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林東
瞿林東
瞿林東,男, 1937年12月4日生,漢族,安徽省肥東縣人,無黨派人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副會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瞿林東教授長期從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方面研究,在中國史學史領域有所建樹,所著《唐代史學論稿》、《中國史學史綱》曾先後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為博士生講授中國古代歷史理論、中國古代史學理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名著研讀等課程。
瞿林東
瞿林東
瞿林東1937年出生在安徽省肥東縣的農村。小時候在家干過一點農活,也念了幾個月私塾。小學和中學時代是在南京度過的。和一般孩子不同,瞿林東是從四年級開始插班讀小學的。1953年9月,瞿林東考入南京市第一中學,在這裡度過了六年中學時代。從小學到中學瞿林東都酷愛文學,希望將來能夠當作家,從事文學創作。讀高中時教文學的老師也曾經這樣鼓勵瞿林東。但是到高中最後一年,瞿林東的歷史課成績比較突出,引起了老師注意。這樣,在填報高考志願時,瞿林東就把歷史專業寫在了第一志願。 1959年9月,我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從這年開始歷史專業由四年制改為五年制。這五年為後來瞿林東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由於瞿林東從小讀了一些古典小說,高中時又讀了各種古典文學作品,所以讀大學時就偏好中國古代史和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史是白壽彝先生開出的一門新課,他講課具有鮮明的理論色彩,所以對瞿林東很有吸引力。此外,瞿林東還選修了趙光賢先生的先秦史和何茲全先生的《三國志》研讀。這幾位先生對我的教益是瞿林東終生難忘的。
1963年10月,瞿林東大學五年級第一學期時,國家計委下達文件,鼓勵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研究生。瞿林東經過反覆考慮,最後決心報考白壽彝先生為導師的中國史學史專業研究生。
瞿林東著作
1967年研究生畢業,這時“文革”已經開始,瞿林東被分配到內蒙古通遼師範學院(今內蒙古民族大學)工作,主要是擔任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一干就是13年。從1978年開始陸續發表中國史學史方面的論文。
1980年白先生創辦北師大史學研究所,第二年瞿林東被調回母校,在史學研究所工作。一直到2000年白先生去世,瞿林東都是在白先生的直接指導下工作的。
1937年12月4日生。 1959年9月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五年制)。
瞿林東著作
1967年7月以中國史學史專業研究生畢業於該系。
1968年8月-1981年5月在內蒙古民族師範學院執教。
1981年5月至今在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
1996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發展分析》(6萬)。
1998年編寫的教材《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獲北京市教材二等獎。
2001年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研究》。
瞿林東著作
瞿林東著作
《中國史學史綱要》瞿林東在本書中闡述了自先秦至20世紀初年中國史學發展的過程及其在各發展階段上的面貌與特徵,內容翔實、豐贍,尤其對中國史學之理論成就的發掘與闡釋,用力甚多,特色鮮明。全書結構嚴謹、新穎,於橫向上把握歷史發展與史學發展的關係,於縱向上揭示在社會歷史進程中史學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表現,二者緊密結合,風格卓爾不群,脈絡井然有序,凸現出各相關歷史時段之史學的獨特風貌與發展趨勢。本書新意頗多,文風平實,敘述流暢,高屋建瓴,深入淺出,便於讀者閱讀和埋解,對全面認識中國史學面貌與繼續探索這個領域多有啟迪和參考價值。
《范曄評傳》瞿林東、李珍合著。范曄生活於東晉、南朝劉宋之際,是劉宋時期傑出的史學家。他以多才多藝為世所重。然其性格狂傲不羈,終為他人所利用,墮入政治陷阱,釀成人生悲劇。他一生的重大成就,是撰寫了《後漢書》。范曄著史,注重“自得”,所著《後漢書》,是眾多東漢史著作中唯一得以完整保存至今者,在中國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范曄發展了“以類相從”的類例思想,並在吸收前人之長的基礎上,在書中專列文苑、宦者、獨行、逸民、方術、列女、黨錮等類傳,全面展示了東漢一朝的社會歷史面貌,對後世正史撰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范曄以“縱放”的筆勢撰寫的史論,綜括東漢皇朝興衰,並對影響東漢歷史的重大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認識。他對讖緯之說多有批評,直言“天下決無佛鬼”,主張從“人”的角度看待歷史發展進程,從時勢、風氣、機運等客觀標準出發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他主張以儒家的“德政”、“王化”目標來治理國家,故而充分強調了儒學對穩固政治統治的作用,寬厚為政的重要意義,以及在民族問題上的“懷柔”政策;在對多民族國家歷史的關注方面,范曄也表現出一個優秀史家的理性思考。瞿林東在書中以史學思想、歷史思想、政治思想、民族思想、倫理思想為重點,闡述了范曄的思想面貌及其價值。
《唐代史學論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9 年
《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出版社,1999 年;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繁體字版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關於地理條件與中國歷史進程的幾個問題》, 《史學史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論史學在社會中的位置》, 《史學月刊》 2001 年第 1 期
《略論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特點》,《學術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中國史學的遺產、傳統和當前發展趨勢》,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中國古代史學中的比較研究》,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 2005 年第 6 期
《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史學觀》, 《上海大學學報》 2006 年第 3 期
1997年獲曾憲梓教師獎(三等)。
1998年編寫的教材《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獲北京市教材二等獎。
《唐代史學論稿》曾先後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中國史學史綱》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獲北京市優秀教材獎二等獎,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