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龍鎮

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下轄鎮

湖北省襄陽市卧龍鎮,原名泥嘴鎮,當地人也叫泥咀鎮。

歷史沿革


古時為漢江河道淤泥沖積而成,名曰泥嘴,有時也叫作泥咀。2001年以前一直為原襄陽縣縣境。
1983年成立襄樊市,由於離市區較近,因為市區經濟發展,所轄區域連續做出調整變化補充發展需要。
卧龍鎮
卧龍鎮
2001年12月,襄陽縣配合原襄樊市城區發展,進行撤縣改區,所轄縣域一併進行調整,其中將其襄陽縣泥嘴鎮,歐廟鎮,新集鎮(鄉)一起劃歸襄城區管轄。
2002年3月,襄城區人民政府向襄樊市人民政府提交將泥嘴鎮更名為卧龍鎮的請示。湖北省人民政府於2003年11月11日批准同意將泥嘴鎮更名為卧龍鎮,同時新集鎮(鄉)撤併,卧龍鎮管轄,管轄區域擴大為兩鎮區域。

位置境域


襄城區卧龍鎮地處漢江南岸,隆中山北麓,位於襄陽市城區西十公里處,其名來源於漢水改道北行,淤泥堆積而成的一個泥巴嘴子,后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小集鎮,隨稱之為“泥嘴”。

地形地貌

泥嘴所轄區域,地貌豐富,山地與平原地貌明顯。西部區域主要為山地丘陵地帶,為秦嶺大巴山余脈,與南漳縣谷城縣毗鄰,山林資源豐富。由於特殊環境,具有豐富的溶洞地貌,尤其以九天娘娘洞最為著名。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版圖面積283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2萬畝,山林面積13.6萬畝,灘塗面積4萬畝。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街西村,轄43個村(居)委會,255個小組,總人口7067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6萬人。
45個村委會:卧龍、新集、街西、街東、新建、東合、光明、毛梁、薛梁、譚庄、高灣、胡巷、袁巷、屠巷、黃河、魏灣、華崗、玉皇、白馬、青山、回龍、梁家、徐台、當華、大堰、姚河、西鄉、金橋、鄢洲、橫嶺、洪廟、蓮花、朝陽、畢廟、官山、晏灣、楊井、雲岫、崗廟、姜新、隆林、牌坊、觀音、木橋、尤河、聞畈、平橋。
卧龍新集街西街東
新建東合光明毛梁
薛梁譚庄高灣胡巷
袁巷屠巷黃河魏灣
華崗玉皇白馬青山
回龍梁家徐台當華
大堰姚河西鄉金橋
鄢洲橫嶺洪廟蓮花
朝陽畢廟官山晏灣
楊井雲岫崗廟姜新
隆林牌坊觀音木橋
尤河聞畈平橋

經濟


卧龍鎮地處漢江南岸,水資源豐富。境內西部山區建有多處水庫,為襄陽市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為全市人民的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
境內溝渠密布,土地主要沙質土,為農業生產提供重要保障,使得該鎮以農業為主要經濟。

農業

全鎮種植水稻5.9萬畝,總產量達到31477噸,小麥面積5.5萬畝,總產量達7980噸,2004年糧食總產量遞增率為4.3%;油料總面積達3.99萬畝,總產量達6332噸;在油料生產中,油菜籽2.66萬畝,總產量達3314噸;花生9530畝,總產量達2762噸。
與中國農科院油菜作物研究所、武漢市農科院西甜瓜研究所、湖北省農業廳種植處、湖北種子集團公司、湖北中香米業公司、襄陽正大公司、瀋陽農科院、襄陽市農技推廣中心等八家單位合作,全鎮年制種面積1.5萬畝,其中油菜1.3萬畝,玉米1500畝,水稻1000畝,其它500 畝。其中年生產種子油菜種子150萬斤,魚穗玉米種150萬斤,水稻種40萬斤,其它種子15萬斤,合計生產種350萬斤,創造產值1000萬元以上,為民增收320萬元,畝增收200元以上。涉及全鎮19個村,為民增收320萬元,畝增收200元以上。成為全省制種第一大鎮。
以新建村為龍頭,帶動了一大批農民種植,以形成規模化生產,產品遠銷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卧龍鎮新建村的山藥基地,山藥種植戶們喜獲豐收。

林業

全鎮有山林面積14萬畝,現170多家公司集團及個人私營業主參與全鎮林業大開發,2003-2004年,灘塗造林1.4萬畝,退耕還林5400畝,成片造林8000畝,四旁植樹30多萬株,營建綠色通道三條,總長達31公里,兩年實現產值分別為1205萬元和1427萬元。

交通


該鎮交通區域優勢明顯,S303國道(襄谷路)貫穿全鎮,並經過不斷修建升級,現為西部進出襄陽市區的重要通道,隨著鄂西生態經濟旅遊圈的發展,日漸成為三國旅遊,武當山黃金旅遊經濟帶的重要紐帶。
襄荊高速(二廣高速)從北向南穿過,與全國高速公路網互聯互通,通達全國。
隨著國家中西部鐵路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卧龍鎮鐵路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原轄區並無鐵路過境。武襄十高鐵(武西高鐵),設計時速350km/h,自東向西穿越南部山區,並設越行站。國家北煤南運通道重點建設工程重載鐵路蒙華鐵路,從北向南穿越與市區結合部。境內形成縱橫交錯的十字鐵路網,與全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

旅遊


景點

經濟多年處於初步開發階段,初步形成以古隆中為核心旅遊區域。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襄陽市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境內旅遊資源也得到初步開發,初步形成鳳凰溫泉假日旅遊度假村和九天娘娘洞兩個新的旅遊景區,建成旅遊區域集群,同時為建設優秀旅遊鄉鎮添上重要一筆。
該鎮所轄核心區域地處襄陽市國家級著名風景區-古隆中核心區域,諸葛孔明曾經在此躬耕苦讀,並稱為“卧龍",因此更名為卧龍鎮,更符合該地區豐富的歷史底蘊。回龍觀,白馬寺,谷隱寺如明珠般散落其廣大的山林之中。該鎮現轄有卧龍辦事處,設有卧龍居委會、建有卧龍街,還有卧龍坑等近50條關於卧龍的美好傳說。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