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壽路街道的結果 展開

長壽路街道

上海市普陀區轄街道

長壽路街道成立於1991年10月23日,是由原普陀路街道、膠州路街道合併建立,管轄範圍為原普陀路及膠州路兩街道辦事處所轄地區。2000年4月,普陀區街道轄區調整,原石泉街道、白玉街道、東新街道部分地塊併入長壽路街道管轄。

長壽路街道位於上海中心城區——普陀區的東南部,是全市唯一一個橫跨蘇州河的街道。街道轄區北起中山北路,南到安遠路與靜安區交界,東以蘇州河為界與靜安相望,西到萬航渡後路與長寧區相鄰。區域面積3.98平方公里,轄3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3.3萬人。

長壽路街道是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經濟


2000年以來,長壽路街道在區委、區府的領導下,在社區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共同參與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街道稅收自2002年突破億元大關以來,以每年凈增1億的增幅持續增長,2005年達到4.5億元,創歷史新高。
長壽路街道
長壽路街道

交通


長壽路街道距華東“黃金走廊”——滬寧高速公路入城段、滬嘉高速公路僅5.7公里,滬杭高速15公里;距上海火車站1.9公里;距虹橋機場13.69公里,浦東國際機場46.27公里,對外交通十分便利。市內交通更加便捷,37條公交線遍布轄區,內環線、輕軌明珠線在轄區內經過,在建M7線縱貫本區域,建成后可方便地實現全方位的市內軌道交通、公交換乘,南北高架入口、地鐵一號和二號線均在2公里範圍之內。

社會


會議
會議
長壽路街道在2005年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擴大試點中,街道圍繞構建平安和諧新長壽,順應民意、聚焦民需、關注民生,著力推進社區黨工委領導的區域性大黨建運作體系、市場推動的民間組織服務社區體系、黨組織領導的社區民主自治體系、政府主導的社區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四大體系”建設,放大政府效能,促進社會參與,形成共建平安、和諧、文明、現代社區的合力。城市建設與管理、社會事業發展都取得長足進步,構建起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平時恆溫,節日加溫,四季如春”的區域性大保障體系,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日益形成。
長壽路街道區域內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文化氣息濃郁,聞名中外的玉佛寺、滬西清真寺坐落在本區域,擁有半島藝術館、孔祥東音樂機構、莫干山現代藝術產業園等文化設施。城市生態環境優美,綠地覆蓋率達到14.49%,擁有大型公共綠地3個,面積4萬平方米的長壽公園令人遠離城市喧囂回歸自然,蘇州河親水岸線則成為人居環境建設新亮點,面積達8萬平方米的夢清園更成為社區璀璨明珠。街道文明小區覆蓋率85%以上。

獲得榮譽


近年來,長壽路街道獲得全國百佳學習型社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長壽路街道民間組織服務中心被評為全國先進民間組織等國家級榮譽和上海市社區建設模範街道等20項市、區級先進稱號,連續三屆獲得上海市文明社區。
長壽路街道
長壽路街道
2017年12月26日,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20年5月13日,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