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平鎮

保平鎮

保平鎮,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地處儀隴縣中西部,東接永樂鎮,南與文星鎮接壤,西鄰復興鎮,北與鳳儀鄉、武棚鄉相交,距儀隴縣城32千米,區域總面33.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197人(2020年人口)。

1952年5月,設保平鄉;2006年6月,由保平鄉改為保平鎮。截至2020年6月,保平鎮下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一新橋村。

截至2019年末,保平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歷史沿革


1952年5月,設保平鄉。
1958年,保平鄉併入新寺公社。
1959年,新寺公社析置保平公社。
1983年,由保平公社改為保平鄉。
1992年9月,安樂鄉併入保平鄉。
1997年5月,安樂鄉析出。
2006年6月,由保平鄉改為保平鎮,安樂鄉併入保平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下轄椿樹灣1個社區,保平橋、一字山、紅豆灣、一佛山、周家壩、長石梯、鯉魚包、觀音庵等19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保平鎮下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椿樹灣社區、麻石埡農村社區、板橋溝村、保平橋村、紅豆灣村、一新橋村、二新橋村、一字山村、長石梯村、陰草灣村、石埡口村,鎮人民政府駐一新橋村。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保平鎮地處儀隴縣中西部,東接永樂鎮,南與文星鎮接壤,西鄰復興鎮,北與鳳儀鄉、武棚鄉相交,距儀隴縣城32千米,區域總面積33.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保平鎮
保平鎮
保平鎮屬淺丘地帶,位於大巴山支脈,平均海拔615米;地勢略為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陰草灣村油房灣,海拔668米;最低點位於一字山村犀牛望月處,海拔356米。

氣候

保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較少,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濕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7.1℃;無霜期年平均290天;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

水文

保平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綠水河自鯉魚包村入境,由北而南,從一字山村出境,境內河道長15千米。

自然災害

保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澇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嚴重的一次暴雨發生在2011年9月18—21日,造成37間農房倒塌,淹沒農田203畝,沖毀公路14千米,直接經濟損失200多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保平鎮有耕地1.6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總人口有2307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27人,城鎮化率22.2%;另有流動人口2500人。總人口中,男性12394人,佔53.7%;女性10685人,佔46.3%;以漢族為主,達23059人;有布依、彝、苗、白等少數民族。2011年,保平鎮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6人。
截至2017年末,保平鎮常住人口為19671人。
截至2018年末,保平鎮戶籍人口為22049人。
截至2019年末,保平鎮戶籍人口為21830人。
2021年7月,儀隴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保平鎮常住人口1219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保平鎮財政總收入729萬元,比2010年增長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16元。
截至2018年末,保平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
截至2019年末,保平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農業

保平鎮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保平鎮農業總產值11148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1.1%。保平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水果、蔬菜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兔為主。

工業

保平鎮工業以農產品加工和建築建材業為主。2011年,保平鎮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120人;工業總產值為4431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74萬元,比2010年增長9.2%。

商貿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有商業網點1400個,職工1500人。2011年,保平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300萬元;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1億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1億元,比2010年增長9.4%;各項貸款餘額0.4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有幼兒園4所,有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均設小學部和初中部),在校生共1832人,專任教師115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保平鎮主要學校有保平鎮一字山村小學、保平鎮三新橋村小學、保平鎮保平橋村小學、保平鎮子童寨村小學、保平鎮小學、校保平鎮板橋溝村小學、保平鎮長石梯村小學、保平鎮鯉魚包村小學。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有文化站2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0個;有各類圖書室7個,藏書3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500戶,入戶率7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設病床35張。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保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8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保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7戶,人數69人,支出13.7萬元,月人均165.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97戶,人數1039人,支出83.6萬元,月人均67元;農村醫療救助1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8人次,共支出1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6萬元;社會福利費7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5張,收養農村五保15人;有社區服務設施2個;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31萬元;基金支出合計197萬元。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2萬人,參保率95.8%。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2處;有電信服務網點8個,實現通信網路全覆蓋。

交通


保平鎮有省道新(政)馬(鞍)公路過境,境內長8千米。截至2011年末,保平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總長73千米。

歷史文化


保平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有寶屏橋,后改“寶屏”為“保平”,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