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縣

陝西省渭南市轄縣

蒲城縣,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位於陝西關中平原東北部,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南靠臨渭區。介於東經109°20′17″—109°54′48″,北緯33°44′50″—35°10′30″之間,東西長55千米,南北寬49千米,下轄2個街道、15個鎮,總人口77.8315萬人,總面積1583.58平方千米,為渭南面積第二大縣。

蒲城古稱“重泉”、“南白水”,是陝西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時間的誕生地,陝西產糧第一大縣,被稱為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 [3-4] ,周邊有唐橋陵、唐泰陵等雄偉的唐代帝王陵墓。蒲城還是國民革命軍上將楊虎城和“以屍血諫”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鄉,故有“將相故里”之美譽。

2018年,蒲城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90.6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4.5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2.7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5493元。

歷史沿革


蒲城在西周末期宣王時(前827—前782年),屬賈。北宋《太平寰宇記》載:“蒲城縣有賈城。”《長安志》:“賈城在縣西南十八里。”
春秋時,晉獻公(前676—前651年)向外擴張,佔有陝西中部及東北部,蒲地即入晉版圖。晉在今蒲城縣西頭鄉設北徵邑。
戰國時(前475—前221年),蒲城先屬魏后隸秦。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韓、趙、魏三分晉室,魏文侯佔據山西西部及陝西中、東部,蒲城屬魏的河西地。魏襄王五年(前314年),秦奪得河西地區,蒲城又為秦地。
史記·秦本紀》載:“簡公六年(前409年),塹洛。城重泉。”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重泉縣城始形成。《括地誌》載:“重泉故城在蒲城縣東南四十五里。”
西漢(前206—8年),重泉縣初隸河上郡。景帝(前156—前141年)時屬左內史。武帝時(前140—前105年)更左右內史為三輔,重泉屬左輔。太初元年(前104年),左輔更名“馮翊”,重泉即屬左馮翊。新莽時(9—25年),重泉改為調泉縣,屬列尉大夫。
東漢(25—220年),復改為重泉,並徵入重泉,仍屬左馮翊。
三國、魏、晉(220—420年),縣名、隸屬未變。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設南白水縣。《太平寰宇記》載:“縣治即今之蒲城縣城,以在白水之南故名。”歸白水郡管轄。不久郡址南移至今蒲城縣西北。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郡治又徙回原址。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為蒲城縣,“以縣東故蒲城為稱”(據《太平寰宇記》年)。清康熙《蒲城縣誌》載:以縣東有蒲實村(今作蒲石)而得名。仍屬白水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蒲城縣改隸同州,大業二年(606年),廢同州,復屬馮翊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屬同州。開元四年(716年)冬十月,葬睿宗於縣城西北豐山,名“橋陵”,改蒲城縣為奉先縣,屬京兆府。開元十七年(729年),升為赤縣。天祐三年(906年),又屬同州。
五代沿用奉先縣名。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屬同州。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屬雍州(今鳳翔縣年)。後晉、後漢因之。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屬京兆府。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改屬同州。開寶四年(971年),復改為蒲城縣,屬陝西路同州。天禧四年(1020年),改隸華州(在今華縣)。
金天會八年(1130年),蒲城為金統治,仍沿用蒲城縣名,屬京兆府華州管轄。
元中統元年(1260年),廢蒲城縣,至元二年(1265年),復置。元初,蒲城縣屬陝西行中書省奉元路同州,后屬奉元路華州。
明(1368—1661年),蒲城縣屬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華州。
清(1616—1911年),初隸華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同州改府,蒲城縣隸同州府。
中華民國成立,蒲城縣初隸同州府。民國二年(1913年)直屬陝西省都督府民政司。三年(1914年)屬陝西省將軍府巡按司關中道。六年(1917年),屬陝西省督軍省長公署關中道。十六年(1927年),廢督軍設省政府。十九年(1930年)廢關中道歸省直接管轄。二十六年(1937年),屬陝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大荔)管轄。三十七年(1948年),屬十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蒲城)管轄。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經中共黃龍地委批准,蒲城縣政府在高廣地區之牛家原(今屬銅川市高樓河鄉年)成立。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21日蒲城解放,即進行接收建政工作。由於國民黨軍隊反撲,縣政府於3月16日撤至白水縣史官鎮倉聖廟。同月,根據陝甘寧邊區政府通知,蒲城縣政府改稱“蒲城縣人民政府”。4月28日,縣人民政府遷回縣城,5月1日正式對外辦公,屬陝甘寧邊區政府大荔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50年5月,大荔專署撤銷,蒲城縣屬陝西省人民政府渭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56年10月,改由省直轄。
1958年12月,蒲城、白水、澄城三縣合為蒲城縣后直屬陝西省人民委員會。
1961年8月,三縣恢復原建置后,蒲城縣屬陝西省人民政府渭南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文化大革命”期間,於1968年6月成立蒲城縣革命委員會,屬渭南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
1980年11月,撤銷蒲城縣革命委員會,恢復蒲城縣人民政府,屬渭南地區行政公署管轄至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蒲城縣地處陝西省中部東側,渭南市中部。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南靠臨渭區。西北與銅川市印台區接壤。介於東經109°20′17″—109°54′48″,北緯34°44′50″—35°10′30″之間,東西長55千米,南北寬49千米,總面積1583.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蒲城縣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交接地帶。地形以台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分為北原山地、中部台原、洪積扇裙、東部河谷四種類型。

氣候特徵

蒲城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多年平均氣溫13.7℃,最冷月1月份-1.4℃,極端最低氣溫-16.7℃;最熱月7月份26.7℃,極端最高氣溫41.8℃。年平均日照時數2228.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19.9毫米,極端最大雨量876.1毫米,最少雨量271.8毫米。
2016年度氣候綜合評價:年平均氣溫偏高,降水嚴重偏少,光照不足。暖冬現象明顯,6—8月災害天氣次數明顯增多,霧霾污染、旱情嚴重。氣候屬於一般年份。
年平均氣溫15.6℃,較歷年平均氣溫13.7℃偏高1.9℃;年極端最高氣溫37.6℃,出現在6月29日和8月13日兩天,年極端最低氣溫-11.7℃,出現在1月24日。
年總降水量420.8毫米,較歷年平均降水量519.9毫米偏少99.1毫米,日最大降水量72.1毫米,出現在7月19日。年日照時數2191.9小時,較歷年平均值2228.9小時偏少3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9%。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蒲城縣境內有洛河及其支流白水河和大峪河。洛河境內長70千米,流域面積1354.26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7.3立方米/秒,最大年平均流量62.4立方米/秒,最小年平均流量1.27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540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1.33立方米/秒。白水河和大峪河境內長分別為15千米和13千米。
地表多年平均徑流量8.26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20.3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4.01億立方米。地下水凈儲量2.53億立方米,年平均可開採儲量1.54億立方米。2016年開採地下水8197萬立方米,全縣用水總量2.82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蒲城縣已探明的礦產有煤、石灰石、硫鐵礦、鋁土礦、白雲岩粘土礦高嶺土芒硝地熱水、腐植酸煤等10餘種,以煤、石灰石為主,總儲量分別為2.5億噸和504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蒲城縣常見植物300多種,其中人工栽培利用的約160種。野生植物中,可作藥材的70餘種。動物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百餘種。

土地資源

截至2016年末,蒲城縣行政區域總面積157981.07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2356.44公頃,園地面積26671.65公頃,林地面積3481.70公頃,草地面積7275.54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8255.64公頃,交通運輸用地5623.3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949.15公頃。其他用地2367.57公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7月,陝西省政府撤銷蒲城縣東陳鎮、平路廟鄉併入孫鎮,撤東楊鄉、賈曲鄉,併入城關鎮,撤原任鄉,併入荊姚鎮,撤大孔鄉三合鄉、坡頭鎮,合併設橋陵鎮,撤上王鄉,設上王鎮,撤翔村鄉,設立翔村鎮,撤椿林鄉,設椿林鎮。撤龍池鄉,設龍池鎮。
2015年1月,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辦事處;撤銷翔村鎮和上王鎮,合併設立堯山鎮;撤銷合併85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蒲城縣下轄2個街道、15個鎮。共269個村、23個社區、2460個村民小組,蒲城縣人民政府駐城關街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610526001000奉先街道
610526002000紫荊街道
610526101000罕井鎮
610526102000孫鎮
610526103000興鎮
610526104000黨睦鎮
610526105000高陽鎮
610526106000永豐鎮
610526107000荊姚鎮
610526108000蘇坊鎮
610526109000龍陽鎮
610526112000洛濱鎮
610526113000陳庄鎮
610526114000橋陵鎮
610526116000堯山鎮
610526117000椿林鎮
610526118000龍池鎮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總人口77.831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8789人,其中男4482人,女4307人,人口出生率11.1‰,人口自然增長率4.4‰。

經濟


綜述

2018年,蒲城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90.63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33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74.57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82.73億元,增長9.4%。人均生產總值25493元,比上年增長5.5%。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91.34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7.9%,比上年提升1.8%。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蒲城縣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5.4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7.55%。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6.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3.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6.7%。全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42.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7%,文化產業投資下降9%。
財稅收支
2018年,蒲城縣地方財政收入(不含鹵陽湖)6.1836億元,比上年增長8.27%。地方財政支出(不含鹵陽湖)47.4398億元,增長13.14%。
人民生活
2018年,蒲城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10元,比上年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743元,比上年增長9.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2%。

第一產業

2018年,蒲城縣農業總產值59.0033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農業產值45.3738億元,增長3.4%;林業產值5448萬元,增長12%;牧業產值7.4592億元,增長1.2%;漁業產值1897萬元,增長12.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4358億元,增長9.9%。
種植業
2018年,蒲城縣糧食播種面積131.9161萬畝,比上年上漲0.02%。其中,夏糧87.8353萬畝,上漲0.64%;秋糧44.0808萬畝,下降1.23%。糧食總產量37.775萬噸,上漲1.87%。其中,夏糧23.715萬噸,下降0.81%;秋糧14.0699萬噸,上漲6.86%。
畜牧業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豬存欄12.0261萬頭,同比下降1.09%;牛存欄16826頭,同比增長1.40%;羊存欄50140隻,同比下降0.35%;活家禽330.35萬隻,同比增長8.53%。豬出欄14.4956萬頭,同比下降0.36%;牛出欄6537頭,同比增長8.95%;羊出欄35592隻,同比下降3.53%;活家禽出欄90.93萬隻,同比增長15.94%。肉和奶產量分別為14634噸、38889噸,同比分別減少3.78%、增長1.68%;蛋產量26575噸,同比增長6.31%。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蒲城縣工業增加值61.82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國有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7.61億元,增長8.4%;規模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4.21億元,增長2.9%。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2.53億元,比上年增長21%。初步統計,產品銷售收入208.98億元,比上年下降4.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61億元;實現利稅總額4.07億元。
建築業
2018年,蒲城縣建築業增加值12.75億元,同比增長12.5%。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26.74億元,同比增長10.3%。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共簽訂合同額29.64億元,同比增長10.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07245平方米,同比增長0.7%。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蒲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9.01億元,比上年增長12.1%。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70777萬元,比上年增長13.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10萬元,增長13.5%。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254823萬元,增長13.5%;餐飲收入17564萬元,增長7.7%。
招商引資
2018年,蒲城縣共簽訂各類招商引資項目53個,項目總投資274.36億元。在建項目實際到位資金81.14億元,較上年增長27.27%,其中新開工項目35個,實際到位資金39.93億元,續建項目37個,實際到位資金41.21億元。
房地產業
2018年,蒲城縣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70676萬元,較上年增長208.4%;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3.6862萬平方米,增長47.2%;商品房銷售面積5.1194萬平方米,增長15.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3.3639萬平方米,下降74.1%。 
旅遊業
2018年,蒲城縣共接待遊客783.99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2.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8.3億元,增長31.1%。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40.4119億元,增長7.2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04.7974億元,增長9.25%。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69.2596億元,增長1.59%,其中短期貸款44.7196億元,增長8.0%,中長期貸款113.6657億元,下降3.6%。

文化


蒲城縣歷史悠久,境內文物薈萃,城外橋、景、光、惠、泰五座唐代帝王陵依山為墓,彼此烘托,尤以橋陵石刻最為精美,氣勢雄偉,為唐十八陵之冠,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南寺唐塔,北寺宋塔,遙相呼應,明清考院、六龍壁、勿幕圖書館、楊虎城將軍紀念館保護完好。縣博物館內,歷史文物琳琅滿目,境內僅省級以上重點文物單位就有12處,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蒲城歷史上文化昌盛,王鼎、井勿幕、李儀祉、楊虎城等先賢志士均出生於此。

交通


蒲城縣基本形成一個以縣城為中心,以西禹高速渭蒲高速公路及省道渭清路與國道108(原西澄路)為“雙十字”主骨架,以“兩縱兩橫兩輻射”主幹縣道為次骨架,城鄉相連、鄉村互通、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路。蒲城縣境內有各級公路2801.027千米,其中:國道主幹線西禹公高速公路53千米,渭蒲高速公路21千米,在建韋羅高速9.7千米,擬建黃渭高速公路(白水至蒲城段)蒲城段21千米;
108國道59.3千米,省道2條(罕正公路18.27千米、渭清公路50.18千米)68.45千米;各級農村公路1051條,2568.577千米,其中縣道9條,241.449千米,鄉道41條,320.586千米,專用公路2條,8.314千米,新建專用線2條,17.374千米,村道999條,1980.854千米,農村公路路網密度161千米/百平方千米,全縣農村公路路面鋪裝里程1701.76千米、鋪裝率67.2%,其中,通村公路1324.86千米。
2018年,蒲城縣年貨運量354.2萬噸,比上年增長1%;貨物周轉量31718萬噸千米,增長4%。客運量625萬人,下降2%;旅客周轉量37400萬人千米,下降5%。

社會


科技

2018年,蒲城縣受理專利申請量176件,其中發明專利113件,實用新型專利57件,外觀設計專利6件;專利授權量89件,其中授權發明57件,實用新型27件,外觀設計5件。 

教育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擁有普通中小學118所,在校學生76437人。其中:普通中學25所,在校學生30136人;小學93所,在校學生46301人;幼兒園173所,在校人數2696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60%;初中升學率100%;高中升學率97.83%。2018年全縣本科上線6780人。其中,一批本科上線1083人,比去年增加9人,二批本科上線2200人,比去年增加90人,三批本科上線3497人,比去年減少32人。
2020年5月19日,蒲城縣入選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45個,一元劇場文化惠民演出70場。文化站17個,其中包括5個文體中心。農家書屋275個,已實現全覆蓋。文化館、圖書館各1個。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縣劇團送戲下鄉243場。全縣實現文化產業產值1.2189億元,同比增長20.23%。

體育

2018年,蒲城縣共完成26個村級和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完成5個扶貧安置點,2個健康促進縣觀摩點,發放安裝器材87萬元。組織舉辦大型賽事15餘項,200餘場次,30天。組織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蒲城縣幹部職工運動會,涉及乒乓球、羽毛球、越野賽等十一個比賽項目,有67支代表隊2000餘名運動員參加。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擁有衛生機構459所,擁有床位3914張,衛生技術人員447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08人,註冊護師、護士1611人。年末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4.4416萬人,參合率達97.55%。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35500人,參加失業保險28890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63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81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8%。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39.3759萬人。
截至2018年末,蒲城縣共有民辦收養性機構7所,共有床位1300張,收養800人。年末納入城市低保715戶、1699人,人均月保障標準294元;納入農村低保2818戶、8455人,人均月保障標準一檔333元、二檔250元、三檔167元。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1所,五保對象927人,其中集中供養63人。 

基礎建設

2018年,蒲城縣水利系統水利建設投資2.59億元。有效(農田)灌溉面積66.16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35.5千公頃,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4.74千公頃。建成水庫9座,總庫容1728.06立方米。水利供水工程總供水量27507萬立方米,其中:農業供水20551萬立方米,工業供水3787萬立方米,城鄉居民生活供水1319萬立方米,城鎮公共供水1694萬立方米,生態環境供水156萬立方米。

安全生產

2018年,蒲城縣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起,較上年下降85.7%;死亡3人,下降62.5%;受傷0人,下降100%;經濟損傷400萬元,下降23.1%。

旅遊


蒲城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有舊、新石器時代和春秋戰國、漢、晉、魏、唐、宋遺址;有唐、宋、金代寺塔和明、清古建築;有王鼎、林則徐、楊虎城紀念館和永豐烈士陵園;更有著名的唐代4座帝王陵和唐讓帝惠陵等20餘座陪葬墓群,以唐睿宗李旦橋陵為最著名。自然景觀資源有堯山風景旅遊區、龍首壩黑峽谷風景旅遊區、張家山風景旅遊區、常樂風景旅遊區、山西村古城堡。
 
唐憲宗景陵
唐憲宗景陵
五陵閑雲
唐帝王陵二十座,十八座位於關中,其中唐睿宗橋陵、唐玄宗泰陵唐憲宗景陵等五座位於蒲城縣,史稱“五陵閑雲”。其中,橋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塔夜影
雙塔夜影
雙塔夜影
雙塔之南寺唐塔,原系慧砌寺舍利塔,為方形四面十級樓閣式磚塔,磚砌單壁中空,高約39米,始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北寺宋塔,位於城內北街崇壽寺舊址內,系密檐式方形磚塔,四面十三級、高約47米,始建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
 
楊虎城紀念館
楊虎城紀念館
楊虎城紀念館
原址系楊虎城將軍宅院,1983年對外開放,分東、西兩院。館內藏有楊虎城和母親孫一蓮生前生活用品,以及楊母六十大壽時,親朋及邵力子馬鴻逵、蔣介石等人贈送的壽屏,現為重要愛國教育基地。
 
王鼎紀念館
王鼎紀念館
清代著名愛國名相王鼎故居,1997年對外開放,位於蒲城縣內達仁巷54號。
 
六龍壁
六龍壁
建於明萬曆四十四年,高約6米,長約17米,為琉璃花磚精砌而成。雖歷經風雨洗禮,略顯破敗,可依然生動而富靈氣。六龍壁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
文廟
文廟
始建於唐貞觀四年(630年),為風格別緻的四進院落式古典建築群,館內“蒲城碑林”名碑薈萃。

代表人物


馮力軍,女,陝西蒲城人,1988年9月參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曾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黨組成員。 

獲得榮譽


2013年8月28日,蒲城縣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2019年5月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蒲城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9年12月,蒲城縣被命名為2019年度“省級生態園林縣城”。 
2020年4月,被中共陝西省委平安陝西建設領導小組授予“2019年度平安縣”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縣城。 
2020年11月24日,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紫荊公園,小路蜿蜒,柳條飄飄
紫荊公園,小路蜿蜒,柳條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