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中醫學的結果 展開

中醫學

醫學科學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醫學科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醫學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中醫學屬於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藥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係、尋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學問。任何一種理論,如果不具備整體觀念的特色,它就不會是完全意義上的中醫學,具備了整體觀念若是還不具備動態的性質,那麼,這種理論也就還沒有完全把握到中醫學的真諦。

“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的基本特色,但現有的中醫學,除了《中醫生理病理系統論》,幾乎還沒有人能達到這樣的能全方位的突出“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特色的,既能揭示臟腑的陰陽氣化規律、溝通與天地陰陽氣化規律聯繫,又能揭示疾病的證侯規律的理論體系。

比如說中醫學有從整體觀念角度形成的“正氣與邪氣是構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說這應該是中醫確定病名的理論依據。然而,由於其幾乎喪失了陰陽五行理論對其的指導作用與價值,必然就分不清“病因”與“證因”的區別與聯繫,意識到“病”和“證”是構成疾病的基本要素。

而是把“病因”與“證因”混為一談,甚至最後連病症這些分別處於不同邏輯範疇的概念也混淆。然而,陰陽五行屬於中國古代哲學範疇,將哲學和醫學混為一談,這使得部分人不能信服,也成為了質疑其科學性者的把柄。

簡介


● 英文名稱: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又稱:中醫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

名詞解釋


● 中醫學是指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中醫學是中國的傳統醫學,是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是中華民族同疾病鬥爭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概括,在中華民族的健康保健與疾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的影響與促進作用。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春秋至兩漢時期。《黃帝內經》為現存最早的中醫學經典著作,是中醫學理論的基本框架。
● 《傷寒雜病論》為中醫學第一部辨證論治的專著。
● 魏晉及隋唐時期為中醫學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時期。
● 宋金元時期為中醫學發展迅速、流派紛呈的時期。
● 明清時期為中醫學理論綜合匯通與深化發展的時期。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 整體觀念
● ● 整體觀念是對事物和現象的統一性、完整性和聯繫性的認識。
● ● 整體觀念主要包含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 ● 中醫學將人體看成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其中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將四肢、官竅等全身器官聯繫起來。
● ● 自然環境對機體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夏天小便少,出汗較多,冬季則小便多,汗出較少;有些病人的關節疼痛與颳風、下雨等氣候變化有關;不同地域的人群,體質狀況互有差別。
● ● 不同的社會環境會對機體的身心功能及體質產生重大影響,長期處於戰亂環境中的人群,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較多,富裕地區的人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較多。
● 辨證論治
● ● 辨證是醫者通過望聞問切等四診收集患者的信息,根據所學的知識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勢等證候要素,如風寒犯肺證,病因為風寒,病位在肺,病性為表證,辨證是論治的前提與依據。
● ● 論治是根據證候類型,確定治則治法及具體治療措施的過程。如風寒犯肺證,其治則為祛邪,治法為汗法,細分為辛溫解表法,可以使用中藥湯劑,也可使用針灸,具體藥物可選用麻黃、桂枝、生薑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印會河。中醫基礎理論.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