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樂游原

唐朝杜牧詩作

《登樂游原》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語言凄婉動人,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描寫了詩人於秋日夜晚登臨樂游原的所感,表達了客居思鄉之情。

作品原文


登樂游原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①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遊覽勝地。
②澹澹:廣闊無邊的樣子。
③沒:消失。
④銷沉:形跡消失、沉沒。銷:同“消”,消散,消失。
⑤此中:指樂游原四周。
⑥事業:功業。
⑦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分別為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景帝劉啟的陽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約位於現在的西安市西北。
⑧無樹:即每棵樹

白話譯文

天空廣闊無邊鳥兒消失天際,古時的遺跡消失在這荒廢的樂游原里。
看著漢代建立的功業,那五陵原上的每棵樹木都在蕭瑟的秋風中。

創作背景


國家正值戰亂之際,詩人因奸人誣陷被貶,內心惆悵,來到樂游原,看到眼前這曾經繁華的園林已經衰敗不堪,內心感慨,作此詩抒懷。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上聯描寫了樂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涼的氣氛。登臨樂游原,只見孤鳥遠飛;滄海桑田,人事變遷,惟有長空永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體現了詩人對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對執政者的勸勉忠告。詩人在此展示了永恆的宇宙對有限的人事的銷蝕,深感人世盛衰、興亡迭代、終在無限的宇宙中歸於寂滅,可見詩人感慨之深。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下聯蕭瑟凄涼,衰敗的景色使詩人對歷史的風雲變幻,人世滄桑發出由衷的感慨。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原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用典的修辭手法,凝練含蓄,反用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意”,言漢朝之英雄偉業皆已成歷史陳跡,詩人內心對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驅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愛國熱情,感喟之情極深。

名家點評

《註解選唐詩》:“看取”二字最妙,其意欲人主觀之而動心也。
唐詩品彙》:謝云:漢家基業之廣大為何如,今日登原一望,五陵變為荒田墅草,無樹木可以起秋風矣。盛衰無常,廢興有時,有天下者觀此,亦可以慄慄危懼。
《批點唐音》:晚唐唯杜牧之絕句稍溫麗,有可法者。
《批點唐詩正聲》:極悲感,然“長空”“孤鳥”起興尤是儆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何仲德為豪放體。劉辰翁曰:詩有俠氣,正在此。吳山民曰:次句含下聯意。“看取”二字,承上轉下。結無嘉州“汾水”一聯,此為絕唱。徐子擴謂:“長空澹澹”,空闊之境;孤鳥飛沒,蕭條之象:皆當時所見景物之凄愴。
《五朝詩善鳴集》:牧之絕句,中唐中《廣陵散》也,篇篇熟於人口,其意彌新,真是曲高和寡。
沈德潛《唐詩別裁》:樹樹起秋風,已不堪回首,況於無樹耶?
《詩法易簡錄》:寄慨深遠,借漢家說法,即殷鑒不遠之意。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沉鬱頓挫,感慨不盡。
《峴佣說詩》:小杜“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是加一倍寫法。陵樹秋風,已覺凄慘,況無樹耶?用意用筆甚曲。
《詩境淺說續編》:詩后二句言漢家盛業,青史爛然,而五陵寂寞,只餘老樹吟風,已可深慨,今並樹無之,其荒寒為何等耶!前二句尤佳,有包掃一切之概,猶岑參《登慈恩塔》詩“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若置身閬風之顛,俯視萬象,類泡影之明滅也。宋人詞“消沉今古意無窮,盡在長空鳥飛中”,即襲用此詩。
唐人絕句精華》:此詩第三句為一篇之主,蓋就漢代言,亦與萬古同其消沉,故日“看取漢家何事業”。言試看今日漢家尚餘何事可供憑弔,即五陵亦已殘破不堪,則他何可問?
陳洪《中國古代文學史 上冊》:《登樂游原》從時代變遷中參悟人生哲理,極大地發揮了絕句體詩的妙用。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