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祖愷
童祖愷
童祖愷(1907—1930),字瑞梅,化名董超,建德大洋人。1922年8月考入浙江省立第九師範學校。
童祖愷,浙江建德人。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中國國民黨左派建德縣黨部成立,任監察委員,負責全縣農運工作。並參與成立了建德縣第一個共產黨小組。1927年9月,任中共建德縣委第一書記。1928年1月16日,童祖愷等人在建德大洋召開農民協會會員大會,宣布實行減租減息,打倒土豪劣紳等決定。因人告密,19日被捕,后因證據不足,被保釋。出獄后避走上海,繼續從事黨的工作。1930年5月9日,參加組織和領導建德農民暴動,為暴動領導人之一,擔任政治委員,併兼大洋大隊政治委員,負責大洋地區暴動。由於地主告密,7月20日在桐廬被捕。27日上午,被槍殺於建德梅城南門碼頭。
1922年8月,考入浙江省立第九師範學校。1925年初,受馬列主義的教育,思想有了新的飛躍。“五卅”慘案消息傳到建德后,他積極參加演講、查抄日貨、罷工、罷市、罷課等活動。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任國民黨建德縣黨部監察委員,領導全縣農民運動。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后,他仍在建德縣大洋一帶堅持地下鬥爭,發展一批黨員,創辦農民夜校,宣傳革命真理。同年9月,成立中共建德縣委,任書記。1928年1月,被捕,囚禁杭州“浙江陸軍監獄”,因身份未暴露,12月26日,被具保釋放,仍任中共建德縣委書記,並負責鄰縣的考察、督促工作。自撰《浙西現狀報告》報黨中央,對浙西革命工作提出了積極的建議。1929年,黨組織調他到上海工作。1930年5月,回建德組織領導農民武裝暴動,任暴動政治部主任兼大洋大隊政治委員。暴動失敗,反動政府懸賞五百大洋緝拿他。同年7月19日,在桐廬縣迎春旅館不幸被捕。7月27日,在建德縣梅城慷慨就義。
1925年2月,在共產黨員唐公憲、進步教師竹均之的引導下,童祖愷與嚴汝清等同學一起,陸續閱讀了《新青年》、《嚮導》等進步刊物,開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上海發生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消息傳到九中后,在唐公憲、竹均之等進步老師的支持下,童祖愷、嚴汝清等進步學生,積極響應全國學聯和浙江省學聯的號召,成立了浙江省立第九中學學生自治會,童祖愷、嚴汝清等被推選為學生會理事開展了聲援活動,同社會各界代表組成“仇貨”檢查組,在碼頭當眾燒毀日本貨。還聯合商界提出了“不進日貨”,“抵制美貨”等口號,對抗拒檢查的奸商進行處理。期間,童祖愷以學生會的名義,在學校操場上搭台演出話劇《南京路上慘案》,自己扮演主角顧正紅。同時還組織同學,深入農村進行宣傳。並為慰問“五卅”慘案遇難的烈士家屬募籌捐款。1926年1 1月,童祖愷由俞弁群、竹均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2日,國民黨左派建德縣黨部(籌)成立,童祖愷被選為監察委員,負責全縣農運工作。1927年3月,童祖愷等人到大洋一帶農村組織農民協會,宣傳減租減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竹均之奉命離開建德,黨的工作由童祖愷負責,童祖愷組織召開縣民大會,和國民黨右派、土豪劣紳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5月,國民黨實行“清黨”,童祖愷等人轉入農村。7月到大洋,以接辦建南小學為名,舉辦農民夜校,組織農民協會,秘密發展黨員,壯大黨的組織。1927年9月,根據浙江省委指示,中共建德臨時縣委在大洋建南小學召開全縣黨員代表會,正式成立中共建德縣委。童祖愷任書記,委員有嚴汝清、關汝凡、關啟先、胡耀先。建德縣委還負責淳安、遂安、壽昌三縣的工作。同年10月,中共浙江省委派姜挺到建德傳達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在黨組織中貫徹了實行農民暴動、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工作方針。10月下旬,縣委決定成立建德縣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11月19日,在大洋高庵召開了有48人參加的農民協會代表會議,正式成立了建德縣農民協會。會後,各地農民協會組建了赤衛隊,減租減息運動迅速在東、南、西各區農村展開,大洋、洋尾、洋溪、三都、麻車等地區數10個村莊的2000多農民參加了鬥爭。 1928年1月16日,縣委、縣農民協會在大洋童家祠堂門口廣場,召開有大洋、里黃、胡店、洋尾、麻車、三河等地農民協會會員和農民1000餘人參加的誓師大會,會上,童祖愷作了演講。大會宣布了“團結戰鬥,打倒土豪劣紳,繼續實行減租減息,廢除苛捐雜稅(年關的豬捐、酒捐),反對封建迷信,提倡節約過年”的決定,併當即在大街上張貼布告,舉行遊行示威,大洋鎮大地主謝樟照見此聲勢,驚恐萬狀,慌忙派人進城向縣政府報告“大洋共產黨要起事了。”縣長周煌誠立即電告省防軍要求派人來大洋鎮守。1月19日,反動軍警100多人,到大洋、洋尾鎮壓農民運動。同日,童祖愷被捕。1月22日轉到杭州浙江陸軍監獄,半年後轉入反省院。當局終因查不到確實證據,於12月26日允許具保釋放。童祖愷出獄回到建德后,重新擔負縣委領導之職。由於童祖愷堅持鬥爭,又引起敵人的嚴密注意。黨組織考慮他的安全,決定讓他暫去上海立達學園,以教書為名,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1929年7月16日寫成《浙西現狀報告》,向中央彙報了浙西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及農民革命情緒等。由於頻繁的革命活動引起敵人的注意,9日,黨組織決定讓他去上海。 1930年5月9日,童祖愷奉命回到建德,參加和領導了建德農民暴動。7月6日晚,率領暴動隊員攻打大洋公安分局,繳獲全部武器。7月7日,炮打敵人汽艇,打退了從蘭溪來的敵人。7月8日下午,縣保安隊一個連分三路圍攻大洋,童祖愷和童潤蕉堅持到最後才撤退。7月10日,童祖愷組織郭村農民暴動失利,他和姚鶴庭等人轉分水經桐廬欲去上海,因人告密,7月19日在桐廬被捕。受審時,童祖愷堅貞不屈。1930年7月27日上午,童祖愷被槍殺於梅城南門碼頭。
青山有幸埋忠骨,歷史功勛樹碑豐。在中共建德市(縣)委建立85周年的紀念之年,為謳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傳承仁人志士的奉獻精神,激發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熱情,我市完成了對童祖愷童潤蕉烈士紀念館的改造提升。3月24日,經過改造提升后的童祖愷童潤蕉烈士紀念館隆重開館,童祖愷童潤蕉烈士銅像同時揭幕,中共建德革命史料展廳一併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