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櫟

小白櫟

小白櫟,落葉喬木,高達25米。廣布我國長江流域和華南各省區丘陵地區的灌木叢林中。果實的蟲癭入葯,治疳積、疝氣及火眼。其它中文名白櫟、白反櫟、青岡樹徠。

所屬卷


Quercus Linn.

所屬科


Fagaceae

中文名


徠小白櫟

其它中文名


白櫟、白反櫟、青岡樹。
小白櫟
小白櫟

文獻來源


Quercus fabri Hance (1869); Behd. st Wils in sarg. (1916); A. Camus (1938-39); 陳峽(1937); 圖鑑(1972)*; 徐、任(1976).

描述欄位


落葉喬木,高達25米。小枝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絨毛。葉倒卵形至橢圓狀倒卵形,長7-15厘米,寬3—8厘米,頂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波狀鈍齒,幼時有灰黃色絨毛,老時葉面疏生毛或無毛,背面被灰黃色星狀絨毛,側脈8—12對;葉柄短,長3—5毫米,被棕黃色絨毛。殼斗碗形,包圍堅果約1/3,直徑0.8-1.1厘米,高4—8毫米;苞片小,卵狀披針形,在口緣處伸出。堅果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直徑0.7—1.2厘米,高1.7—2厘米,無毛,果臍微凸起。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分佈及生境


鎮雄海拔1200米。廣布我國長江流域和華南各省區丘陵地區的灌木叢林中。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木材性質、用途同樣櫟。帶皮的樹榦可培植香菇;果實的蟲癭入葯,治疳積、疝氣小白櫟及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