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4條詞條名為飄的結果 展開
飄
名著名譯插圖本·精華版:飄
《名著名譯插圖本·精華版:飄(套裝上下冊)》講的是美國南部農場主傑拉爾德的女兒思嘉·奧哈拉雖然長得並不是很漂亮,卻能迷倒不少男人,在很多的年輕男人當中,思嘉唯獨鍾情於阿希禮一人。但阿希禮卻與梅蘭妮結婚了。就在阿希禮結婚那天思嘉大發小姐脾氣的時候,與瑞德相識,從此開始了兩人曲折的愛情故事。思嘉是個自私自利的姑娘,一切事物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佔有,但她那種艱苦創業的精神也令人佩服,而瑞德為人不擇手段,但他對思嘉的愛卻是真誠的,實在的。世上本無完整的人,作者如此刻劃人物,也正是本書的魅力所在。
作者:(美國)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譯者:戴侃 李野光 庄繹傳
米切爾(1900-1949),美國女作家,代表作《飄》,又譯《亂世佳人》,取材於對女主人公思嘉生活和愛情經歷的描寫,反映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南方農場主階級的生活以及美國南北戰爭和之後重建時期社會動亂的情況。作者歷時十年完成此書的創作,出版后暢銷不衰,曾獲普利策獎。
戴侃(1929- ),浙江永嘉人。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畢業,曾在外事部門、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工作。譯著有《白衣女人》(合譯)、《林肯夫人》(合譯)、《魂斷東林(合譯)以及《簡愛》《人生的戰鬥》等。
庄繹傳(1933- ),山東濟南人。1957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班。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著有《漢英翻譯五百例》《英漢翻譯教程》,譯有《大衛·科波菲爾》《白衣女人》《東林苑》等。
譯本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飄》是一部取材於美國南北戰爭和戰後重建的小說,書名直譯應為“隨風飄逝”,它出自書中女主人公思嘉之口,大意是說那場戰爭像颶風一般捲走了她的“整個世界”,她家的農場也“隨風飄逝”了。思嘉以這一短語抒發了南方農場主的思想感情,作者用來作為書名,也表明了她對南北戰爭的觀點,這與本書內容是完全一致的。
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實質上是兩種社會制度的鬥爭,即馬克思所說的“奴隸制度與自由勞動制度的鬥爭”。奴隸制是美國南部農業社會的基礎,是資本主義的贅瘤。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廢奴運動在北方蓬勃興起,到五十年代南北分裂的趨勢日益顯著。一八六0年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總統,南部蓄奴州相繼脫離聯邦,於翌年二月成立獨立的政府,簡稱南部聯盟;四月十二日聯盟軍炮擊薩姆特要塞,南北戰爭爆發。由於這場戰爭是實行脫離政策的南部聯盟發動的,故在美國歷史上稱為“脫離戰爭”。林肯一直同情黑人,反對奴隸制,但就任總統后採取了嚴格遵守憲法和維護聯邦統一的立場,曾在一封公開信中說:“我在這場鬥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毀奴隸制。”不過,在戰爭進程中他斷定,要想贏得軍事勝利就必須解放黑人奴隸,於是在形勢逼迫下於一八六二年九月發表了解放宣言,從而加速了勝利的到來。戰爭結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安·約翰遜繼任總統。約翰遜原是南部民主黨人,並擁有奴隸,因此對南部抱同情態度。他開始執行的重建計劃中沒有給南部各州的黑人以選舉權,而重新組成的南部各州政府都推行《黑人法典》,將黑人貶低到社會中的從屬地位。那時黑人農民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由南部聯盟退伍軍人組成的三K黨也大肆活動,成為南部白人秘密抵抗“重建”的工具。
南北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為美國資本主義空前迅速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對於這場革命,本書作者顯然採取了與歷史潮流相反的態度,對戰後重建也作了歪曲的描寫。作品寫於本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當時許多美國南方的作家對南北戰爭以前的蓄奴制社會是深表怨恨和痛加譴責的,儘管同時也對北方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心懷不滿,語多諷刺。像米切爾這樣以同情農奴主的觀點來處理這一歷史題材,甚為罕見。
然而,這部小說一九三六年問世后立即風靡全國,六個月內共售出一百萬冊,日銷額最高達到五萬。一九四九年作者去世時,本書已在世界上四十個國家共銷售八百萬冊,到一九八八年增加到二千五百萬冊以上,平均每年近五十萬冊。小說於一九三七年獲普利策獎,根據小說拍攝的彩色電影《亂世佳人》一九四。年首演,一九四六年獲奧斯卡獎,曾創造連續二十多年獲巨額利潤的紀錄,至今猶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由於這部作品長期廣泛流傳,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幾乎家喻戶曉,讀者普遍關心兩位主人公後來的情況,一直要求出《飄》的續集。米切爾生前堅決拒絕這一要求,認為故事已經有了一個“自然而合適的結束”了。以後出版界和電影界不斷物色作家來承擔撰寫續集的任務,未能如願,直到去年五月《生活》雜誌的一篇專題報道才正式宣布:南方女作家亞·里普莉已著手寫作續集,計劃一九九0年與讀者見面。
這部小說為什麼能在美國和世界各國贏得那麼多讀者,而且歷久不衰?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國有的評論家認為這是由於本書“適合一般市民的興趣”,這顯然是把它當做一般的暢銷書或通俗文學作品對待,正如我們企圖從主題思想方面來進行批判乃至否定一樣,未免太籠統太簡單一些。實際上,這部作。品中儘管也有世亂兵燹、悲歡離合的動人情景和愛惡交錯、情詞誤會的曲折因緣,但與那些以奇險取勝、以妖冶媚人的所謂通俗之作比較起來,毋寧說它的故事結構是簡單的,情節是常見的,作家的藝術手法也是樸實的。再加上題材的嚴肅性和傾向的明確性,作品的格調便遠遠超出迎合市民趣味的境界了。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一是現實主義地反映了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南方農場主階級的生活和南北戰爭及重建時期的一個重要側面,二是創造了幾個鮮明而豐滿的人物形象,後者尤為突出。這是作者在藝術上作出的重要貢獻,它已為歷史所證明,我們不能因其社會政治觀點上的偏頗而不予重視。
瑪·米切爾(1900—1949),出生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父親曾是亞特蘭大歷史學會主席。她大學畢業後任《亞特蘭大日報》記者四年,后因踝關節受傷退職,以整整十年時間寫成此書。亞特蘭大是南北戰爭中南方聯盟軍的鐵路、供應和工業基地,一八六四年南北兩軍在這裡進行了幾個月的拉鋸戰,史稱亞特蘭大戰役。米切爾無疑對這一戰役的經過以及前前後後的有關情況,包括喬治亞州的社會風尚,等等,都很有研究,因此寫這些題材時顯得頗為得心應手,意態從容。書中許多情節,無論是環境氣氛或人物活動,都寫得準確細膩,達到了高度真實的地步,讀起來彷彿身歷其境。正因為如此,本書續集的作者里普莉也很強調刻意求真的精神,據說她為了安排思嘉和瑞德重新接觸,已搜集了一八七三年亞特蘭大和查爾斯頓之間的火車時間表,並從當時報紙的縮微膠捲中尋找天氣預報。她說:“我還得了解當時劇院在上演什麼劇目,市場上能買到哪些東西呢。”
本書在人物描寫方面更顯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能。書中個性鮮明、音容彷彿、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數以十計。他們有的性格複雜,城府頗深,經作者層層揭示,終顯得豐滿突出;有的明凈單純,渾樸一體,只需淡淡勾勒,便見其活潑自然。在他們身上,從家族遺傳到社會影響,從階級烙印到時代變遷,從外貌特徵到內心活動,從語言色調到舉止神情,都能融匯統一,成為完整的藝術形象。作者對於這些人物,對於他們性格思想的各個方面,其褒貶愛憎是明顯的,也是辯證的,是直覺的,也是發展的。在她的筆下,除了被籠統譴責的“北方佬”和支持共和黨的“白人渣滓”,以及被解放了的黑人而外,我們看不到真正的反面人物,連妓女沃特琳的眼神里有時也閃著人道的光輝。同樣,除了作為傳統道德化身的愛倫和媚蘭,也沒有理想的正面形象。傑拉爾德生氣勃勃,但無非草莽創業、附庸風雅之流;艾希禮看似白璧微瑕,其實是沒落階級遺留的廢物。社會不僅僅由好人壞人組成,肯定否定之間划不出明晰的界線,這既符合世態人情,還孕育著更高的藝術真實。
當然,作者在人物描寫上著墨最多的是思嘉和瑞德兩人。思嘉那十年來的生活經歷大體分為三個階段,而作為精神支柱的則是愛情、土地和金錢,即對於這三者的佔有慾。其中對愛的佔有慾更帶有掠奪性、獵奇性和盲目性,愈是難以實現愈追求不舍,因此長期專註在艾希禮身上,直到媚蘭死後即將獲得滿足時,才發覺他並不值得愛,才決定移情別戀,但為時已晚。她對土地和金錢的追求也是狂熱的和不擇手段的,但跟愛情的主觀直覺和夢幻色彩比較起來,則主要是現實變革的結果,是戰後家業衰敗、生活貧困和重建時期金錢至上主義的產物。儘管為了金錢可以委屈自己的肉體,損害自己的妹妹,不惜與弗蘭克結婚,但決不犧牲對艾希禮的愛情。因此愛情一旦幻滅,金錢便黯然失色了。這是思嘉最大的不幸,頗值得讀者同情,正如她那艱苦創業的精神有時令人佩服。思嘉有一定的叛逆思想,但這是與她的投機性分不開的,都來源於徹底的自私自利和無止境的佔有慾。她先是在道德上背叛了母親的教養,繼而在農場主與北方資產階級的最後決鬥中背叛了父輩的立場,實際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當然,在思嘉身上後者更顯得無足輕重,因為美國農場主本身即“體現著資本家與地主的兩位一體”,何況本書結束時思嘉正要回到與自己血肉相連的塔拉農場去呢!
瑞德·巴特勒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農奴主階級向資產階級轉變的人物,至少是南方名門望族的一個不肖子。他為人狡詐、冷酷、倔強,為達到個人目的不擇手段,與思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與思嘉一樣,只從個人利害出發看待戰爭,但遠比思嘉高明,看得出南方“只有棉花、奴隸和傲慢”,勝利非北方莫屬。因此他充分利用戰爭,大發橫財,直到戰爭末期才在“愛國良心”的一時衝動下入伍,以挽救戰後身敗名裂的命運,實際是進一步暴露了一個投機商人的面目。但是他對思嘉的愛卻是真誠而熱烈的,這不僅是情慾的追求,也是理智的抉擇,因為他認識到了思嘉是他真正的同類,兩人婚配無異於璧合珠聯。但是他的現實主義與思嘉的幻想幾經較量,終於失敗了,於是他將愛全部轉到女兒邦妮身上,並決心為了她的前途而在生活作風乃至政治傾向上來一個轉變,爭取上流社會的同情。結果邦妮一死,他的理想便隨之破滅,生活樂趣也蕩然無存。瑞德是性格最複雜、眼光最銳利的一個人物。他妒忌和鄙視艾希禮,但又最理解艾希禮,甚至到思嘉最後貶棄艾希禮時對他作出了公正而同情的評價。他最了解思嘉的強處和弱點,既愛她又輕侮她,既戀戀不捨又不甘屈尊以求,反而採取冷嘲熱諷、若即若離的態度,以致在明爭暗鬥中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不過,正是通過他對思嘉的無情解剖,作者才完成了塑造這個女主人公的艱巨任務。瑞德也最了解媚蘭,可以說是媚蘭最忠誠的傾慕者。只有在媚蘭面前他才感到自慚形穢,也只有在媚蘭面前,讀者才看到了他靈魂中高尚的一面。他愛孩子,包括思嘉的前夫之子在內;他不歧視下層社會的人,連嬤嬤也為之心折。他那冷酷強悍的外貌底下有的是溫煦的人情。邦妮死了,媚蘭也死了,他決定離開思嘉,浪子回頭,回到查爾斯頓去與家族和解,老老實實學一點紳士風度。這顯然符合作者的理想,但也決不是偶然的。
米切爾在人物描寫中成功地採用了對照的手法,特別是瑞德和艾希禮之間,思嘉和媚蘭之間,以及媚蘭夫婦和思嘉夫婦之間。思嘉和媚蘭之間的對照,自私與博愛、妒忌與寬容、柔韌堅忍與剛強好勝的對照,是本書貫徹始終的主線之一,達到了使兩者彼此依存、相得益彰的最大藝術效果。這種手法在許多次要人物上也隱約可見,如皮蒂與梅里韋瑟太太,蘇倫與卡琳,英迪亞與霍妮,波克與彼得大叔,乃至愛倫與塔爾頓太太、傑拉爾德與亨利叔叔之間,都給人以這樣的感覺。與對照法相適應,作者寫景敘事,特別是寫思鄉懷土時,常出以抒情筆調,倍增感染,或問以心理分析,思辨議論,進發出睿智與哲理的火花。至於語言委婉多姿,雖略嫌繁冗,卻毫無生澀之感。總之,米切爾作為一個現實主義小說家,她的才能既是多方面的,也是卓越的。
在一部描寫階級矛盾與種族矛盾相結合的作品中,作家在這方面的主觀偏見不能不令人十分注意。在她的筆下,凡是忠誠於奴隸主的黑人都有善良勤勞的品質和機敏幹練的才能,當然也對他們的愚昧無知百般揶揄。嬤嬤和彼得大叔便是這樣兩個典型人物,思嘉“疼愛”他們,誇獎他們,實際上是“把他們當做孩子”。他們身上只體現了那個時代美國黑人的一個方面,而另一個方面——要求自由和奮起反抗的方面,卻成了存心掩蓋和惡意攻擊的犧牲品。因此,如果我們說作家的種族偏見歪曲了黑人形象,這也是符合實際的。
瑞德走了,思嘉準備先回塔拉,“明天”再想出辦法把他弄回來。後來究竟怎樣呢?里普莉說,如果時間允許,她可以寫出一百種續集來。的確,本書的結尾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天地,這正是作家藝術魅力的產物。說到這裡,我們也不禁要掩卷沉思了。
本書在中國最先由傅東華翻譯,分為三卷於一九四0年開始出版,流傳頗廣。這次重譯,我們採取了盡量忠實於原著的態度,因為對於這樣一部雅俗共賞的世界名著,似不宜在情節上隨意刪削,文辭上多所增補。為了使讀者不感到陌生,書名沿用傅譯,書中四位主要人物的名字也基本照舊。本書第1—38章和第52—63章系戴侃與李野光合譯,第39—51章系庄繹傳所譯。由於種種原因,譯時略覺匆促,字句間或有斟酌不夠之處,尚望專家和讀者們予以指正。
李野光
1989年9月29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