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虜

韃虜

徠韃虜,漢語詞語,讀音是dálǔ,韃虜又稱韃子是歷史上漢人對北方的少數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的的稱呼。

來源


一般說來,韃虜,韃子,韃靼,指的是塔塔兒人,就是韃靼人。他們是生活在西伯利亞南部的一個游牧民族,后與蒙古民族融合,並隨成吉思汗西征。
在蒙古興起之前,這是蒙古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總代稱。塔塔兒人生活在大興安嶺西,阿爾泰山杭愛山以東,在歐亞民族大遷徙時西遷。蒙古人是將“韃靼”此名繼承下去的民族。在蒙古西侵時,俄羅斯的王公們依然不稱之為蒙古人,而叫韃靼人。後來在此地蒙古殘存政權叫做喀山,其主體民族還是韃靼人。以至南俄的一片草原叫做韃靼草原。
清末特指清朝統治者。《警世通言·范鰍兒雙鏡重圓》:“其時東京一路百姓,懼怕韃虜,都跟隨車駕南渡。”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同盟會的成立》:“以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
清末同盟會的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國後放棄該口號轉為“五族共和”。

演變


16世紀後期,后金興起,與蒙古貴族通婚成為女真貴族的時尚。於是“韃子”成為受壓迫的漢族人民對滿清統治者的蔑稱。由“韃子”引申而來的“韃虜”一詞,具有更為強烈的憎恨色彩。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把鬥爭矛頭直指清王朝,這是當時反對封建主義的一句重要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