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張九齡創作的詩

《賦得自君之出矣》是唐代詩人張九齡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描寫了丈夫遠行的妻子在家中的孤單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詩人用月亮的比喻表達含蓄、婉轉的思念,形象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作品賞析


此詩是賦得體,無論是賦詩得題,還是賦詩得句,總之是擬作。自六朝唐代,擬此者代不乏人。詩人擬之,自是一次學詩演練。
前兩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離家遠行而未歸,表明了一個時間概念。良人離家有多久,詩中沒有說,只寫了“不復理殘機”一句,發人深思:首先,織機殘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離家已很久,女主人長時間沒有上機織布了。其次,如果說,人去樓空給人以空虛寂寥的感受。那麼,君出機殘也同樣使人感到景象殘舊衰颯,氣氛落寞冷清。再次,機上布織來織去,始終未完成,它彷彿在訴說,女主人心神不定,無心織布,內心極其不平靜。
最後兩句是對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紹,接著,詩人便用比興手法描繪她心靈深處的活動:“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詩人用皎皎明月象徵思婦情操的純潔無邪,忠貞專一。“夜夜減清輝”,寫得既含蓄婉轉,又真摯動人。比喻美妙貼切,想象新穎獨特,使整首詩顯得清新可愛,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創作背景


此詩出自《曲江集》是張九齡人生軌跡的反映,書中有他春風得意時的作品,也有他落魄時的作品,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都流露在詩中。《曲江集》也是唐代的詩文精華之一,後人對它評價高影響大,它對廣東客家文學有一定的影響,值得後世探討研究。

作品評價


《唐詩歸》:
鍾云:此題古今作者,畢竟此首第一。
《詩筏》:
“滿”字、“減”字纖而無痕,殊近樂府。
《詩法易簡錄》:
題本六朝,而特出巧思,亦得《子夜》諸曲之妙,若直言稍減容光,便平直少味,借滿月以寫之,新穎絕倫,其思路之巧,全在一“滿”字。

作者簡介


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
聰明敏捷,善於屬文。景龍初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唐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得到宰相張說獎拔,拜中書舍人,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開元盛世的最後名相。他舉止優雅,風度不凡。富有膽識和遠見,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權貴,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司徒荊州大都督,謚號文獻。張九齡去世后,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
積極發展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著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