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三大家

嶺南三大家

又稱“嶺南三大家”,“嶺南三君”。為清朝初年廣東三大齊名詩人的合稱,他們是屈大均、陳恭尹和梁佩蘭。三位詩人都是由明入清的遺民,所以都拒絕和清朝政府合作。他們的詩歌均歌頌明朝末年抗清鬥士,揭露清軍南下的種種暴行。他們的詩歌風格上為現實主義,描述明清之際改朝換代,戰亂不斷,普通百姓生活的疾苦。

概念簡介


屈大均、陳恭尹和梁佩蘭是清代初年嶺南著名詩人,他們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被譽為“嶺南三大家”。

代表人物


屈大均(1630~1696)曾削髮為僧,還俗改今名,北上遊歷,密謀抗清,“險阻艱難,備嘗其苦”,詩歌是其心靈歷程的寫照。他以屈原後代自居,學屈原和《離騷》,兼學李白、杜甫,詩歌奔放縱橫,激蕩昂揚,於雄壯中飛騰馳騁,豪氣勃勃,“如萬壑奔濤”,在遺民中乃至整個詩界獨樹一幟。五律出色,自謂“可比太白”。《大同感嘆》、《猛虎行》、《菜人哀》等揭發清兵屠戮暴行,《舊京感懷》、《過大梁作》、《登羅浮絕頂》等訴說家國興亡悲哀,《梅花嶺吊史相國墓》、《哭顧寧人》、《贈傅青主》等抒發仰慕忠節之情,大都撫時感世,緣事而發,尤其表現堅定的民族立場和抗清意志的詩歌,可與顧炎武相比,如“萬里丹心懸嶺海,千年碧血照華夷”(《經紫羅山望拜文信國墓》),“孤臣余草莽,匪石一心堅”(《詠管寧》),“七尺今猶壯,堪為大漢捐”(《代景大夫舟自五屯所至永安州之作》),即使壯志難酬,興復無望,他也信心滿懷,“縱是灰寒終不滅,神靈看與蜃樓同”(《古銅蟾蜍歌》),“乾坤未毀終開闢,日月方新尚混茫”(《庚午元日作》)。他的詩“以氣骨勝”,豪宕而多蒼涼悲慨之音,如《通州望海》:“狼山牧草滿,魚海暮雲黃。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乘槎無漢使,鞭石有秦皇。萬里扶桑客,何時返故鄉?”憑弔滄海,想象奇偉,在雄健夭矯里寄寓故國之思,凄楚感愴,卻也寫出“超然獨行”的豪邁氣概。
陳恭尹(1631~1700)詩歌感時懷古,抒發亡國之悲,間或也表達矢志復明的決心,激昂盤郁,擅長七律,《鄴中》、《讀秦紀》等,是所謂“人無數篇”的名作。
梁佩蘭(1629~1705)曾仕清朝,行藏出處與屈大均、陳恭尹有別,詩多酬贈與寫景,七古蒼涼伉爽,《易水行》、《養馬行》等狀寫社會民情,寄有深意,能獨開面。

影響意義


“嶺南三大家”在清初文壇上有著很高的地位。當時他們不但各自享有較高的聲望,而且他們的行藏出處,交接風格也很具有典型性。受傳統文化影響,如何做人、如何交友顯得十分重要。朝代鼎革之時,尤其是明清之際士人的出處行藏更為人們關注。然而嶺南遺民屈大均在交接方面自始至終就率性而為。不管對方是初入仕途的清朝官員,還是頗遭非議的貳臣,他都樂於結交。在這一點上他與陳恭尹大為不同。康熙十七、八年之前,陳恭尹在交接方面非常謹慎,此後卻發生了重大變化。屈、陳二人分別為這一時期兩種不同類型的代表。同時覆巢孑遺陳恭尹交接態度的轉變在當時也最具有典型性。
明遺民與仕清者相互間能認可對方的政治選擇。特殊的時代帶來了選擇的多元化。許多人都能把公義與私情分而處之。政治上的對立一般不會嚴重影響個人之間的友誼。人們對日常生活要素的全面關注重要於對政治要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