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樹玉

中國的硒研究專家

於樹玉,營養學生物化學基礎理論及腫瘤生物化學研究的科學家。早年著重於維生素研究,曾在1952~1953年赴朝鮮考察,解決抗美援朝前線戰士維生素缺乏,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功勛獎章。為探索腫瘤化學預防途徑,在國內首先開展了微量元素硒的抗癌、防癌作用機制研究,並深入現場實地考察、試驗。是國內外知名的硒研究專家。

人物生平


於樹玉,1926年1月1日生於吉林省永吉市(現吉林市)。祖父是山東省文登大水坡人,滿清時隨曾祖父遷居東北開荒,落戶于吉林省磐石縣朝陽山鎮。父親於登雲,於20世紀20年代畢業於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父親思想進步,主張革新創業、實業救國,這也是他對兒女的教育方針。為了讓兒女早日學到新知識,他請來家庭教師教子女們學習英語、語文等課程。1931年“九·一八”事變,父親為了抗日,散家財為東北抗日義勇軍購買棉服、捐助金錢。1932年3月被日本侵略軍憲兵隊逮捕入獄后殺害。母親隨即帶領子女逃亡北平,並送子女至當時專收東北逃亡學生的學校學習。於樹玉當時是在北平私立毓英小學讀書。這個學校是由自東北逃亡來北平的知識分子所創辦的,學校的老師都是些思想進步的愛國青年,經常用各種方式灌輸抗日救國的思想,包括組織學生參加抵制日貨的遊行和宣傳。1937年“七七”事變,北平又遭淪陷,於樹玉懷著“亡國恨、殺父仇”之心,立志“讀書救國”,將來做個有用的人,振興國家,免受侵略。所以她努力學習,從小學到大學幾乎全部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及免交學費待遇。1943年畢業於北平師大女附中。由於不願接受日本統治下的學校教育,她放棄了被保送北平師範大學學習,考入了不受日本直接管制的教會學校北平私立輔仁大學化學系。1947年畢業,獲理學院學士學位。那時生物化學還是一個年幼的學科,對於這樣一個新學科於樹玉深感興趣。為了進一步深造,1948年由輔仁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及教授推薦進入了北平協和醫學院生化科做研究生,在這裡受到了比較全面的及獨立進行科研的培訓。
“八·一五”抗戰勝利后,由於中華民國政府的腐敗,“光復”沒有給人民帶來希望,人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學生運動一個接著一個,在此期間於樹玉曾多次參加“反飢餓”、“反迫害”等的遊行和革命講演集會。於1949年1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外圍組織“協新社”。1949年6月由中國共產黨軍委衛生部安排在北平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學系工作。那時正值新中國建立之初,舊社會沒有給科研設備留下基礎,於樹玉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創立實驗條件、建立新方法,從事維生素的研究。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中,為改善前線戰士的營養,她親赴朝鮮戰地考查。她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夜以繼日地工作,同朝鮮人民一道完成了為前線戰士改善維生素缺乏的任務,為抗美援朝的最後勝利、為新中國政權的穩定做出了貢獻。於樹玉在實際鍛煉中,工作能力和政治思想不斷提高,195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4年由組織上推薦、經國家考試被錄取為公費生留學蘇聯。在北京俄語專科學校學習一年後,於1955年9月赴蘇聯在莫斯科大學生物系動物生化教研室做研究生。1958年按期完成論文答辯,獲後補博士學位。回國后,被分配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生化系工作,引進在蘇聯學習的線粒體研究方法,成立了氧化磷酸化組,任組長。1964年提升為助理研究員,並招收碩士研究生。文化大革命期間到江西永修縣衛生部幹部學校勞動鍛煉。1972年調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任務是建立腫瘤生化室。她白手起家,收檢原實驗所搬遷四川后遺棄下來的器材,籌建了腫瘤生化室,任室主任。文化大革命破壞了科研秩序,她撥亂反正,首先著手加強科研管理,建立了規章制度,提高科研人員的素質培養。在科研方面,她領導全室人員探索建立診斷腫瘤的新方法,尋找阻斷腫瘤發生的新途徑,為癌症的甲期診斷和化學預防做出了貢獻。1983年被提升為研究員。1992年10月起享受“為醫約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在社會兼職方面,曾任中國生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1982 年任北京生化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任北京生理科學會常務理事,1989年任中國營養學會微量元素與營養學會副理事長,1991年任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副主任委員,1989年任國際維生素與營養腫瘤學協會學術顧問(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Vitamin and Nutritional Oncology,后改為Internationa1 Society for Nutrition and Cancer,Scientific Counci1-lor)。於樹玉蜚聲中外,傳略載入1989年印度德里南亞出版社出版的“國際有成就人物傳略”、1993年出版的“中國當代科技發明家大詞典”、1994年出版的“專家名錄”、1998年出版的“中華人物辭海”等。

技術成就


1950年新中國成立還不到一年,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並將戰火燒到我國邊疆,不斷轟炸我國東北,使我國的安全遭到嚴重威脅,在周恩來總理嚴正聲明“中國人民決不容忍外國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下,抗美援朝運動在全國展開。在朝鮮前線,因不願給朝鮮人民增加志願軍口糧的重負,中國政府動員全民炒米、炒麵供給志願軍。1952年傳來消息,志願軍戰士普遍患夜盲症,嚴重影響夜間行軍和作戰。於樹玉曾飽嘗日本侵略中國之苦及出於作為一個營養工作者的職責,於1952年5月毅然赴朝,親臨前線了解情況、解決問題。通過對戰士的體檢,發現不但有夜盲症,還有乾眼病、牙齦出血、口角炎、唇裂等症。這主要是由於多種維生素缺乏所致。當時戰鬥多是在山野中打游擊戰,每個戰士身背炒米、炒麵作為口糧,很難及時得到新鮮蔬果供應。於樹玉幼年時曾挖過野菜。這次在朝鮮多山水、多草木的環境中,發現很多野菜,啟發了就地取材,用採食野菜補營養之不足的思路。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冒著敵機隨時出現掃射的危險,走遍高山、平原共同挖掘大家熟識的野菜。為了能及時分析新鮮野菜的維生素成分,她又回國一次,取試驗用的必需用品和儀器帶到朝鮮,在所居住的山洞中,因陋就簡安置了一個實驗室,把用酒精加熱的培養箱放在她的床頭,這樣在夜裡可隨時睜眼察看保溫箱的溫度,以保證實驗順利進行。此外還發揮她喜愛繪畫的特長,及時將採回的野菜用彩筆畫下來(當時還沒有彩照),最後整理資料,寫成包含76種野菜圖譜及維生素含量的兩本書“常吃的野菜”及“野菜與營養”,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衛生部出版,分發給前線各部隊,供大家識認、採食野菜以補充營養不足。此書後來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展出,它既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戰士們的艱苦戰鬥,在學術上也留下了史無前例的資料。1952年9月於樹玉獲得了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授予的功勳章人們常稱腫瘤是不治之症,這主要是因為癌症早期不易被發覺,待出現體征時往往已到晚期。所以早期診斷是攻克癌症關鍵之一。1972年於樹玉調至腫瘤研究所的崗位后,她領導科室人員從事腫瘤早期診斷研究。目標是將一滴血、一泡尿檢測癌症的方法,運用於早期診斷、檢測病情和治療效果。根據腫瘤的特點和惡性行為,在6年的時間裡成功地創建了9種簡單易行的用微量血或尿樣品(<50微升)檢查癌症的新方法,發表論文11 篇,並組織學習班,推廣使用。所建方法對癌症的陽性診斷率在85%~91.5%。其中四環素試驗診斷胃癌的方法只採用10微升血樣,曾在一萬人群“正常人”的普查中查處無陽性體征的早期患者,其方法及原理在第十二屆國際癌症會議上報告,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醫藥衛生部級獎。通過對腫瘤診斷的研究,對國內外有關動態有較全面的了解。應聘編寫中國百科全書腫瘤學分卷中“腫瘤生化診斷”部分,於1982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疾病以預防為主,癌症也不例外。1978年起,於樹玉開始研究如何用營養素硒預防癌症,降低腫瘤發生率。
硒是生物必需的微量營養要素,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人類癌症死亡率與硒水平有明顯的負相關關係。國外報道,美國34個城市的調查結果表明,穀物、土壤中的硒含量與胃、腸道、肺、乳腺、泌尿器官、頰咽等部位腫瘤及淋巴瘤、白血病的死亡率呈負相關關係。1977年文獻報道了對世界範圍內27個國家和地區的硒水平與腸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肺癌、胰腺癌發病率皆呈負相關,但胃癌、肝癌例外。
於樹玉領導科室人員結合國情走中國自己的道路。她親赴現場通過8個省24個地區的調查,發現居民血硒水平與中國三大高發腫瘤——胃癌、食管癌、肝癌皆呈負相關性。中國是世界上肝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由於其發病急、惡性程度大、病程短,有“癌中之王”之稱。因此,於樹玉重點研究肝癌與硒的關係。她通過對流行病學、動物試驗、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學及營養學等方面的研究,從理論上闡明了肝癌發生、發展與體內必需微量營養素硒的關係,並在肝癌高發區開展預防試驗,探索切實可行的預防肝癌的途徑,這在國際上是首創。
1.流行病學研究。江蘇省啟東市(縣)是我國肝癌高發區,於樹玉與啟東肝癌研究所協作在該地進行了流行病研究,結果證明:依地理區劃的不同地區,肝癌死亡率與當地糧硒、居民血硒水平呈顯著負相關性(相關係數為0.7),提示適當增加硒攝人量有對抗肝癌的潛在作用。
2.動物實驗。啟東地區人和鴨子肝癌發病率皆高,其致癌因素可能相似。為探索硒能否阻斷自然環境中的致癌因素,他們在啟東肝癌高發區寅陽鄉自然環境中進行了為期四年的鴨子試驗。在這四年試驗期間,於樹玉率領生化室人員分期分批,不顧寒暑赴現場進行實驗觀察。結果表明:飼料中加入1ppm的亞硒酸鈉使鴨肝的癌前病變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較對照組下降77%,提示硒可拮抗自然環境中的致癌因素,對預防乙型肝炎、肝癌皆有作用。為期兩年的大鼠試驗還證明,在飲水中加入適當的亞硒酸鈉可使黃麴黴毒素B1誘發大鼠肝癌發生率由64.7%(對照組)降至23.5%(試驗組)。在致癌不同階段補充硒都有降低肝癌發生率的效果。證明硒對癌變起始、促進過程都有拮抗作用。提示任何時候給人群補硒都有好處。另外,用體內移植肝癌細胞,試驗表明20天可使小鼠全部死亡,但給硒組卻有90%小鼠存活。在存活的小鼠中有一半未長腫瘤,以後再給這些小鼠移植肝癌細胞,仍不長腫瘤。提示硒可直接抑制腫瘤生長,並有提高機體免疫作用。這在基礎理論研究中得到證實。
3.基礎理論研究。生化實驗證明硒可抑制癌細胞內DNA及蛋白質合成;生物能學研究發現硒有選擇性的影響肝癌亞細胞器線粒體的結構與功能,限制其氧化磷酸化產生ATP,抑制線粒體結合的己糖激酶從而使有氧酵解明顯下降,證明硒阻斷能量供應是其抑制肝癌增殖機制之一。在相同條件下,硒對正常肝無上述作用。在對肝癌細胞膜流動性及與膜偶聯的信息傳遞系統調整作用研究中,表明肝癌細胞質膜流動性及Na+/K+泵活力皆大於正常肝,而cAMP下降,cGMP上升,cAMP/cGMP比值為正常肝的1/10,依賴於cAMP的蛋白激酶I型(與增殖相關)增高,Ⅱ型(與分化相關)下降,而給荷瘤小鼠硒后,可使上述指標向正常轉化。硒能使肝癌細胞與增殖相關的門冬氨酸甲醯轉移酶(ACTas)下降,與分化有關的組織特異酶氨甲醯磷酸合成酶(CPS1)上升,兩酶活性隨給硒天數呈反向協同變化。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表明硒可使肝癌細胞的癌基因c-myc基因表達下降。用酶切及分子雜交技術顯示,硒對染色質的構象有影響,能使c-myc基因在核小體梯度上分佈由低聚核小體移向高寡聚核小體,即向不利於轉錄的方向轉變。此外,硒使CPS1基因分佈由高寡聚核小體移向低聚核小體,即利於轉錄,此結果說明肝癌細胞在硒誘導下,基因染色質構象及表達皆趨向正常肝細胞轉化。在細胞學水平上的研究證實了硒對體外培養的肝癌細胞有抑制增殖,促進分化,使其向正常轉化:分裂指數下降,生長速度減緩,飽和密度下降,接觸抑制及貼壁能力增強,使致癌力下降。在人肝癌細胞株與人肝胚胎細胞混合培養中,硒能選擇性地作用於癌細胞,對生長快的正常胚胎肝細胞無影響。這種有選擇性地作用提示適量補充硒對正常細胞無副作用。
4.硒干預人肝癌發生的現場試驗。在上述研究結果的指導下,在江蘇省啟東市高發人群中進行了三項干預肝癌發生的現場試驗,收到了顯著效果。其一,在肝癌高發區13萬人中進行肝癌預防試驗。試驗組供食硒強化食鹽(含15ppm的硒酸鈉),對照組供食普通食鹽,歷經10年追隨給硒組肝癌發病率逐年下降,與對照組比較,下降了46%。值得提出的是在試驗期間1987 年,在啟東市發生肝炎流行,發現給硒區肝炎發病率較未給硒區少56.9%,表明硒對人的肝炎也有預防作用。其二,用富硒酵母干預乙型肝炎患者(澳抗陽性)發生肝癌的試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HBsAg+)是發生肝癌的高危人群,其肝癌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204倍。選擇HBsAg+者226例為試驗對象。試驗組113例每日口服富硒酵母片(含200微克硒),連服4年無肝癌發生,而對照組(服普通酵母片)4年中發生7例肝癌。其三,用富硒酵母片在肝癌高發家族中進行試驗。肝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肝癌高發家族中肝癌發生率比無家族史者高7.76倍。因此肝癌患者家系成員是肝癌高危者。在肝癌高發家族一級親屬3849例進行干預試驗,試驗組每日口服含200微克硒的硒酵母片,對照組口服普通酵母片。連續兩年的觀察(1986~1988年),服富硒酵母片組肝癌發生率較對照組下降60%。在各組試驗期間,未見不良反應。值得注意的是當停止供食硒后,肝癌發病率有上升,這是由於硒是一種營養素,體內硒水平的維持依賴於從體外攝取,於樹玉建議,從長遠看,供食含15ppm的亞硒酸鈉試驗的方法經濟、方便、安全,群眾樂於接受,尤其適用於癌症高發低硒地區。
除了肝癌外,於樹玉還帶領研究生在實驗室對硒作用與肺癌、白血病的機制在基因水平上進行了研究,表明硒使癌細胞的癌基因c-myc表達下調,抑癌基因Rb表達上調,非磷酸化Rb 蛋白增高,磷酸化Rb-蛋白減少,從而癌細胞增殖減緩。當硒與維甲酸聯合作用時,效果更顯著,為指導化學預防癌症方法提供了新線索。
於樹玉還與江蘇揚中縣衛生防疫站協作,在揚中縣二十餘萬人中,進行了為期五年食鹽加硒干預試驗,結果顯示4年總癌死亡率下降12%,胃癌死亡率下降18%,對主要呼吸系統病(包括肺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和高血壓、心臟病及急性心肌梗塞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對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線索。
於樹玉是國家科委“六五”、“七五”、“八五”攻關課題“微量元素硒的預防作用”的負責人,研究成果曾獲1989年中央衛生部醫藥衛生科學進步獎及1996年國際生物無機化學家授予的科勞斯施瓦茨獎。

人物履歷


1926年1月1日 出生於吉林省永吉市(現吉林市)
1947年 畢業於北平私立輔仁大學化學系,獲理學院學士學位
1948年 北平私立協和醫學院生化科研究生(postgraduate student)
1949~1954年 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學系實習研究員(1949~1952)及助理研究員(1952~1954)
1954~1955年 在北京俄語專科學校學習
1955~1958年 在蘇聯莫斯科大學生物系動物生化研究室學習,獲後補博士學位(КАНАИААШНАУК)
1959~1969年 任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生化系助理研究員(1959~1963),副研究員(1964~1969)
1969~1971年 在江蘇永修縣衛生部“五七”幹校勞動
1972~1994年 任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生化系主任,副研究員(1972~1983),研究員(1983~1994.9)
1994年9月 離休,時年69歲

主要論著


1.於樹玉。線粒體的生物化學。細胞學進展。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144~178
2.於樹玉,沈祤琲,王世旗。大鼠在冷適應過程中肌肉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的變化及其機制的初步探討。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64,4(1):97~105
3.於樹玉,諸亞君,關崇芬等。四環素試驗診斷胃癌的原理的初步探討。腫瘤防治研究,1977,1:5~8
4.於樹玉,趙清正,諸亞君。腫瘤宿主血清的氧化磷酸化解聯因子。中華腫瘤雜誌,1983,5(3):172~175
5.於樹玉,諸亞君,劉秋燕等。硒對艾氏腹水癌生長的抑制作用及對癌細胞線粒體呼吸及氧化磷酸化的影響。中華腫瘤雜誌,1983,5(1):8~11
7.於樹玉,趙清正,諸亞君。腫瘤宿主血清中脂質過氧化物水平動態變化及抗氧化劑對其影響。中華腫瘤雜誌,1984,6(1):5~7
8.於樹玉,李國光。不同腫瘤細胞線粒體對超體溫高熱(42℃)的反應,癌症,1984,3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