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焯

吳焯

吳焯(1676年--1733年)字尺鳧,號綉谷,晚號綉谷老人,清錢塘(今杭州)人(一說安徽歙縣人)。以家有古藤,花開時垂如瓔珞,遂構亭名“綉谷”。

主要作品


仿晁公武、陳振孫書目體例,所輯《薰習錄》(一作《綉谷亭薰習錄》),是其專記所藏秘冊、敘述原委、購書、讀書記,與《讀書敏求記》頗為相似,但篇幅較小,僅經部1卷,集部2卷。又有《瓶花齋書目》今已不傳。精校勘,手自丹黃,每購一書,必兼數本,相互參比,如有考證心得,輒書諸卷首。小山堂趙昱回憶與吳焯的交往時曾說“綉谷藏書頗矜惜,不輕借人,獨許予抄,予所藏多綉谷亭本。予偶得善冊,先生見之亦必取以勘定。”乾隆三十八年(1773),詔開四庫館,採訪天下遺書,次子吳玉墀以古書百餘種進呈朝廷,與鮑廷博“知不足齋”、汪憲“振綺堂”、孫宗濂“壽松齋”、汪啟淑“飛鴻堂”,各整比所藏,踴躍呈獻,獲賜《佩文韻府》1部及書數種。藏書印有“綉谷手典”、“疏雨薰習”、“流傳勿污損”、“性命以之”等多枚。刻書甚富,達50餘種,數千卷。與厲鶚、趙昱等往來極密,每得一秘本,彼此互相抄錄,抄書用紙印墨格或綠格,版心刻有“綉谷亭”三字,有的左欄外刻有“西泠吳氏綉谷亭抄書”或“綉谷亭抄書”等字樣。所藏書身後大多歸於汪憲“振綺堂”、許宗彥“鑒止水齋”及馬氏兄弟等家。藏書印有“綉谷所藏”、“綉谷薰習”、“尺鳧”、“願流傳勿損污”等。著有《綉谷雜抄》、《葯園詩稿》、《陸渚飛鴻集》、《玲瓏簾詞》、《經山游草》等。與厲鶚、趙昱合撰《南宋雜事詩》。

個人愛好


吳焯好詩,常與當時名流雅集亭下,置灑高會,吟賞不絕。據《杭州府志·文苑》:“吳焯九歲能詩,毛奇齡執手稱畏友,康熙四十四年南巡獻賦,召試。五十六年奏進所著書。所居瓶花齋聚書萬卷,蒔花種竹,足不越戶外而車輒常滿。流連文酒,自抒所學,撰述十餘種。”
吳焯又喜聚書,家居薦橋街(今清泰街九曲巷口),有藏書樓,名“瓶花齋”,凡宋雕元槧與舊家善本,若饑渴之於飲食,求必猶而後已。收藏有許多珍本秘籍,尤其是不少宋元刊本更為珍貴,單南宋陳起刊刻的《江湖集》版本,就達64家95卷之多。吳焯與同郡小山堂趙氏友好,每得一書,彼此抄存。所傳抄秘籍,版心恆有“瓶花齋”字樣,為得者所寶。吳焯又有精校勘,手自丹黃,每購一書,必兼數本,相互參比,如有考證心得,輒書諸卷首。小山堂趙昱回憶與吳焯的交往時曾說“綉谷藏書頗矜惜,不輕借人,獨許予鈔,予所藏多綉谷亭本。予偶得善冊,先生見之亦必取以勘定。”他還自編《薰習錄》,專記所藏圖書珍本目錄。洪亮吉曾把瓶花齋與寧波天一閣、江蘇崑山傳是樓等並提。焯雅好詩歌,兼精古文,擅名東南,著有《徑山游草》、《南宋雜事詩》(與厲鶚、趙昱合寫)、《葯園詩稿》、《玲瓏簾詞》、《陸清飛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