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寺

山西省左雲縣寺廟

重修前又稱藏經閣,是左雲縣最大的寺廟,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曾於正統、弘治萬曆、天啟、清康熙年間和咸豐九年(1859)有過六次擴建、重修,民國35年(1946)秋焚毀。2006年,該寺由民間發起重修,重修后的寺院,原貌依然,景象一新。遠望之,飛檐重疊,丹壁交輝,氣勢恢宏,甚為壯觀。此次重修新增廣場、公園、觀景台、戲樓等景點,成為塞上又一勝景。該寺位於左雲縣城東南隅最高處,全寺五進院落,坐北向南,佔地7000平方米。

景點介紹


解放前被毀的楞嚴寺
解放前被毀的楞嚴寺
楞嚴寺
楞嚴寺
寺院山門為磚砌懸山頂式,門內兩側有四大天王神像;前院是主持僧人齋舍;二院是大雄寶殿,東西兩側是香亭,大殿為垂檐歇山頂,殿內釋迦牟尼雕塑像居正中,十八羅漢陳列兩旁;三院是毗盧殿,上奉毗盧,前有彌勒佛像;四院是白衣殿,觀音菩薩身坐蓮花池,手持佛珠,仙女排列兩旁;後院是藏經閣,三層木結構高約17米,呈方形,前有明柱6根,柱基是石鼓盆。三層樓頂為歇山頂式,拱斗托檐,四角鑲嵌龍頭,口含鐵環,下垂銅鈴,琉璃瓦、脊獸。每層有名人題匾,一層檐匾曰“人間天上”,二層曰“天竺聖境”,三層曰“空中樓閣”。在一樓內,四角塑有飛天神像,騰空護法;二樓四周陳列藏經櫥窗,是誦經場地;三樓有釋加牟尼、韋陀銅像和其他雕塑佛像共居。寺的西跨院為十殿閻君廟堂。整個寺院殿宇台閣57間,大小神佛雕塑像718尊,壁畫總面積600平方米。

音樂


楞嚴寺[山西省左雲縣寺廟]
楞嚴寺[山西省左雲縣寺廟]
楞嚴寺音樂是當時寺廟音樂的經典,音樂中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等印度和西域的佛曲,由楞嚴寺僧人採用本地民間樂曲,吸納西域、印度的佛曲及中原地區的音樂演奏手法創作而成。其音樂系寺廟音樂的北方系統,屬北方系統東西兩路流派的東路。由於起調深沉、曲調古老而優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演奏時使用的樂器有管子、笙、手鼓、鑼、引磬、銱、鈸等11種。現記載有楞嚴寺音樂歌贊10曲,楞嚴寺音樂吹腔28曲。據楞嚴寺老藝人講,該寺音樂由內蒙涼城的寧願寺傳入。楞嚴寺寺廟音樂對於研究北魏時期建都平城地區的民族文化交流、民間音樂文化及其當地寺院佛事、佛曲,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楞嚴寺[山西省左雲縣寺廟]
楞嚴寺[山西省左雲縣寺廟]
楞嚴寺寺廟音樂在北魏時期就已流傳於左雲境內。據《魏書·釋老志》記載:“今之僧寺,無處不有。或比滿城邑之中,或連溢屠沽之肆。”“梵唱屠音,連檐接響。”“屠音”即“浮屠”(佛教之音)——寺廟音樂。由此可見,早在北魏時即有了楞嚴寺及其寺廟音樂。在左雲縣內文廟、千佛寺、睡佛寺等寺院舉辦大型的佛事活動中也有演奏,后因寺院的拆除而衰落、流失。80年代初,左雲縣文化館深入民間走訪老藝人,對瀕危失傳的楞嚴寺寺廟音樂進行了搶救性搜集整理。現只收集到部分音樂樂譜,與其相關的配器,大多寺廟音樂瀕於失傳,亟待收集和整理。左雲縣文體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搶救和保護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制定了科學的保護計劃,準備採用文字、樂譜、錄像等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對楞嚴寺寺廟音樂進行全面、系統地記載,為楞嚴寺寺廟音樂建立完整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