▪ 金沙灘▪ 北周庄
▪ 岱嶽▪ 東榆林▪ 袁樹林▪ 馬邑
▪ 神頭▪ 大新▪ 朔州▪ 前寨
▪ 陽方口▪ 寧武▪ 鳳凰村▪ 長畛
▪ 軒崗▪ 蘆庄▪ 上陽武▪ 大牛店
▪ 梅家莊▪ 原平▪ 唐林崗▪ 忻口
▪ 部落▪ 播明▪ 忻州▪ 田村
▪ 豆羅▪ 寺庄▪ 平社▪ 南河
▪ 北白▪ 高村▪ 柏井▪ 陽曲
▪ 南塔底▪ 皇後園▪ 太原北▪ 太原東
▪ 太原▪ 北營▪ 鳴李▪ 榆次
▪ 修文▪ 東陽▪ 北陽▪ 太谷
▪ 東觀▪ 祁縣▪ 洪善▪ 平遙
▪ 張蘭▪ 義安▪ 介休▪ 義棠
▪ 兩渡▪ 靈石▪ 冷泉▪ 富家灘
▪ 南關▪ 什林▪ 霍州▪ 聖佛
▪ 辛置▪ 石灘村▪ 趙城▪ 辛堡
▪ 洪洞▪ 甘亭▪ 臨汾北▪ 臨汾
▪ 張禮▪ 襄汾▪ 柴庄▪ 高顯
▪ 侯馬北▪ 侯馬▪ 史店▪ 禮元
▪ 東鎮▪ 聞喜▪ 水頭▪ 興南
▪ 半坡村▪ 安邑▪ 運城▪ 店坡
▪ 解縣▪ 董村▪ 虞鄉▪ 孫常
▪ 永濟▪ 蒲州▪ 韓陽鎮▪ 首陽
▪ 風陵渡▪ 港口▪ 公庄▪ 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