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

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

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亦稱海上題襟館、題襟館、題襟館書畫會,是清末上海一個規模較大、活動頻繁的書畫金石藝術團體。它的前身是1910年成立的中國書畫研究會(又稱上海書畫研究會、小花園書畫研究會),清宣統三年(1911年)改本名。

書畫會簡介


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成立后,先後雲集了上百名書畫金石家,經常在一起進行藝術交流活動。不久,辛亥革命爆發后清王朝垮台。當時從清廷下來的官員,不少來上海作寓公,其中有些人喜愛和擅長書畫金石,便陸續參與題襟館的活動。到館里活動的人白天少些,一到晚上濟濟一堂。一張大型的長方書畫桌周圍,總是擠滿了人,有作畫題詩的,有評品議論的,有相互交談藝術創作心得體會的,一直要活動到接近深夜時,人們才告離去。題襟館的會員,常將收藏的珍貴書畫印章拿到館里陳列,彼此觀摩研究。有時為鑒別一方古印、一幅古畫或古字跡的真偽,彼此爭論不休,各抒己見,學術爭鳴氣氛頗濃。書畫掮客幾乎每晚拿許多書畫金石古玩到館里兜售,題襟館也替會員經辦書畫金石作品的銷售事宜。外地來上海以賣字、畫、印為生的職業藝術家,一般也通過題襟館得以代訂潤格和介紹書畫金石的銷路。題襟館最初的會址即為中國書畫研究會的商余雅集樓上,民國后改設在四馬路三山會館(今福州路雲南路口)間壁,20年代前後移在老閘區交通路(今昭通路)40號趙雲舫家,1921年遷至汕頭路3號畫家俞語霜(原)家。其時,俞語霜為題襟館公推為經辦日常會務工作的駐會會員,直至民國十二年(1923)他去世為止。1924年3月25日題襟館遷至寧波路渭水坊2號上海西泠印社。民國十三年(1924)冬,又遷址於福州路浙江路西首的一條弄堂內。至民國十五年(1926)秋,因活動經費困難而解散。題襟館的首任會長是汪洵,副會長為哈少甫。汪洵去世后,由吳昌碩繼任會長,哈少甫、王一亭任副會長。俞語霜自殺去世后,由駱亮公、吳子茹任駐會會員主持館務。經常參加題襟館活動的會員為:汪洵(淵若)、吳昌碩(俊卿)、哈少甫(麐)、倪墨畊、王念慈(屺)、夏小谷、沈和卿、王季眉、余德屺、王一亭(震)、商笙伯、黃山壽(旭初)、趙雲舫(以上十二人於乙卯1915年盛夏同游南翔古猗園賞荷合影留念)、李瑞清、馮煦(夢華)、朱孝臧(古微)、陸廉夫(恢)、金蓉鏡(甸丞)、盛宣懷(杏蓀)、李鍾珏(平書)、姚景瀛(虞琴)、趙時㭎(叔孺)、高時豐(魚占)、高時顯(野侯)、丁竹蓀、丁仁(輔之)、駱亮公(文亮)、俞原(語霜)、吳徵(待秋)、吳子茹(臧龕)、吳東邁(邁)、吳隱(石潛)、曾熙(農髯)、童大年(心龕)、褚德彝(禮堂)、費硯(龍丁)、狄葆賢(楚青、平子)、顧燮光(鼎梅)、諸宗元(貞壯)、丁寶書(芸軒)、葉振家(指發)、楊錫章(了公)、潘飛聲(蘭史)、易孺(大庵)、黃質(賓虹)、趙士鴻(雪侯)、唐熊(吉生)、賀天健、錢瘦鐵(叔厓)、吳熊(幼潛)、吳瓏(振平)、陳斝(巨來)、丁念先(守棠)、許鑄(鑄成)、黃志鳳(曉汀)、趙雲壑(子云)、王瞻民(怪山、老民)、徐竹賢、呂萬(選青、十千)、黃葆戉(青山農)、王個簃(啟之、賢)、劉玉庵(燦)、劉文玠(天台山農)、王卿、張克龢(石園)、鄧澍(春澍)、馬駘(企周)、王禹襄、徐曦(曉村)、宗士福、宗履谷、錢化佛、朱義方(伯行)、吳石公、丁六陽、廖道士、熊松泉(庚昌)、葉渭莘、諸聞韻(汶隱)、洪畿(麗生、庶安)、唐子湘。
據王中秀《黃賓虹十事考之九(中)——居滬前後的海上畫壇》一文(刊《榮寶齋》雜誌)認為,就現見史料言,題襟館書畫會是中國書畫研究會的自然延續。換言之,兩會是同一畫會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命名。