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貴陽市第十八中學是貴陽市境內由貴陽市教育局主管的公辦初級中學。於1958年成立。學校總校、分校共有學生2638人,46個教學班。有專任教師149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27人、中級教師68人、學科帶頭人1人。

辦學歷史


1988年,市政府實行“小升初”改革,學生按片區就近入學。同時,我校被列入首批加強的十四所初中之一。
經過三年的艱苦拼搏,1991年奪得貴陽市中考第三名,獲市教委初中教育質量評估一等獎,學校黨支部被市 教委命名為“先進黨支部”,學校被全國人大義務教育法檢查團負責人、全國人大教科文委員會副主任楊海波同志譽為“小升初改革典型。”
1992年,學校被市政府列為首批實施義務教育達標的中學,受到市政府嘉獎。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物質基礎。
1993年,學校被列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實行校長負責制試點學校,以鞏固“雙基”促進“兩全” ,創造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環境,同年,學校被中共南明區委、區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
1994年,學校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認真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初中畢業統考成績首次奪冠,六科總分超市平均分68分,學校黨支部被中共貴陽市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被中共貴陽市委、市 人民政府命名為“1991——1993年度文明單位”。被“貴陽電視台”、“貴州日報”“時代英豪”特別畫刊專題報道。
1995年,我校初中教育質量全部達到省人民政府“普九達標”的各項指示,初中畢業考成績又一次名列第一,學校體衛工作受表彰,被共青團中央、全少工委、文化扶持委員會、中國少年報社會聯合命名為“全國先進 ‘手拉手’聯誼學校”,學校被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1992——1994年度的省級文明單位”。
1996年,學校在執行升降國旗制度工作中被評為“優秀學校”,體育工作綜合評估獲一等獎,初中畢業統考 成績再獲第一,我校少年軍校我學員代表貴陽市教委少年軍校晉京彙報獲四項全國獎。
1997年6月,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基礎教育司司長李連臨我校,並題詞勉勵。在省、市政府及教委的領導下,全校教職工團結一心、頑強拼搏。從1994——1997年,初中畢業考成績逐年上升,連續4年名列貴陽市統招中學第一名,學校再次被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1995——1998年度文明單位”。繼四連冠之後,1999年、2000年中考成績再次名列第一。
1998、1999、2000屆的學生,摘取貴陽市中考狀元的 桂冠。以1999年的畢業考、中考為例:學校畢業生參考率、總分平均分、重點高中錄取率、普通高中錄取率以及個人總分等八個指標位於榜首。學校再次獲得市教委系統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先進團組織”、“執行升降國旗制度先進集體”的殊榮。
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辦學規模


學校總校、分校共有學生2638人,46個教學班。

師資力量


學校有專任教師149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27人、中級教師68人、學科帶頭人1人。

辦學實力


學校榮譽

學校被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全國文化扶持委員會、中國少年報聯合命名為“手拉手先進學校”。多次被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被貴州省教育廳評估確定為“貴州省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示範校”、“貴陽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學校曾被評為“貴陽市文明單位”、“貴陽市五好學校”、“貴陽市標準化初級中學”、“貴陽市依法治市工作先進單位”。

學生成績

學校學生共獲全國、省、市各類獎項1000項。在初三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中,學校有11名學生獲一等獎;在全國“華羅庚金杯”賽中,曾獲兩金三銀九銅;在“希望杯”數學競賽中,曾獲兩金一銀十一銅;在第六屆全國車模比賽中,獲得三金一銀五銅,其中兩人打破全國記錄,一人創全國新記錄;在第七屆全國車模比賽中,獲得一金兩銀一銅;在第八屆全國車模比賽中,獲得一枚銅牌;在第十屆全國車模比賽中,獲得兩金一銀兩銅。

未來展望


21世紀,十八中全體教職工以嶄新的精神風貌,本著對歷史負責,對現在負責,對未來負責的責任心,積極 探索,勇於創新,努力實踐,為在2011年前將學校辦成國家級先進學校而奮力拚搏。
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學校地址


地址:貴陽市觀水路42號。
分校地址:水東路中天世紀新城小區內。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上方的英文名是學校的英文名稱,校徽中間的圖案是“甲”字的藝術圖案,校徽下方的數字是學校的成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