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一所獨立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是2006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層次獨立學院(公有民助)。

學校地處福建省福州市,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閩江與烏龍江之間,佔地面積720畝,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共設置27個本科專業及11個專升本專業,涵蓋工、農、經、管、文、藝6大學科門類,在校本科生近萬人,有經濟與管理系、人文社會科學系、信息與機電工程系、文學藝術系、工程技術系、食品科學系、農業與生物技術系7個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學院面向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歷史沿革


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
2011年起學院在福建省本二批次招生;
2012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3年入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學校;
2016年學院入選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試點項目。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2006年首屆招生,現有在校本科生近萬人。金山學院辦學時間較短,教師年輕化。
學校開設:農學、林學、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村區域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行政管理、旅遊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英語、人力資源管理等30個本科專業及9個專升本專業。
學院現有專兼職專任教師54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02人,佔37%,博士119人、碩士305人,佔78%;擁有2支省級本科教學團隊;8人入選省高校人才資助計劃。學生畢業后,頒發教育部承認學歷並經電子註冊的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畢業證書,符合條件的授予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相應的學士學位。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農業與生物技術系農學林學動物醫學
食品科學系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
人文社會科學系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
經濟與管理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財務管理農村區域發展
工程技術系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交通工程工程管理
文學藝術系英語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廣告學園林
信息與機電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
工商管理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環境設計
英語
廣告學
旅遊管理

人才培養

學院實施校企合作發展戰略,紮實推進整體轉型建設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現有省級以上教學改革項目290多個,其中,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含省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41個(含國家級項目6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2個、高等學校應用型學科立項建設項目2個、示範性應用型專業群2個、服務產業特色專業建設項目3個、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第六批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2個(其中重大教改項目3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9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培育項目1個;另有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5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80項,承建省級科學研究基地1個。
生赴加拿大聖文森山大學留學。近幾年來,共有120多名學生先後赴台灣高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流學習。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學校在京領新國際所發布的“2019年中國民辦大學國際化競爭力300強”中,位居第59名。

學術交流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理念,實施國際合作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優勢,著力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學院與加拿大聖文森山大學合作舉辦的旅遊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的人才培養“特區”輻射效應逐年凸顯;與劍橋大學露西卡文迪什學院和CL Global國際教育公司簽訂三方協議,聯合舉辦劍橋大學暑期學術課程項目;與台灣中原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立大學等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際合作關係,深入開展教師互訪、學生交流、聯合辦展(賽)、教學研討、共建課程、學分互認等,師生跨境、跨文化交流逐漸成為新常態。2019年,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將有首批15名學生赴加拿大聖文森山大學留學。近幾年來,共有120多名學生先後赴台灣高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流學習。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校訓
厚德博學篤行致遠
“厚德”語出《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方能容載萬物。“厚德”指高尚的道德。“厚德”體現了師生員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處事、承載事業重任。
“博學”語出《中庸》記載的孔子訓勉學生的一則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指為學的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地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學”指學問廣博精深,博學多才。“博”還意味著博大寬容、兼容並包,使師生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意謂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行”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踐行之意。只有具有明確目標、堅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致遠”語出諸葛亮汲取西漢初年劉安編撰的《淮南子·主術訓》精粹所作的《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致遠”意指志存高遠,後進一步引申為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追求卓越等。“致遠”強調學院上下只有志存高遠、自強不息,才能實現更高遠的目標,不斷書寫新的輝煌。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董事長蘭思仁
黨委書記庄祥生
黨委副書記、院長林克顯
黨委常務副書記孫思惟
黨委副書記葉揚捷
李曉輝
副院長邱容機
傅雲
紀委書記 鮑振興

獲得榮譽


學院始終堅持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第一課堂與第二、三課堂的有機融合,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近3年,學院普通本科新生報到率均超過96%,居全省獨立學院前列;截至2017年7月,學院為國家和社會共輸送15000多名畢業生,近3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達95%以上。近5年,湧現出了“踐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提名獎(全省高校唯一)、“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在“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及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大學生氣排球聯賽、省大學生戲劇節、省大學生主題徵文等各類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共獲得70多個團體獎項,1000多人次榮獲400多個獎項,總體成績名列省內獨立學院前茅。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風景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風景
學院紮實推進整體轉型建設發展,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堅持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教研帶動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農林經濟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分別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應用型學科立項建設和培育項目。綠色文化創意設計與應用專業群、生態農業與鄉村休閑專業群成功入選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專業群(入選數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現有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0個,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200個,其中省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4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省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1個,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高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建設項目3個,省高等教學教育改革項目12個,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9個,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59個;另有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5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55項。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現有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0項、省級82項,省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63項。
學院教師科研項目205項,其中省級項目91項。
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4門課程入選省級精品課程。
3個專業入選福建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2個專業被遴選為福建省“第六批特色專業建設點”。
4個項目入選2015年福建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
福建省級教學名師1位。
福建省教育改革試點項目2項。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及專項研究課題6項。
福建省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1項。
福建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項目2項。
福建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項。
福建省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省五四紅旗團委。
2015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5.25%,初次簽約率達63.28%。
福建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評估“優秀”等級單位。
福建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
福建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優秀機構。
學院青年志願者團支部被共青團福建省委評為2014年度“福建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標兵”,2015年入選全國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團支部”。
學院一支代表隊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評選優勝獎,為福建省唯一獲獎的獨立學院代表隊;一支實踐隊入圍“全國百強暑期實踐團隊”。
近兩年共有33人獲國家獎學金,550人獲國家勵志獎學金,2578人獲國家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