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君子行的結果 展開
- 三國曹植詩作
- 西晉陸機詩作
- 2017年山龍演唱歌曲
- 沈約詩作
- 戴亨詩作
君子行
三國曹植詩作
《君子行》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曹植作的一首詩,開頭四句流傳久遠:“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意思是:從別人家的瓜田旁經過,即使是鞋子脫了腳跟,也不要彎下身子去提它,這是為了避嫌,否則有人會疑心你摘瓜,所以說“瓜田不納履”。同樣在李子樹下經過時,即使是帽子碰歪了,也不要舉手去正它,這也是避嫌疑,不要被人誤會你偷李子,所以說“李下不正冠”。
這幾句多用於告誡人們要處事謹慎,要避開嫌疑。
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參考資料)
⑴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你偷瓜摘李子。藉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開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北史·袁聿修傳》:“瓜田李下,古人所慎。願得此心,不貽厚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⑵勞謙:勤勞而謙虛。
⑶和光:謂才華內蘊,不露鋒芒。
⑷白屋:即貧家的住所。指房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⑸一沐三握髮:《史記·魯周公世家》“一沐三握髮”作“一沐三捉髮”。握髮吐哺,就是從“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簡化而來。意思是,洗一次頭,要三次握住頭髮,中止洗頭來接待士人。吃一頓飯,要三次把食物吐出來,來回答士人的問題。這種現象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周公勤於政事,寢食不安;二是周公禮賢下士,接待賢士特多。後世常以此形容求才殷切,禮賢下士,爭取人才。如《後漢書·馬援傳》載,馬援對公孫述不禮賢下士不滿,對同伴說:“天下雄雌未定,公孫(述)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亦或以此說明勤勞國事。如王充《論衡·書解篇》:“文王日昃不暇食,此謂演《易》而益卦。周公一沐三握髮,為周改法而制。”說他們雖然極忙,還能著書一立說。三國曹植《君子行》:“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曹操也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後人稱吐握、吐哺、吐哺握髮、握髮吐哺,都是從這一典故引出的不同說法。
君子應該防患於未然,不將自己置身在容易引起嫌疑的處境中。
經過別人家的瓜田不彎腰穿鞋,從李樹下經過也不要舉手去整理帽子。
嫂嫂和小叔子不親手遞交東西,長輩和小輩不並肩行走。
勤勞謙恭是修德的根本所在,內斂不露鋒芒比獨處時約束自己還要難。
周公到茅屋中訪貧問苦,禮賢下士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來不及吃飯。
洗一次頭三次握著頭髮出來見客,所以後世的人們才稱他為聖賢。
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