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兵鎮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轄鎮
集兵鎮,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下轄鎮,地處衡陽縣境東部,東鄰樟木鄉,南抵石鼓區松木鄉、角山鄉,西靠潮江鄉,北與岣嶁鄉、杉橋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95.3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集兵鎮戶籍人口有40999人。
1984年5月,設集兵灘鎮。1995年5月,撤區並鄉,集兵灘鎮、通天鄉合併設立集兵鎮。2000年12月,靈官廟村划入松木鄉。截至2020年6月,集兵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2011年,集兵鎮財政總收入493.6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2.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增值稅3萬元,營業稅99.4萬元,個人所得稅42萬元。2011年,農業總產值3.4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43.2%。
2018年,集兵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1個。
該鎮因境內的集兵灘而得名,據縣誌記載,元順帝時,衡府發兵攻打敞峰,集兵於一河灘,故名集兵灘。建國初屬集兵區,1958年撤區並社成立紅旗人民公社,後設區為集兵人民公社。
集兵鎮
民國時期(1912—1949年),為岣嶁鄉屬地。
1949年10月,屬衡陽縣第三區
1952年7月,屬第十五區。
1956年5月,設集市鄉。
1958年9月,屬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11月,為集兵公社,屬集兵區。
1984年5月,設集兵灘鎮。
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將原通天鄉併入集兵灘鎮,更名為集兵鎮。現集兵中學駐地,是1926年農民運動最活躍的根據地,湘南特委毛澤建同志曾在此開展革命活動。該鎮良田廣袤農業生產發達,盛產稻穀,素有“衡陽糧倉”之稱。
2000年12月,靈官廟村划入松木鄉。
活動
鎮政府駐集兵灘街。李(家坳)界(牌)、西(渡)集(兵)公路、107國道過境。轄集兵灘街、李家坳2個居委會和22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建築、飼料、制香、製鞋、磚瓦、農機、五金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境內鍾家花園是農民運動講習班舊址。
集兵鎮
位置境域
集兵鎮地處衡陽縣境東部,東鄰樟木鄉,南抵石鼓區松木鄉、角山鄉,西靠潮江鄉,北與岣嶁鄉、杉橋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95.38平方千米。
2011年末,集兵鎮下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集兵灘,集兵、太栗、李坳、東湖、車輪、達義、松桂、白果、鄒灣、印發、水湖、青嶺、彭田、通天、五馬、麻町、三望、烏石、石獅、山峰、麻灣,下設233個村民小組、5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集兵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集兵灘社區,集兵村、太栗村、松桂村、白菓村、通天村、麻町村、山峰村、紅星村、同心村、水映村、法官廟村、永樂村、潮江村、白馬村、大利村,人民政府駐集峰路1號。
集兵鎮 | 2011年,1個社區及21個行政村 | 2020年,1個社區及15個行政村 | 行政區劃 | |||||
集兵灘 | 白果 | 麻町 | 集兵灘社區 | 集兵村 | 太栗村 | |||
集兵 | 鄒灣 | 三望 | 松桂村 | 白菓村 | 通天村 | |||
太栗 | 印發 | 烏石 | 麻町村 | 山峰村 | 紅星村 | |||
李坳 | 水湖 | 石獅 | 同心村 | 水映村 | 法官廟村 | |||
東湖 | 青嶺 | 山峰 | 永樂村 | 潮江村 | 白馬村 | |||
車輪 | 彭田 | 麻灣 | 大利村 | |||||
達義 | 通天 | |||||||
松桂 | 五馬 |
2011年末,集鎮轄區總人口2.9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1萬人,城鎮化率43.8%。總人口中,男性15499人,佔51.9%;女性14380人,佔48.1%;14歲以下6215人,佔20.8%;15—64歲20855人,佔69.8%;65歲以上2809人,佔9.4。人口以漢族為主,有其他少數民族119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5‰,人口死亡率5.86‰,人口自然增長率6.8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45人。
2017年末,集兵鎮常住人口有32858人。
截至2018年末,集兵鎮戶籍人口有40999人。
綜述
2011年,集兵鎮財政總收入493.6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2.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增值稅3萬元,營業稅99.4萬元,個人所得稅42萬元。2011年,農業總產值3.4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43.2%。
2018年,集兵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1個。
農業
2011年,集兵鎮有耕地面積81畝,以水稻種植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1萬噸,人均692.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蔬菜等。2011年,種植油菜7000畝、產量1155噸。種植蔬菜3300畝,產量2475噸。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1.8萬頭;家禽年飼養量45萬羽。有養殖協會2個。
工業
集兵鎮的工業以建材、傢具、食品、瓷泥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4.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553萬元,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1%。
商業
2011年,集兵鎮商品零售總額7659.9萬元,有商業網點350個。
金融
2011年末,集兵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24%。
地名由來
集兵鎮因境內集兵灘得名。
農業發展
蔬菜
集兵鎮油菜
一是大力實施科技興農。使科技進步,在農業中的貢獻率達到54%,每年技術培訓農民不少於10次,技術型農民要佔農民總人數的68%,科技帶頭人、科技示範戶佔總農戶的9%,同時堅持科技攻關與技術引進相結合,每年取得農業蔬菜科技成果要達10多項,引進新品種,引導農民適用新材料新技術。
二是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圍繞市場調整結構,引導農民大力發展反季節菜、時令菜,爭取蔬菜保溫面積達90%。引導農民搞好蔬菜的保鮮、加工等,增加產值和效益。
三是大搞蔬菜流通,著力發展各類流通服務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集兵鎮要成立各類流通服務組織50個,流通經紀人達300人以上。
四是大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十一五”期間,集兵鎮要投入水利設施250萬元,整修田間作業路78條420米,開挖渠溝35條295米,打機井14眼,建一座蔬菜批發大市場,確保集兵鎮所有菜田實現旱澇保收,蔬菜生產實現田園化、景觀化、蔬菜銷售暢通化。
種植業
集兵鎮農業以水稻種植和牲豬養殖為主,工業以煤礦採掘業為主。鎮總面積58平方公里,有耕地2.8萬畝,林地2.5萬畝,總人口3.12萬,9160戶。2004年由原21個村合併為9個行政村,村民小組由320個合併為169個;水田計稅面積26601畝,旱土17455畝;
宜林山地7841畝。集兵鎮十家企業實行了改制,改制面達到了87%,通過改制、企業的經營管理得到7加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促進了企業的發展。鎮政府制定了各項優惠措施,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本著集體增積累、國家增稅收。
政府增財源、職工增收入、經營者增益的原則,以資產重組為重重點,盤活現有資產存量,發展規模民營企業,對規模以上企業實行重跟蹤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特色資源
集兵鎮
集兵鎮石材開採加工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產品廣泛地應用於建築、裝飾、園林、工業、鐵路等,有20多個系列,200多種產品遠銷海內外,久負盛名。境內的書堂山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讀書練筆之處,山中書堂八景,至今舊貌依稀。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極具開發價值。
集兵鎮強力推進“融城強鎮”戰略,按照“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招商富鎮、城建活鎮、科教興鎮、依法治鎮”的思路,以“建三湘特色新鎮,造望城河東明珠”為目標,根據“依託老鎮、開闢新鎮”的總體規劃,規劃面積為2.7平方公里的新鎮址,將建成一個集“新鎮、市場、工業小區”三位一體的暫新工貿型衛星城鎮。營造全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
資源
集兵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宜於多種物生長。盛產“禹王牌”優質米、精質茶油、菜籽油;白果塘蓮藕以其質嫩無絲、味甜、潔白而聞名省內外,還是全縣的林木、柑桔、棉花、雞鴨、瘦肉型豬等生產基地。
集兵全鎮交通十分便利,衡陽市內13路、20路公共汽車直達。岳臨高速公路,衡邵高速公路、南嶽高速公路、107國道從附近穿過,縣道李界路(李坳-界牌)、西集路(西渡---集兵)縱橫交錯,村村通公路。2011年,集兵鎮境內有衡陽市公交線路2條;縣道李界路、西集路在境內交匯互通,總長16.5千米;有鄉道1條長15千米;村道10條,總長62千米。
教育事業
集兵鎮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集兵鎮有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1處,農家書屋21個,藏書19900冊,有老年文化活動中心1個,老年腰鼓隊1個,有青年志願者隊伍1支,人員36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集兵鎮有衛生院1個,門診部3個;有床位150張,固定資產總值82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7名,其中執業醫生23人,執業助理醫師22人,註冊護士17人。完成診療4.6萬人次。21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集兵鎮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集兵鎮有郵政支局1處,報紙、雜誌累計發行1.25萬份。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用戶1856戶,電話普及率24.4%;行動電話用戶1.4萬戶,網際網路用戶2310戶。
水利
2011年,集兵鎮境內有小型水庫6座,總庫容量126萬立方;山平塘756口,總庫容量356萬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