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橫江的結果 展開
- 安徽南部河流(新安江支流)
-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轄鎮
- 四川、雲南、貴州河流(金沙江支流)
- 古長江渡口(今安徽和縣東南)
- 霞浦縣橫江村
- 湖南邵陽河流
橫江
四川、雲南、貴州河流(金沙江支流)
橫江徠是金沙江下游右岸一級支流,同時也是金沙江最後一條支流,又名朱緹江、戈魁江、石門江,在雲南稱為關河,《水經注》中稱為羊官水,橫跨川、滇、黔三省,全長307公里,發源於貴州威寧草海,形成洛澤河,自南向北流至雲南彝良縣,與灑漁河、昭魯大河、牛街河匯合后始稱橫江河,流經雲南鹽津縣、水富縣和四川宜賓縣,在小岸壩河口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積達15000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約88.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約280立方米/秒。
橫江發源於貴州威寧縣有“高原明珠”之稱的草海,幹流橫跨川、滇、黔三省。支流眾多,在貴州省境內主要有流洛澤河(又稱白水河)左岸支流興隆河和拖洛河,右岸有以則河。在雲南省境內有發源於魯甸縣水磨鄉大海子,自南向北流至灑漁河大橋與居樂河匯合后稱灑漁河,至大關縣大灣子處與洛澤河匯入后稱大關河,至鹽津縣柿子壩有右岸較大支流白水江匯入后始稱橫江,再流經鹽津、水富及四川宜賓等縣,橫江幹流全長307km,天然落差2080m,流域面積14980km。主要支流有興隆河、拖洛河、灑漁河、牛街河(又名白水江)、大關河、昭魯大河等。
2005年流域總人口320.78萬人,城鎮人口61.81萬人。域內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耕地面積659萬畝,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蕎麥、洋芋、雲豆、烤煙等。橫江上段耕地和人口集中,經濟發達,是昭通市糧食和經濟作物主產區,交通便利,以公路、鐵路運輸為主,幹流鹽津至江口河段歷史上曾通航。橫江灘頭小溪河匯入后至河口約50km河段為雲南與四川兩省界河。
區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為4.3%,且發展很不均衡。橫江流域耕地灌溉面積80.29萬畝,有效灌溉率16.1%,但部分工程年久失修,配套設施不完善,效益低下。雲南省昭魯壩子、龍樹河河谷、灑漁壩子和靖安壩子位於橫江上段,已建蓄水工程設計灌溉面積62.1萬畝,實際灌溉面積僅24萬畝,其中昭魯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2.9萬畝,但漁洞水庫渠系配套設施不完善,實際灌溉面積僅11萬畝。橫江下段河流切割較深,耕地分散且田高水低,大多從河道引水灌溉,控制灌溉面積小且灌溉保證率不高。
域內縣級以上城鎮有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魯甸縣、彝良縣、大關縣、鹽津縣、水富縣及貴州省威寧縣,分別從漁洞、硯池山、水田河、楊灣橋等干支流水庫、山泉或天然河道取水。現狀供水設施的供水能力無法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尚有132.89萬農村人口存在飲水安全問題。
橫江流域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2578.2MW,其中幹流1535.5MW,佔全水系的59.5%,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MW及以上河流共8條。已(在)建水電站裝機容量約佔水力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的60%,其中雲南境內裝機在5MW以上的已建電站有漁洞、高橋、石廠溝、菁林、柏香林、高橋、黃家坳、張窩、洛澤河、涼水溝、小河、上清河三級、新田和麻窩,在建電站有悅樂、油房溝、撒漁沱、廟林、燕子坡、楊柳灘等;貴州境內在洛澤河幹流已建電站有羊銜一級、羊銜二級、天橋、袁家灘一級,袁家灘二級在建。
橫江流域地形複雜,暴雨洪水頻繁,是雲南省洪災高發區,昭陽區、彝良、大關和鹽津等沿江各縣城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工程來解決,現狀防洪標準均不足10年一遇,防洪形勢嚴峻。同時,橫江流域也是山洪災害高發地區。
魯甸縣桃源壩區和昭陽區地勢較低、雨水多,已建排灌站總裝機1617kW,排澇豎井2個,大小排澇(灌)溝34.3km,但機組老化,土溝(渠)和河道垮塌、淤塞嚴重,魯甸河、桃源河的泄流能力不足,洪水漫堤經常發生,更加重了內澇區的排澇負擔。
2005年流域內水土流失面積達7625km,占土地總面積的51%,其中昭陽區、魯甸縣、彝良縣等地水土流失嚴重,列為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縣,治理后昭陽區的水土流失面積由1988年的1098.26km下降到2005年的542.8km。
橫江干支流沿岸分佈著昭通市昭陽區、大關縣、鹽津市、彝良縣和貴州省威寧縣等眾多城鎮,由於生產及生活廢污水排放量大且治理措施滯后,水環境狀況呈惡化趨勢,昭陽區所在的昭魯大河、禿尾河和利濟河污染嚴重,橫江下段的彝良-鹽津保留區水質為劣Ⅴ類;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草海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該河段可達到Ⅱ類水質標準;橫江流域其他河段水質為Ⅰ~Ⅲ類。
橫江主要開發任務為供水、灌溉、發電、防洪、排澇、水土保持和水資源保護,遠期發展航運。
規劃通過調整水庫部分灌溉用水為城鎮供水(昭陽區和魯甸縣)、擴建現有水廠(彝良、水富縣)、新建供水水庫(鹽津縣油坊溝水庫、大關縣翠屏山水庫)、貴州省威寧縣修建罐子窯提水工程等措施,以滿足城鎮發展的用水需求。規劃在2020年前解決132.8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規劃近期對昭魯灌區、段家石橋灌區、龍樹灌區、羅坎灌區、嵩枝壩灌區等大中型灌區及其它小型灌區進行續建配套、病險老化工程除險加固,使其恢復到設計供水規模,在橫江下段適當發展中小型灌區,新建銅鑼壩、梅家河和黃水河水庫;遠期興建松林、太華等中小型蓄水工程,以滿足新增灌溉用水,規劃2030年流域有效灌溉面積146萬畝,有效灌溉率達22%。
橫江流域大中型灌區配套規劃近期建設工程表
灌區 名稱 | 所在 區縣 | 設計灌 溉面積 (萬畝) | 現狀灌 溉面積 (萬畝) | 現狀灌溉 保證率 (%) | 規劃灌 溉面積 (萬畝) | 規劃灌溉 保證率 (%) | 新增灌 溉面積 (萬畝) | 改善灌 溉面積 (萬畝) | |
昭魯灌區 | 昭陽、魯甸 | 52.9 | 28.8 | 55 | 14.1 | 75 | 14.1 | 4.49 | |
段家石橋灌區 | 昭陽 | 5.2 | 4.3 | 40 | 0.9 | 75 | 0.9 | 0.9 | |
龍樹灌區 | 魯甸 | 5.5 | 4.4 | 55 | 1.1 | 75 | 1.1 | 0.67 | |
羅坎灌區 | 鎮雄 | 5.38 | 4.5 | 45 | 0.88 | 75 | 0.88 | 0.3 | |
蒿枝壩灌區 | 永善 | 5.15 | 3.55 | 40 | 1.6 | 75 | 1.6 | 1.55 |
橫江幹流規劃20級開發方案,自上而下分別為漁洞水庫(已建)、高橋(已建)、柏香林(已建)、悅樂(在建)、油房溝(在建)、黃葛溪、灑漁河口、青崗坪、石格閘、黃荊壩、新馬蹄石、豆沙關、兩河口、灑漁沱(在建)、萬年橋、燕子坡(在建)、楊柳灘(在建)、大魚孔、張窩(已建)、伏龍口,總裝機778.6MW,年發電量35.82億kW·h。其中下游四級採用低水頭、河床式開發為主,其餘河段大多為引水式開發,若不考慮預留河道的生態流量,勢必對當地的生產、生活及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必須妥善處理好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
昭陽區是域內重點防洪對象,規劃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擬採取堤防、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彝良、鹽津規劃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規劃治理河長21.045km,其中彝良縣城7.645km,鹽津縣城13.4km。同時規劃對流域內的山洪溝、泥石流溝及滑坡進行綜合治理。
規劃對昭陽區昭魯河流域澇區和魯甸澇區在現有排澇溝、排灌站更新改造的基礎上,新建各類排澇設施,使澇區治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1d暴雨3d排干。
規劃開展山洪溝、泥石流溝及滑坡治理和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雲南省水土流失面積從現狀的5268.5 km,分別減少到2020年2286.3km和 2030年422.4 km。
規劃對昭陽區所在的昭魯大河、禿尾河和利濟河,以及橫江下段的彝良-鹽津保留區重點水質污染河流(段)進行有效治理。洛澤河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水質保護目標定為Ⅰ類;橫江流域其他河段水質標準維持現狀為Ⅰ~Ⅲ類。
近年來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橫江航運提出了新的要求,幹流梯級開發為遠期發展航運創造了有利條件,且梯級開發均考慮了遠期發展航運要求。據2001年四川省交通廳《四川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1~2050)以及雲南省交通廳規劃,橫江幹流遠景航道標準為Ⅵ級,年通航能力480萬t。
橫江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92萬千瓦。現已規劃七個梯級電站,總裝機39萬千瓦。橫江水電開發始於2003年,已完成總投資18億元。
張窩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工程總投資4.37億元,該工程已於2006年2月投入商業運行,2007年10月全面竣工。
楊柳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4萬千瓦,工程總投資預計4.25億元,其首台機組已於2010年元月投入商業運行。
撒魚沱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工程總投資預計4.37億元,該工程已於2008年10月投入商業運行,2009年元月全面竣工。
萬年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4萬千瓦,工程總投資預計4.75億元,已於2007年11月開工建設,正按計劃進行施工,其首台機組將2010年末投入商業運行。
大魚孔水電站總裝機3萬千瓦,工程總投資預計2.5 億元,已於2007年11月開工建設,正按計劃進行施工,其首台機組將於2010年末投入商業運行。
燕子坡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4萬千瓦,工程總投資預計5.1億元,已於2008年4月開工建設,正按計劃進行施工,其首台機組將於2011年投入商業運行。
伏龍口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工程總投資預計4.5億元,計劃2010年末開工建設。
橫江,橫跨川、滇、黔三省,《昭通市人民政府網站》《貴州省志·地理志》稱全長307公里,《昭通地區志》稱306公里(但此三種資料所指源頭不同,而長度基本相同,存疑),上游為洛澤河,雲南省《昭通地區志》《貴州省志·地理志》皆稱源於魯甸縣水磨鄉滴水大海子,即以灑漁河為正源。最新的《昭通市人民政府網站》稱發源於貴州威寧草海,即以東支洛澤河為正源。若以洛澤河為正源,據《貴州省志·地理志》威寧草海上游仍有六洞橋河,發源於烏蒙山脈楊梅山北麓。故應以威寧縣烏蒙山脈楊梅山北麓為源頭。
在貴州省境內,洛澤河上游稱白水河,其在威寧金鐘區源流段稱六洞橋河。六洞橋河源於烏蒙山脈楊梅山北麓,西北流入草海,經威寧城至大橋北流,至黑岩洞潛入地下,至罐子窯出露於地表,洪水則經排洪隧洞沿溪流下流至罐子窯匯合,東北流至羊街折西北流,至圭家折西流,至恆底河口下折西北流,至大灣子入雲南省彝良縣境。羊街至梭家灣子段為威寧、赫章兩縣界河(此段有地圖標註為興隆河)。
在雲南省境內,自南向北流至昭通市彝良縣、大關縣,與灑漁河、白水江匯合后稱橫江,流經雲南鹽津縣、水富市和四川宜賓縣(界河),在水富市小岸壩河口(宜賓安邊鎮對岸)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積達15000平方公里(《貴州省志·地理志》稱流域面積14175平方公里,貴州省境內為3080平方公里,稍有差別),年徑流總量約88.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約280立方米/秒。
橫江
橫江
橫江水文站實測,多年平均流速1.4米/秒,流量298立方米/秒,徑流量92.16億立方米,含沙量0.92公斤/立方米,年輸沙量834萬噸。
流域內徑流以降水為主,融雪補給較少;流域內岩溶發育,地下水豐富,且與降水季節分佈一致。6~10月徑流量佔全年60~70%,最小流量多出現在3~5月,年際變化平穩。橫江幹流出口控制站橫江站多年平均流量為28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88.2億立方米。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峰多出現在7~8月,實測年最大流量7140立方米/秒(1992.7),實測年最小洪峰流量僅1820立方米/秒(1987.7),調查到歷史洪水流量達15200立方米/秒(1931.7),洪枯變幅較大。
草海,是白水河的源頭湖泊,位於貴州西部威寧高原面上,是一個受地質構造影響而形成的典型岩溶湖泊。它原為平緩山丘間盆地,耕地集中,人煙稠密,溪流靠北部黑岩洞一帶溶洞消水,清咸豐七年七月(1857年8月),淫雨為災,山洪暴發,抱木夾泥沙堵塞消水洞,南北兩海子合而為一,積水成湖,曾稱松坡湖,后因湖中水草茂盛而稱草海。草海海底海拔高程一般在2170米左右,歷史上最大水面面積達48平方公里,建國初期最大洪水水面仍達45.5平方公里,枯水水面19平方公里,常水水面31平方公里,水深最大達9米,海面呈佛手形,多水草和小魚蝦。海子周圍土地冬春可種植一季作物,若雨季提早則受澇無收。
六洞橋河,為草海主源,發源於烏蒙山脈楊梅山北麓,西北流入草海上海子,集雨面積127平方公里。草海北邊稱下海子,有耿家屯、干海子、楊灣河匯入,總集雨面積420平方公里。草海蓄水常年不斷,但受地質構造岩溶發育的影響,羊關山至黑岩洞間形成地下通道滲漏,在北部罐子窯附近羅鍋井出露,洪水則經黑岩洞排洪隧洞泄入山溪,匯於白水河。
洛澤河,上源於白水河。發源於貴州西部邊緣威寧草海,為一湖源河流。自河源下行120公里至大灣子入雲南彝良縣境,經彝良縣城至洛澤河口注入橫江。樓家灣子至大灣子段,長34公里,為雲貴界河。流域跨雲、貴兩省,河流全長156公里,落差1509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84.5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積426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9.6‰。洛澤河在貴州境內稱白水河,為洛澤河上源,羊街至梭家灣子段為威寧、赫章兩縣界河。
白水江,為橫江右岸一級支流,金沙江下段水系,發源於貴州省赫章縣毛姑村,在鎮雄縣坪上鄉核桃樹進入雲南,由東南流向西北,流經鎮雄縣的牛場、五德、羅坎和彝良縣的洛旺、牛街等鄉鎮后,於鹽津縣柿子壩匯入橫江。河流全長128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4.6‰,流域集水面積3710平方公里,其中省內流域面積3236平方公里流域地理坐標,東經104°03′~104°59′,北緯27°05′~28°00′。該流域屬低緯度、高海拔地區,處於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過度地帶,流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河流方向與山脈延伸一致從東南流向西北。流域內植被較好,岩溶發育,伏流較多,地下水豐富。因河流切割作用,地形起伏變化很大,山高谷深,最高點嬌頂山海拔2173米,最低點柿子壩交匯口海拔450米,高差懸殊1723米。白水江主要支流有牛場河、以者河、鹽溪河、瓦石河、小干溪、紅十溪、紅岩河等。
橫江
灑漁河,系金沙江上游段右岸的一級支流,為橫江上游幹流。灑漁河發源於魯甸縣水磨鄉大海子,此段始稱為龍樹河,自西向東流經貓鼻子水庫後轉而向北,流經鐵廠、水磨、龍樹及新街四個鄉鎮后,在蘇甲鎮跳石電站轉而向東南進入漁洞水庫,漁洞水庫壩址以下即為漁洞水文站,在樂居鎮附近轉而向東北,在灑漁河大橋與樂居河匯合后才稱為灑漁河,然後至大關縣大灣子處與洛澤河匯入后稱大關河,至鹽津縣柿子壩有右岸較大支流白水江匯入后始稱橫江,再流經鹽津、水富之後匯入金沙江。灑漁河流域面積3558平方公里,河長186公里,平均比降14.44‰。
龍樹河,源於水磨鄉鐵廠村貓山大海子,由南向北流經水磨、龍樹、新街、蘇甲4個鄉鎮15個村,流域面積532.65平方公里,占灑漁河流域總面積的75.1%,其中,69%屬於魯甸縣,31%屬於昭陽區。地形以山區地形為主,山高坡陡,下墊面多為強風化的玄武岩區域地層構造,表土多為鬆散的殘坡積層粘土。龍樹河長56公里,寬15~30米,平均坡降17.3‰,流域內易產生地形雨、雷陣雨,每年的汛期5~10月暴雨出現頻繁,雨急量大,流速快,而土壤和岩層滲透性差,降雨損失量小,易形成山區洪水,陡漲陡落,峰尖量大,50年一遇洪峰流量13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6.13立方米/秒,有記載的最枯流量0.43立方米/秒。兩岸耕地集中,耕作基礎較好,是著名的高寒水稻產區,是魯甸第二水稻主產區。
昭魯河,由土主寺河、桃源河兩大支流組成。土主寺河主要支流有嘟嚕河(近代稱魯甸河),桃源河主要支流有賽家營河、白泥溝河、桃源中溝等支系。主幹為土主寺河,位於文屏壩區,源於火德紅鄉爛泥箐,由西向東於茨院鄉板板房村石牛口出境流入昭陽區,長30.7公里,主要支流有嘟嚕河(魯甸河),源於嘟嚕大坡白岩,流經安閣、縣城,在牛頭寨匯入土主寺河,總徑流面積98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15‰,年平均流量0.53立方米/秒,河床寬5~10米。
出水堰,大關縣玉碗村油房溝梁子出露的泉水,經大關縣城邊至黃葛鄉金平村匯入關河。
高橋河,發源於五蓮峰分支斗蓬山,經大關木杆、高橋兩鄉於小關溪匯入關河。
串絲河,發源於五蓮峰分支羅漢坪山巔,經鹽津串絲、普洱鄉,於普洱鎮匯入關河。
上溪河,發源於五蓮峰分支大寶頂梁子,經普洱鎮合串絲河匯入關河。
中灘河,發源於水富市太平鄉,經兩碗鄉至新灘村匯入關河。
另,關河上有著名自然景觀彪水岩瀑布,位於昭通靖安鄉與大關縣上高橋鄉交界處,落差約350米,下有青龍洞,為喀斯特溶洞,深約2000米,洞內有石鐘乳、筍等,洞內有河,水清澈見底,可盪小船。
大關河,發源於昭通鑽溝,北流經五寨河到羅漢林海子,通過溶洞從大關縣出水洞流了進入大關河,與灑漁河匯合入關河。大關河全長76.5公里,流域面積452.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冬春時節,水清澈,產石花菜。
桃源河,發源於昭通魯甸縣桃源岩洞邊緣山地,由丁家灣出魯甸境內與昭通察拉河匯合入昭魯河。河長19.8公里,流域面積11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64立方米/秒,河道彎窄,河床寬4~7米。
昭魯大河,系灑漁河支流,源於魯甸縣的3股小支流匯合而成:由火德紅海拔2496.6米的祭龍山濫泥箐水流入馬鹿溝河,經硯池山東側入土主寺河;嘟魯山箐水流入嘟魯河,與土主寺河匯合,經牛頭寨、柳樹閘、板板房流入昭通境,至察拉閘,匯合桃源河為察拉河,至黃家壩注入灑漁河;岔沖冒沙井水流經鐵家灣、丁家灣匯入察拉河。魯甸沿閘張家包包至昭通市老鴉岩河段稱昭魯大河,全長32公里。
石磨溪,源出捧印鄉新田村,於該鄉風鳴村下觀音入橫江。河長8.4公里,落差303米,規劃建調節水庫200萬立方米,可開發水能資源600千瓦。
黃格溪,右源出自黃格鄉紅旗村,左源出自石城山,各長3.5公里。兩源匯於石城鄉大井壩,北流2公里至橫江鎮東入橫江。
圈壩河,源出復龍鄉,幹流長15.6公里,納發自冠英鄉的兩支溝,長20公里,西流至伏龍口入橫江。流域面積93.7平方公里,落差300米,多年平均流量2.3立立方米秒,可開發水能資源520千瓦。
橫江為金沙江下游右岸的一級支流,全長307公里,流域面積14980平方公里,河口處多年平均流量280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88.2億,落差2079米,平均比降6.7%。橫江是水能資源相對較富集的中型河流之一,根據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力資源普查成果》,橫江流域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959兆瓦,可開發容量925兆瓦,年發電量50.73億度。至2010年代,橫江流域除上游支流灑漁河上已成的漁洞水庫為大型水庫外,鹽津以上上游干支流無已建和規劃的大中型調節水庫,漁洞水庫是以農業灌溉為主,控制集雨面積較小,距幹流較遠,對幹流影響甚微。橫江幹流受河道自然地理、社會經濟狀況及鐵路、公路幹線條件制約,不具備修建高現大庫或較高調節性能的龍頭水庫條件。
1983年批複的《橫江查勘報告(鹽津至河口段)》(國家能源部水利部昆明勘測設計院與成都勘測設計院共同編製,簡稱“九三規劃”),報告對橫江幹流提出六級開發方案,即自上而下規劃建設撒魚沱水電站、萬年橋水電站、燕子坡水電站、楊柳灘水電站、張窩水電站及伏龍口水電站。六級梯級開發利用落差127.5米,裝機約28.8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5.01億度。
蓄水工程
漁洞水庫,位於昭通市昭陽區樂居鄉樂居村,屬於金沙江流域橫江水系居樂河。水庫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嶺陡峻,河谷深切,水庫正常蓄水位黃海高程1985米時,水面面積13.57平方公里,庫岸線長157公里,流域面積709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寬度8.8公里,平均高程2465米,最大水深84.39米,平均水深40.0米,總庫容3.64億立方米。最高處位於鐵廠鄉滴水村臭水梁子,海拔3111.4米。具有農業灌溉、城市飲水、防洪、旅遊、水產養殖和氣候調節等多種功能。主要入庫河流有小松樹河、底羅河、龍樹河、布初河、瓜寨河、居樂河、新河等。
貓鼻子水庫,始建於1958年,1960年竣工,為均質土壩,壩高40.2米,壩頂長156米,寬4-4.5米。徑流面積25.6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254.4萬立方米,100年一遇洪峰流量111.4立方米/s,最枯流量0.06立方米/s。總庫容533.6萬立方米,其中,死庫容69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64.6萬立方米,其功能以灌溉為主,為小(一)型水庫。
滴水海子水庫,1958年勘察並上馬,設計壩高4米,徑流面積15.6平方公里,庫容1500萬立方米,上馬第二年停工。現規劃擴建。
燕麥地水庫,小(一)型水庫,始建於1969年,1972年竣工,為均質土壩,壩高30米,壩頂長185米,寬4米。徑流面積15.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來水量1071萬立方米,50年一遇洪峰流量70萬立方米。總庫容267萬立方米,其中,死庫容12.3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54.7萬立方米,其功能以灌溉為主。
小海子水庫,小(二)型水庫,1958年建設,1959年竣工,壩高19.5米,徑流面積0.01平方公里,總庫容48.4萬立方米,其中,死庫容5.7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2.63萬立方米,其功能以灌溉為主。
永豐水庫,位於昭通市南永豐鎮新艮大院子,1955年動工,1956年5月建成。設計壩高11米,長117米,頂寬6米,屬均質土壩,庫容856萬立方米,分高低灌渠,高幹渠全長8.16公里,從黃家臘水田起分成兩支幹,一稱鳳凰支幹,全長30.64公里,一稱三甲支幹,全長19.2公里;低灌利用昭魯河輸水灌溉。原設計灌溉面積20159畝,保證灌溉面積20000餘畝。
段家石橋水庫,位於昭通市城東12公里,壩高21.93米,庫容108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7447畝,實灌15000畝。總乾渠全長12.48米。永樂支渠,全長24公里,甘河支渠,長8.5公里。1957年動工,1959年竣工。
盈濟閘,《會典》載,乾隆七年(1742)“准建大閘於龍洞口”。為西漢平帝元始元年至五年(1~5)朱提郡都尉文齊率僰人所建。乾隆九年(1744)昭通知縣俞升主持重修,屬皇閘之一。到1949年實灌8000畝。1953年加高大壩到10米,擴建后改稱北閘,1972年再次擴建,使灌溉面積達到17030畝。該庫利用利濟河作為乾渠灌溉。
桃源水庫,位於魯甸縣城南7公里,原名邵家閘,民國30年(1941年)修建,民國32年(1943)年竣工。庫容300萬立方米。設有灌溉渠道3條,總長11.5公里,灌溉桃源、拖姑、鐵家灣、普支魯、葫蘆口等370畝耕地。1951年改稱桃源水庫。經多次除險工程,庫容蓄水降到232萬立方米。
硯池山水庫,位於魯甸縣南2.5公里硯池山順山村遲家閘舊址。主壩高16米,長230米,副壩高6米,長238米,總庫容485.6萬立方米。1956年5月動工,1957年5月竣工。總計灌溉面積5920畝。
引水工程
灑漁大堰,原名下灑漁官溝、后改稱聯合大堰,位於昭通市西灑漁河河畔,距昭通市區18公里,取灑漁河水灌溉15000畝。咸豐元年(1851)堰溝口擴寬至4米,加深至2.7米,底擴寬至2.7米。保持原灌面積。民國38年(1949年)昭魯水利協會派員擴建設計。1950年溝線延長2.62公里,共12.62公里,到1990年實灌溉面積4100畝。
樂居大堰,位於昭通市西樂居鄉新河村,距市區28公里。1954年10月開始施工,11月底修通13公里,由新河村通水至潘家院,流量0.8立方米/秒,灌溉500畝,1956年續建,完成溝長22公里,取灑漁河水,經魚洞流經三鍋樁、官壩沖、貓兒營、大石頭溝、板栗園等地,至小塘子等24處,共灌溉8300畝。1960年續建抽水站及小壩塘,灌溉面積增至1.1萬畝。至1990年灌溉面積8000畝,改善灌溉面積8924畝。是昭通地區糧食生產區的水利骨幹工程。
出水堰,渠首在大關縣與昭通市接界的羅漢林,經玉碗、翠華、黃葛,全57.1公里。1958年11月開工,1960年4月修通毛溝20.5公里,后停工。1974年續建,1982年在溝渠上建成2X320千瓦的黃連河電站。至1984年完成36.6公里的工程。至1990年灌溉田地2708畝,水澆地4292畝。解決1297戶7532人飲水問題,年發電量864~1000萬度。是大關縣的骨幹水利工程。
水電工程
洛澤河水電站,位於彝良洛澤河鎮,屬國家在洛澤河規劃的6個梯級電站的第4級。攔河壩位於洛澤河鎮鍋圈岩,設計裝機容量2X12500千瓦,年發電量16300萬千瓦時,首部在洛澤河上建1座全日調節水壩蓄水19.44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8.64萬立方米水庫。1980年緩建,1983年復工,1987年12月建成,1988年元旦發電。
麻窩電站,位於彝良洛澤河鎮,距縣城18公里,屬洛澤河第5級開發。1977年3月10日動工,1979年安裝2X1250千瓦機組發電,1980年5月1日全部竣工。裝機5X1250千瓦。
沙壩梯級電站,位於魯甸縣城西北30公里,引許家洞龍洞泉水,在沙壩河順流右岸建4級電站。1971年3月動工,1975年2月竣工。裝機容量2X250千瓦的一級電站。1988年更換1台326千瓦發電機,1975年~1979年建成裝機2X1000千瓦二級電站,1985年~1987年建成裝機2X1000三級電站,1989年~1990年建成2X1600千瓦四級電站。合計裝機8台,總容量7770千瓦。
大關河電站,位於大關縣吉利、壽山交界高橋河與關河匯口處。1966年10月勘測設計,1967年建成200千瓦的吉利鄉電站。1974年~1978年新增200千瓦裝機2台。1985年~1988年擴建。至1990年共裝機5台,總容量2600千瓦,年發電量1050萬千瓦時。
撒魚沱水電站,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遠期發展航運;同時電站建設和運行應重視庫區的防洪安全。工程規模屬三等中型,採用全鬧和廠房共同擋水的河床式布置方案。水庫正常蓄水位141米,總庫容1041萬立方米,具有日調節性能,調節庫容367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6萬千瓦,設計發電引用流量346.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發電量2.84億度,裝機年利用4783小時。
萬年橋水電站,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遠期發展航運。供電範圍與撒魚論水電站相同。萬年橋水電站工程規模屬三等中型,採用全鬧和廠房共同擋水的河床式布置方案。水庫正常蓄水位389米,總庫容1816萬立方米,日調節庫容92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6萬千瓦,設計發電引用流量363.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發電量2.97億度,裝機年利用4646小時。
徠電站子坡水電站,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遠期發展航運。供電範圍與撒魚論水電站相同。燕子坡水電站工程規模屬三等中型,採用全間和廠房共同擋水的河床式布置方案。水庫正常蓄水位364米,總庫容2087萬立方米,日調節庫容42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6.4萬千瓦設計發電引用流量393.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發電量3億度,裝機年利用4582小時。
楊柳灘水電站,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遠期發展航運。供電範圍與撒魚論水電站相同。楊柳灘水電站工程規模屬三等中型,採用全問和廠房共同擋水的河床式布置方案。水庫正常蓄水位377米,總庫容3205萬立方米,日調節庫容322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5.4萬千瓦,設計發電引用流量418.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發電量2.48億度,裝機年利用4586小時。
大魚孔水電站,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遠期發展航運。供電範圍為宜賓縣地方電網。大魚孔水電站規模屬等工程,採用全鬧和廠房共同擋水的河床式布置方案。水庫正常蓄水320.3位,總庫容1820萬立方米,日調節庫容133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3萬千瓦,設計發電引用流量452.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發電量1.25億度,裝機年利用4163小時。
張窩水電站,開發任務是以發電為主,遠期發展航運。供電範圍為四川電網。水庫正常蓄水位311.9米,總庫容萬1200立方米,日調節庫容330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5.4萬千瓦,發電引用流量41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發電量3億度,裝機年利用5003小時。
伏龍口水電站,開發任務近期以發電為主,遠期兼顧航運;電站建成后,在首先滿足宜賓、水富兩縣用電的基礎上供電四川電網。伏龍口水電站規模屬三等工程,採用河床式開發,水庫正常蓄水位292米,總庫容3067.5萬立方米,日調節庫容360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6.8萬千瓦設計發電引用流量477.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發電量2.83億度,裝機年利用4162小時。
航道
橫江,金沙江下游主要支流,源於魯甸縣水磨鄉貓貓山,由南向北流經魯甸稱龍樹河、流經昭通稱灑漁河,流經大關、鹽津稱關河,流經水富稱橫江,在水富咀注入金沙江,全長343公里。穿流於滇東北高原向北傾斜的叢山峻岭中,坡勢陡峭,水勢洶湧,落差大,從鹽井壩壩至中咀入金沙江口處93公里河段,落差133.9米,比降為1.44%。灘頭以上河谷深切,河床狹窄,河身彎曲,水流湍急,有險灘32個,灘頭以下稍平緩,有險灘34個,為通航的最大障礙。
鹽津縣城以上至兩河口13公里河段,河道狹窄,灘多流急,大小險灘18個;兩河口以上水量驟減,枯水流量為每秒25立方米,灘多流急,一般河寬20~30米,落差大,礁石多,開航困難。
橫江航道整治始於清乾隆年間,為運滇銅入京,清政府整治橫江河道沒有成功。仍需要在險灘處幾次搬運半年載運。民國時期繼續治理,達到達到預期效果。1955年打通從鹽津縣城起,至四川宜賓航道,第一次使運輸木船從鹽津縣城直駛宜賓。1955年~1962年共整治出橫江航道88公里。直到1978年鰱魚洞垮山阻河一沿河修建鹽水公里的土石方傾倒於河道中,使鰱魚洞處不能通般,沿河險灘增多,河道變遷,1979年停航。
橫江航道縣境段52公里。清乾隆四年開鑿伏龍口險灘航道。民國23年民生公司“民法”輪試航安邊至橫江成功。張窩以上還有馬桑函、箭漕、涼水井等險灘,民國時航行木船至灘口需起載換船。建國后,1954年組織石工30人,民工330人開鑿箭漕、涼水井險灘航道,以後航行不再起載換船。
渡口
鹽津縣關河上有七里半、黃葛槽、鷹嘴岩、杉林灘、漂水岩、八里、礁岩、中心灘、灘頭渡口,大關縣在白水江上有摘巴、撮箕河2個渡口。彝良縣在白水江、洛澤河上原有22個渡口,至1990年代,僅存有楊家渡、雙河、耙耙店、大塘、調包等5個渡口。水富市在橫江上有9個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