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是是非非的結果 展開
是是非非
成語
是是非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出shì shì fēi fēi。出自《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釋義
是是:第一個“是”表示肯定,第二個“是”指正確的東西。把對的認為是對的,把錯的認為是錯的。比喻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
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
指正確與錯誤。
《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宋歐陽修《尹師魯墓誌銘 》:“其與人言,是是非非,務窮盡道理乃已,不為苟止而妄隨。”
清 錢謙益《忠烈楊公墓誌銘》:“采纖芥之善,貶毫末之惡,是是非非,明白洞達。”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是是非非,號為信史。吾頭可聽,此簡不可改也!”
《朱子語類》卷八七:“心苟是矣,試一察之,則是是非非,自然別得。”
是是:肯定正確的。非非:否定錯誤的。謂能辨別是非曲直。《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楊驚註:“能辨是為是、非為非,謂之智也。”《晉書.郭璞傳》:“不物物我我,不是是非非。”宋.陸遊《曾文清公墓誌銘》:“孝悌忠信,剛毅質直,篤於為義,勇於疾惡,是是非非,終身不假人以色詞。”也指是非,即正確的與錯誤的。《朱子語類》卷八七:“心苟是矣,試一察之,則是是非非,自然別得。”明.朱權《沖漠子》二折:“猿也你再休向靈台寄跡,馬也再休向黃庭伏櫪,再休管是是非非。”也謂口舌,閑言碎語。《群音類選.北新水令.自嘆》:“樂事成愁,好事成羞,更落得是是非非,斷送人唧唧啾啾。”
近義詞
是非曲直、誰是誰非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是非、好壞分得清。
例句
這件事的是是非非對於大家來說是很明了的。
questions as to who is right and wrong
【詞目】是是非非
【引申】現在指世間糾結在一起的好的事物與壞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