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煎

包煎

包煎:在中醫學中,指入湯劑時有的葯要另用紗布包好入煎,即將藥物包括於原色稀棉布布袋中進行煎煮。

簡介


● 英文名稱:Wrap-decoc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方劑學

古籍摘選


● 凡漬藥酒,皆須細切,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瀝出,不必待至酒盡也。滓可曝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作散服。(《本草經集注》)

名詞解釋


● 用紗布包好入煎的煎藥法。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包煎是用紗布或薄布袋將藥物包裹后,再與其他藥材一起放入葯鍋煎煮的方法,屬於中藥湯劑特殊煎煮法之一。

包煎中藥的種類

● 易使湯液糊化的藥物:如車前子、葶藶子等。此類藥物含有大量的黏液質類成分,煎煮過程中易吸水膨脹,易沉降結底,降低湯液的流動性,導致糊化。
● 帶有絨毛,刺激咽喉的藥物:如辛夷、旋復花等。此類藥物如不包煎,所含大量絨毛易漂浮於湯液表面,服藥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也會刺激消化道,引起噁心嘔吐。
● 質地輕浮,不易煎煮的藥物:如海金沙、蒲黃、滑石粉等。這些藥材細小體輕,煎煮時易浮於水面而難以得到充分煎煮,導致有效成分煎出較少。同時,因其漂浮在湯液表面,亦不利於湯劑的濾過及服用。
● 易使藥液渾濁的藥物:如兒茶等。兒茶含大量鞣質,煎煮時容易吸附其他活性成分,影響藥效,同時其加熱后產生大量絮狀沉澱,影響藥液過濾,還會因藥液稠化導致患者服藥時口感黏滯,出現噁心等問題。

包煎注意事項

● 由於藥物包煎時被包裹成團狀,增加了藥物的黏度,降低了濃度梯度,故會對成分的浸出造成負面影響,使用時應特別注意有效成分的溶出問題。
● 包煎藥物種類、包裝袋材質、裝量容積比等因素均會影響包煎藥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

包煎藥物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明確規定車前子、葶藶子、海金沙、蒲黃、滑石粉、辛夷、旋覆花、兒茶、蛤殼粉共9味中藥入湯劑需包煎。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中甲。方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鄧旭,盛傑霞,賈志龍,等。淺析中藥包煎的注意事項及其意義。內蒙古中醫藥,2019,38(5):133-135.
● [4] 聶安政,趙雪睿,王雨,等。中藥特殊煎法的探討與思考(三):包煎。中草藥,2019,50(3):767-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